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俊霞 《科学世界》2014,(10):20-43
信息素(pheromone)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它可以把异性“神不知鬼不觉地”地引诱到身旁。很多人一听到“信息素”这个词,马上就会联想到它是一种类似春药的神秘莫测的物质。  相似文献   

2.
生物素     
生物素(biotin)又名维生素H、辅酶R等。生物素的发现历经了40余年。1901年,Wildiers发现有一种有机物质是酵母生长所必需的,他称这种物质为“生物活素”。1916和1927年,Bateman和Boas分别发现用生蛋清喂养大鼠能引起皮炎,但鸡蛋加热凝固后,则没有此作用。1933年,Allison等研究豆类根瘤菌的生长时,从中分离出一种固氮细菌,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性科学和物质多样性研究中,尺度效应至关重要。尺度的不同常常引起主要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导致物质性能及其运动规律和原理的质的区别。 通常把尺度粗分为宏观、微观和介观(Mesoscopic)。但微观的含义有两种,生物学上的微观通常是指肉眼看不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可以看见的东西,如把微生物、细菌、细胞等称为徽观生命。它们的尺度大致在100μ到0.1μ之间。而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微观,是指原子和小分子的尺度,即0.1-1nm的尺度。为避免混淆,笔者建议把前者称为“显微观(Optico-micr…  相似文献   

4.
声波和光波充满我们的世界,并能被我们感知到,它们是宇宙中两种最基本的波动形式。使用仪器设备能够延伸我们的感官,我们几乎能“听到”所有的机械波,“看到”所有的电磁波。这样,我们就能“听到”地球内部的结构,“听到”深海中的鱼群,“看到”银河系的样子和上百亿光年远的星系,甚至能“看到”宇宙大爆炸后38万年时(宇宙开始变得透明)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A:这是由于视网膜上负责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的变化造成的。我们的视锥细胞中存在3种类型的视锥细胞,分别感受红色、绿色和蓝色3种颜色的光。这3种物质各自感受到的信号强度被组合在一起传递给视神经,我们据此就能判断所看到的是什么颜色。当我们持续凝视红色后,由于红色视物质兴奋时间过长,引起疲劳,由它负责收集的红色光的信号强度就“被削弱了”,而此时绿色视物质处于兴奋状态会“趁虚而入”。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是由降解底物的活性物质与非活性物质所组成.基于这种观点,提出了系统描述生物膜中活性生物量(Ma)与非活性物质量(Mi)增长的生物数学模型体系.从理论上阐明了活性生物量与非活性物质量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并论证了生物膜反应器在运行中存在最大活性生物量(Ma)max,且在反应器达到最大活性生物量(Ma)max以后,非活性物质量的积累导致生物膜的继续增长,但不能改善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物质.  相似文献   

7.
《少儿科技》2011,(11):42-42
科学家已经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到”人脑内的动态画面的创新性脑成像方法。当受试对象想一段视频时,研究人员就能在屏幕上“看到”它。  相似文献   

8.
国内新闻     
发现第三套抗氧化系统,鸟类是恐龙近亲又添佐证(图),发现神经元蛋白极性分布机制,发现“孔子天宇龙”(图),水稻根发育研究获新进展,多个反应同时进行物质合成“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9.
1引言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范围(典型但非唯一的范围为100毫微米以内的一维或多维空间)对物质及过程的认识和控制,在该尺度范围一系列尺度依存现象通常使原有物质及过程产生新的应用特性。”  相似文献   

10.
无机化学引入物质第四态刍议张则良季霞(抚顺师专化学系)钟熠(西南民族学院化学系)为适应21世纪对人类的挑战,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为化学基础课程的无机化学课程,必须从“科技融合”和“学科交叉”的角度去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实践证明,80年代,无机...  相似文献   

11.
在已知范畴Fuz,范畴FR(Y),FuzFuz有“中间物质和弱SC”的基础上,利用偏序集和态射之间的偏序关系在一个抽象的范畴中给出中间物质的定义,将具有中间物质的Cartesian Closed范畴称为一个弱topos,并证明了范畴Fuz,范畴FR(Y)和范畴FuzFuz都是弱topos,在而在Cartesian Closed范畴与topos之间又引入了一种结构。  相似文献   

12.
流动,是物质(如铜、铝等)流动和流体流动二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基于这个论点,简要地回顾了流体力学中研究流体流动的两种方法,即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相应地提出了物质流分析的两种方法,即跟踪观察法和定点观察法。由于前者在文献中未见报道,因此对它进行了重点说明。强调了物质流的跟踪观察法既适用于稳态物质流(产品产量不变),也适用于非稳态物质流(产品产量增长或下降)。以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的铁流图为例,说明了物质流的跟踪模型。在引入了物质流的非稳度后,提出了物质流各项指标的计算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瑞典铅酸电池系统为对象,计算了其中铅流的各项指标,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毋庸讳言的是,当前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的挫折教育极少,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热闹一阵后,已是过眼烟云。再看现在各种各样所谓的“爱心教育”、“赏识教育”,正逐渐演变为“温柔的杀手”——许多学生只能接受表扬,不能接受批评。而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百般迁就,生活上百.般呵护,学习上却又百般苛求,  相似文献   

