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石坑岽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初步探讨了主体背斜、正断层、缓倾角断层以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影响,对今后该矿区的找煤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单阐述了矿区的地质背景,并对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与矿化和物、化探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该矿产找矿信息的总结,提出了钻孔的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3.
耿同升  路小丽 《科技信息》2011,(25):I0028-I0029
本文介绍了干树矿区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及典型矿床特征,金矿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在该区找矿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矿化、遥感、物化探异常、采矿遗迹等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石坑岽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初步探讨了主体背斜、正断层、缓倾角断层以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控制作用,对今后该矿区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中矿区控煤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矿区内主体复式向斜、滑覆断层、正断层、逆断层以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影响,对今后矿井生产开发与邻近矿区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石坑岽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初步探讨了主体背斜、正断层、缓倾角断层以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控制作用,对今后该矿区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世民  孙志辉 《科技信息》2013,(21):415-416
寿王坟铜铁钼多金属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地质条件控制,对区域地球物理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矿区找矿前景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石坑岽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初步探讨了主体背斜、正断层、缓倾角断层以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控制作用,对今后该矿区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建军 《甘肃科技》2011,27(12):30-33
在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及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温度、成矿流体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特征,在研究铅锌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苏石坑矿床成因属层控—热液蚀变叠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何卫军 《广东科技》2014,(12):131-132
在系统收集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总结青海省格尔木市一大沟金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基础上,利用ETM遥感数据,开展矿区地层、岩浆岩、线、环、色块等地质构造遥感解译,铁染和羟基等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为矿区普查提供前期资料和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2.
王勃  李启东 《科技资讯》2014,(26):81-81
通过本次普查地质工作,大致了解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大致查明了含矿层位、控矿因素等矿床地质特征;大致查明了主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质量及矿层内部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向  顾贯永 《科技信息》2013,(23):413-413,424
栾川秋林矿区铅、锌矿(化)点众多,但规模较小,矿化不均匀,这与该区的成矿机理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就矿床的形成条件从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对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卢氏县葫芦山铅锌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秦岭地槽北部。矿体位于熊耳岭岩体西侧、后店—寇家沟向斜两翼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Pt2s1)地层中,呈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向斜两翼次级小断裂中。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矿体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综合控制,为熊耳岭岩体晚期形成的富含铅锌元素的成矿流体沿后店—寇家沟向斜向西运移,并在富含成矿元素的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Pt2s1)地层中进一步富集,最终在两翼次级小断裂中沉淀下来形成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太保林石灰岩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床特征,分析了该区的开采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区的勘探类型,最后对该区普查阶段资源储量进行了核实,对该区石灰岩矿山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槟榔沟银金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冀北——辽西成矿区,具有良好的金银成矿区域地质条件,丰宁——隆化断裂直接控制了该区的岩浆岩与火山岩分布和一系列次级断裂构造的发育,形成了良好的金银成矿构造条件。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综合分析,对矿床成矿规律提出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了该矿床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蒙自县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自县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的西南缘,通过对该矿床的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该矿床属于沉积—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型矿床,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层和岩浆岩的控制,其中矿区中的中下寒武统岩石中存在成矿元素的原始同生富集,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同时,薄竹山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部分成矿流体及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18.
浩布高矿区Ⅱ、Ⅲ矿段铅锌铜铁矿为浩布高矿区的一部分,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期地槽褶皱带,黄岗梁—甘珠尔庙复背斜的东南翼。浩布高铅锌铜铁矿区出露的地层有哲斯组和满克头鄂博组,断裂构造以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构造为主,矿区内侵入岩发育较少,主要为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花岗岩。矿区有锌、铅、铜、铁矿体共计7条,矿体呈似层状、脉状,总体走向59°,倾向北西,倾角较陡,一般倾角大于75°。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中统哲斯组大理岩与燕山期岩浆岩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内。  相似文献   

19.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礼金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 km左右。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获取丰富的矿床地质特征数据,系统分析了马坞金矿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强度呈正相关;极化体与已知矿化蚀变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矿区共圈定6条矿脉,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局部膨大缩小的特点,总体呈脉状、似板状、局部为大的透镜体状等,沿裂隙发育的矿脉金品位较高。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压碎结构、揉皱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条带状、斑点状、(网)脉状、角砾状、蜂窝状等构造。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建立了马坞金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矿区、矿区东部、南部及外围等四个方面的找矿方向,并分析了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洪栋栋 《甘肃科技》2023,(11):48-52
金湾子金矿位于华北板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北祁连褶皱带西段北缘,阿尔金走滑大断裂的南侧。为了研究金湾子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地质工作,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控矿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认为: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多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岩浆岩的控制;区内志留系下统肮脏沟组(Sa)为金湾子金矿主要赋矿地层;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与矿化蚀变关系密切,矿体分布在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金湾子金矿受多因素控制,具有物质来源多、成矿多阶段的特点,其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