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失业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主要形式。它既是农村劳动力数量过于庞大而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结果,又是产业结构落后的产物,还与劳动力市场匹配供需能力的低下密切相关。只有多管齐下--既减少并改善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又增加经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既破除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又增强劳动力市场衔接供求的能力--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静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165-165
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有被越来越应用于广泛领域的趋势,媒体通过这种采访方式,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将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丑恶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受到正直的人们的鞭挞,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受到各界的欢迎。但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新闻法律法规,和新闻记者的触角也在向着更广泛的领域无节制的延伸。隐性采访在鞭挞丑恶事件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新闻侵权诉讼案件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在隐性采访中让记者掌握采访的“度”对一些采访事件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明确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包括提示规则与明知规则两种形式。对于侵权责任法的网络侵权责任,其具体实施对策应从网络侵权案件的诉讼当事人的确定、网络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网络侵权对象范围、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等方面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虽在发掘隐匿和伪装社会信息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为了克服其固有弊病,仍有必要通过法律规制将其有效控制在法治框架之内。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判断标准在于:必须出于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正当目的;必须经由正当的程序决策;必须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隐性采访形成的新闻报道并非一项诉讼请求,只需满足新闻真实性原则即可,不必每一细节均有确凿证据证明。  相似文献   

6.
方绍正 《科技资讯》2006,(26):113-114
校园物质环境是教育的一种物质手段,具有隐性课程的价值及育人功能。因此学校在加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应本着“环境是育人力量”的原则,加强对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陆松 《科技资讯》2007,(27):145-145
本文通过对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心理环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体现高校校园隐性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说明了校园隐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于庆民 《科技信息》2010,(32):13-13
学校文化的教育性不容忽视,目前学校文化的建设仍停留在肤浅的、表象的层面上,片面理解学校文化概念,忽视学校文化的整体性。要加强学校隐性文化建设,应该采取如下对策:研究特征,整体规划,强化落实;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全员参与;两者并重,把握整体,突出特色;与时俱进,丰富内涵,提高品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建筑装饰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建筑外立面大量采用幕墙玻璃作为外装饰,虽然美观却给周围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对于光污染侵权我国目前法律上是有些依据的,但是离全面有效保护公民健康仍有距离。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专利间接侵权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间接侵权之所以需要进行规制,是因为传统的专利直接侵权理论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其表现为:如要成功申请专利,必须满足实用性的要求,这需要将部分创造性不高的技术特征加入专利中,而侵权人很容易制造出缺乏这一技术特征的产品,从而规避专利直接侵权。  相似文献   

11.
侵犯的本质特征是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不能将侵犯等同于违法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有多种类型。从系统论角度看,侵犯的心理机制是由生存本能、条件挫折和认知建构三个环节或关节点构成的有机运行过程。要有效遏制侵犯,应建构公众正确认知架构,建立释放个体冲动能量平台,加强对侵犯恶性样例惩戒和开展反侵犯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博客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博客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几种方式,结合当代互联网的新特点,探讨了解决博客著作权侵权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新闻业界目前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和成因,探讨新闻作品转载以及合理使用的法律界限,进而提出相应法律对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媒体中的名誉侵权行为相比,因特网中的名誉侵权行为出现新的特点:侵权行为主体的不确定;侵权主体的低龄化;侵权行为审查的有限性;侵权行为的互动性;传播区域更具广泛性。这些新特点使得我国法律的预防作用在因特网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使得我国法律发挥制裁作用的难度加大。目前我国因特网行业的立法尚处于起始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加强网络服务商自身的管理,增强用户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专利侵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D打印技术对于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方式产生了变革作用,同时可能引发较高的专利侵权风险。根据现有的专利侵权构成要件,3D打印侵权产品和传播3D打印模型文档的行为难以构成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专利权人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也没有明确法律依据对其给予保护,网络经营者也不能在链接侵权产品设计行为中得到侵权豁免。有必要取消专利侵权行为的生产经营目的要件,建立并拓展间接侵权制度,构建专利领域的避风港规则,并对专利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闻侵权的归责原则、过错原则,新闻侵权具有四个构成要件。新闻侵权具有五种抗辩事由,即内容真实、权威新闻来源、受害人同意、公众人物受限、客观公正的评论及正当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如能恰当地运用这五种抗辩事由就能在新闻侵权官司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常被疏忽,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重视、开发和利用“隐性”因素。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教学中重视满足学生表现欲,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加强师生情感沟通,重视无声语言信息,注意教师人格形象等“隐性”因素,以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的见解,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韩伟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99-101
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每年知识产权注册量最多的国家。因此,针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也是不断出现。其中,以商标侵权尤为突出,对商标侵权的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商标侵权的认定中其表现形式和构成要件是核心内容,从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入手,探讨其行为的认定,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作品一般既符合传统作品的构成要件,又符合法律关于网络作品的特别规定,包括上网作品和网上作品。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时依然要适用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这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件。网上著作权侵权主要有将网上作品下载并发表到传统媒体上、将传统作品上传到网上、链接、浏览以及网页抄袭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快捷,也使得利用网络侵害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时有发生。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有其自己的特点及表现形式,符合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现阶段可以通过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网络技术扶持力度来保护网络著作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