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性能活性炭制备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活性炭制备过程的特点,概述了活性炭制备前期、中期、后期过程中的主要制备技术,比较了不同制备阶段不同制备技术的特点,为制备高性能活性炭及其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常用的制备苄卤及取代的苄卤的方法,对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具体制备方法,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从而可根据不同的原料及条件选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制备SiC材料的工艺及进展 ,介绍了多种SiC材料的制备方法 ,评述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 .  相似文献   

4.
白炭黑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白炭黑的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了利用自然界矿物制备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简述了白发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米材料是具有多种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纳米粉体则是构成纳米材料的基础,因此它的制备也就成为纳米材料制备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纳米材料制备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以制备纳米Al2O3粉体为例,论述了纳米粉体的各种制备技术,着重论述了液相合成技术、气相合成技术和固相合成技术,并评述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纳米材料是具有多种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而纳米粉体则是构成纳米材料的基础 ,因此它的制备也就成为纳米材料制备的关键 本文对国内外纳米材料制备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 ,以制备纳米Al2 O3粉体为例 ,论述了纳米粉体的各种制备技术 ,着重论述了液相合成技术、气相合成技术和固相合成技术 ,并评述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分析研究中重要的组成环节,要经过多道工序,且制备人员的操作经验和水平决定了试样的制备质量。采用IDEF0方法描述整个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建立金相试样制备系统的功能模型,能清晰描述各工序的功能及相互联系,为加工实践提供了指导,可以使制备人员快速掌握正确的制备方法,有效控制金相试样的质量,得到合格的试样。  相似文献   

8.
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分析研究中重要的组成环节,要经过多道工序,且制备人员的操作经验和水平决定了试样的制备质量.采用IDEFO方法描述整个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建立金相试样制备系统的功能模型,能清晰描述各工序的功能及相互联系,为加工实践提供了指导,可以使制备人员快速掌握正确的制备方法,有效控制金相试样的质量,得到合格的试样.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技术,介绍了各种制备技术的制备原理,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纳米二氧化钛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制备SnO2纳米微粒的常用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锡纳米微粒,对产品的制备过程作了简要论述,最后对产品进行了XRD、TEM、SEM 表征和相关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1.
怀地黄不同品种根部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怀地黄6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初步探讨了怀地黄不同品种的根部性状和品质性状.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测量了怀地黄6个主流栽培品种的块根外观性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并测量不同品种块根的解剖结构,微量元素和梓醇含量的测定分别用荧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怀地黄不同品种梓醇含量、单株块根鲜重和块根中木质部的面积都有明显差异,梓醇含量和块根中木质部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Ti质粒对甘薯叶片和愈伤组织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根癌农杆菌菌株T_(37)和B_6S_3感染甘薯叶片和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发产生了转化愈伤组织。两菌株对愈伤组织的转化率明显高于对叶片的转化率。电泳结果表明,转化组织中均具有LpDH或NpDH活性,证明Ti质粒上的T-DNA已转移到甘薯细胞的基因组中。同时还进行了转化组织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相似文献   

13.
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利用牛IVF技术,在国外生产纯种肉牛胚胎运用国内进行大批量移植后受体母牛的妊娠率及产犊情况,共移植受体母牛158头,妊娠率(90d)为21.4% ̄48.5%,共计产纯种犊牛55头,5 ̄8日龄胚移植给发情第7d的母牛能够得到较高的妊娠率(43.8% ̄50.0%),受体母牛在前两交伯移植妊娠率(30.0% ̄35.0%),明显高于第三次(15.4%)以后的妊娠高,研究结果证实,在国外生产的的占IV  相似文献   

14.
对鳖白底板病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病理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肠上皮萎缩、微绒毛脱落、胞器减少 .肝脏病变最为严重 ,其实质细胞肿胀 ,胞核结构异常 ,进而呈脂肪变性、溶酶体大量增多 ,局部出现坏死病灶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细胞自溶 .脾脏红髓缩小 ,多数细胞及核异形 ,严重者细胞破裂、解体 .心肌细胞透明样变、横纹横糊 ,胞核固缩 .病变组织中红血细胞数量锐减 ,炎性细胞增多 .病变细胞内多数线粒体和内质网扩张、基质流失呈空泡化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调查和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确定山西的外来入侵植物有41种,隶属19科35属,其中水生植物1种,陆生植物40种.美洲的植物种类最多,达26种,占总种数的63%;亚热带分布的最多,有18个属,大多为适宜于温凉气候条件的杂草种类;作为蔬菜、花卉和药用植物等有意引进的有32种,随人工引种带入或自然扩散无意引进的有9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的植物有10种,它们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快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和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针对山西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湿地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1995-1999年对湖北省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共记录到鸟类190种,隶属于15目39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生态类群及其数量进行了研究,本省的繁殖鸟类89种(夏候鸟46种,留鸟43种),非本省繁殖鸟类101种(冬修鸟89种,旅鸟12种),本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2种:一级9种,二级33种;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鸟类132种,并对湿地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武功山高山草甸3个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南坡和北坡土壤,南坡土壤高于北坡;土壤速效钾(K)浓度以东坡土壤最高,南坡土壤次之,北坡土壤最低,但3个坡面土壤速效钾K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东坡土壤有效磷(P)的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南坡土壤和北坡土壤有效P浓度;不同坡面土壤铵态氮含量依次为北坡〉南坡〉东坡。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速效钾K浓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随着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鳖疖疮病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电镜研究鳖疖疮病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肠上皮受损、微绒毛脱落变少;肝、肾、脾病变严重,其实质细胞肿胀变性乃至坏死、解体,胞质、胞器及核质减少至丧失,有粒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吞噬活动活跃;骨骼肌细胞肿胀、横纹模糊;细胞器的病变以线粒体与内质网的扩张变性、崩解为主要特征,血管充血、血窦内皮细胞肿大;部分血细胞变性、造血组织受损,肝、肾与肌肉中发现细菌感染,笔者还探讨了鳖疖疮病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四川省洪雅县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的桦木(Betulaluminifera)、苦竹(Pleioblastusamarus)林地为对象,并以农耕地为对照,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这两种林木的根际效应,分析和探讨了这两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两种林地中,微生物数量从春季到秋季一直增加,秋季达最大,冬季最小;在农耕地中,从春季到冬季一直增加,在冬季最大。(2)三大类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农耕地全年的微生物总数(干重条件下)最多,苦竹林地次之,桦木林地最少。(3)不同的季节,桦木和苦竹的根际效应各不相同,各季节微生物的R/S值都在1~2,全年的微生物R/S值分别为1.37,1.24。(4)从微生物学总体上评价两种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则苦竹林模式优于桦木林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冷却储存环运行过程中得到的一些Schottky信号和束流位置探测器上的信号,这些信号与束流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有些是由于硬件引起的,有些是束流本身产生的,分别给出了注入时、冷却后和冷却力测量过程中离子束中心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以期提高束流的稳定性,为下一步Schottky质量测量实验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