14.
张德安 《科技信息》2010,(10):335-339
本文通过对主要以太漂移实验(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光行差现象、斐索流水实验)更加合理的解释(应用笔者提出的新的以太、光学、电磁学假说)以及对力学相对性原理、同时性的相对性的理想实验、时间膨胀效应的理想实验、电磁学(光学)与力学质的差异性的深刻分析,得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是错误(二者也是不相容的)的结论,进而否定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及其它理论。同时提出了如下新观点:1.以太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人们认为的弹性固体,而是宇宙中(物质内部)无处不在的光子引力子气(可称新以太)。它分三种存在状态,可介导引力、电磁力。2.真正的波都应是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即都应是波源引起的媒质的传播性振动,"无媒质的波"不应是波。光(电磁波)就是物体(粒子)快速发射和吸收光子(这是一种特殊的振动)引起的新以太的波动(光子引力子流脉冲),光(电磁波)是纵波而不是横波。光速就像电流速度不随发电机的运动变化一样,也不随光源的运动而变化,但一定随参照系的变化而变化。3.质速关系、质能关系只能用绝对的关系去解释才能令人信服。这种关系就是:物质的组成粒子真的随其速度的增大(减小)而增加(减少);由于物质粒子的增加或减少而使能量发生很大的变化。至于狭义相对论的质速关系、质能关系与事实的相符,那只能认为是较完美的巧合了。4.以太是否存在、光速问题,质速关系、质能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物质(宇宙)结构问题的解决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电磁学、光学、粒子物理等学科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革命,而不是靠革牛顿时空观的命,不是靠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观察物体的运动去解决。5.牛顿的时空观指的是抽象的、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指的是具体的,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两人所指不同。6.真理都是相对的,超出特定的适用范围就是谬误。力学与电磁学有着质的不同,不必也不可主观地把力学相对性原理推广到电磁学(光学)而硬要去统一它们,否则,则会顾此失彼,或出现矛盾,或让人不可思议。相对论至今还有很多物理学家反对就是此因。  相似文献   

15.
尽管物质世界以不熟悉的暗物质、暗能量为主,但自然界的精彩却要归功于相对少量的那些重子物质.日常生活中原子核之间Coulomb排斥有效地阻止它们通过挤压物质而聚合起来,然而天体极端环境时常出人意料:大质量恒星演化至晚期时,其核心引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其他任何力(当然包括Coulomb排斥)都难以媲美——压缩重子物质就这样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诞生,并表现为观测到的脉冲星.对这类压缩重子物质的研究将不仅加深对强作用基本性质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检验引力理论、探测低频引力波、建立精确的时间标准和导航体系,还是我国在建或拟建大型天文望远镜的核心课题.历史上Landau曾推测恒星核心存在巨大的原子核(后来发展成为“中子星”模型),我们经过研究后却认为脉冲星其实是由夸克集团而构成的凝聚体.夸克集团作为超新星爆发形成压缩重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一想法十年来并未被观测排除,而且我们还期待未来功能更强大的观测设备检验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经典物理学概念和牛顿理论为基础,大胆地提出和探讨了光的有质辐射过程及其弹性动力学模型。在引进一些新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组数理方程,进而给出了质、能、力、形均十分明确的光辐射过程和运动图象。由于本模型自然合理地用牛顿运动定律演绎了光的粒弦转换,所以它清晰地展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并与现有光学理论完全兼容。同时,本模型从更基本的角度探讨了能量量子化的实质,在经典物理学(而非相对论)框架内严格论证了辐射物质(而非普通物质)的质能相当关系式。“质”和“力”的概念被定量引入模型的讨论。一个重要的结果是,光在自由真空中以弹性弦的形式存在和恒速传播。辐射场的机械力学本质和结构图象因此得到新的揭示。  相似文献   

17.
迄今,人类对物质结构最基本层次的了解处在夸克、轻子的水平上,但对于物质更深层次结构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停止。自20世纪60年代夸克模型建立后,理论粒子物理学家们就开始了探索各种可能的复合夸克结构模型。由于复合夸克的能标很高,以当时的实验水平很难被探测。随着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开始运行,人们看到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内源性激素类兴奋剂包括睾丸酮(T)、双氢睾丸酮(DHT)、去氢表雄酮(DHEA)、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人体生长激素(HQH)、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这一类药物是人体自身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如何区分检测到的这些物质是机体本身分泌的,还是人为地由外界摄入的,这是当今兴奋剂检测的一个新课题。目前,有关专家正就这一难题进行积极地研究,并已取得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19.
“物质无限可分”的特性是人工特体在拆除之后,成了与母体相异的部件;自然物体在分割之后,成了比母体体积小的同质特体;化学物质在分解之后,成为不同质的元素或者微观的原子核、电子……  相似文献   

20.
热休克对粗糙脉孢菌核酸内外切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快速生长的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培养液从30℃升温至45℃,热休克处理2小时,75%有活性的核酸内外切酶endo-exonulease(此酶为DNA修复酶)从核及液泡中释放到胞质并以无活性的形式储存起来:用放线菌酮处理,不能阻止此酶的释放,但能使灭活降低;致使胞质的酶活性提高5-15倍。热休克菌体核酸内外切酶的灭活是由于某种抑制物质的作用,后者来自酶前体的自身降解。作者推测由热休克诱导了一种蛋白酶,此酶使核酸内外切酶前体水解为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