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公交停靠站站长及公交车在站停靠乘客上下车的过程,考虑交叉口与公交车站距离过近致使公交车成簇式到达对停靠站的影响,并改变站台容纳数和乘客到达数量得到相应的公交车站内站外延误。对模拟得到的延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公交车成簇式到达时,站台容纳数的增大并不能根本改善公交车在站延误,且使公交车站内延误增大。模拟结果说明公交车在停靠站的到达状况对公交车在站延误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公交停靠站的改善应充分考虑交叉口对公交车行车及停靠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公交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公交系统运行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在分析智能公交系统应具有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采用无线跳频通信的公交系统,主要包括公交系统和站台系统,并提出了硬件和软件实现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站台信息,能完成自动化公交车语音报站和公交车站台预报车号,并对公交车实行智能调度;该系统实现了准确掌握车辆实时运行情况,乘客能及时了解车辆到站情况,提高了公交管理、调度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崔文慧:一次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乘坐BRT公交车去市区。当车在一个站点停靠时,我看到一位老人站在站台上眼巴巴地望着车却不上车。我再定睛一看,发现车门与站台的距离太大了,难怪这位老人望而却步了。的确,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车停靠在站台,门与停靠站台的距离达到40厘米甚至更大。对于老人、儿童或依靠拐杖、轮椅出行的乘客来说,这个距离是他们无法跨越的。我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是否可以缩小这个距离,方便所有乘客上车和下车呢?  相似文献   

4.
采用先进的CoretexM3内核处理器LM3S811,结合ID模块、成熟的GPRS技术和单片机技术,实现了公交站台动态显示系统.利用ID卡取代GPS使系统具有更低廉的成本.利用SIM卡标识公交站台,只要为每个站台终端配置不同的SIM卡就可确定不同的站台,通用性强.与传统系统相比,该系统提供整条线路公交车的位置信息,能够更全面地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实用性强.该系统实现了准确掌握公交车实时运行状况,乘客能及时了解车辆到站信息,提高了公交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曾小宝 《科技信息》2012,(9):116-116,12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交车在运输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公交车服务乘客市民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传统手动报站方式已不能适应复杂的交通状况,自动报站功能是现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基于AVR单片机实现自动报站功能,该系统能实够实现语音质量好,良好的显示站台信息,自动报站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常规公交站台容纳线路能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交站台停靠线路数和线路特征入手,运用排队理论建立公交站台容纳线路能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充分反映了公交车到达特性对公交站台通行效率的影响,从理论上计算公交站台车位数与站台容纳线路及线路特征的定量关系,为公交站台的车位数以及线路数的设计提供理论设计依据.运用该模型对南京市某公交站台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公交站台的线路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从实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公交站台的实际流量小于其通行能力,但仍常出现公交车排长队现象,导致站台内拥堵,其原因主要是公交车到达的不均匀性.合理设置站台的线路数和线路发车频率可以有效地控制站台内公交车的排队长度,减少公交车在站的运行延误.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城市公交延误产生的主要机理,以太原市某公交线路为例,考虑到乘客上下车、二次停车及其概率、车内乘客拥挤度、站台类型、进出站等因素,分别建立公交车在始发站、中间站和终点站耗时模型,并与车辆延误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耗时模型计算值与实际车辆耗时误差在10%以内,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公交车各个站点的到达时间预报、公交线路运行诱导,为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精细化运营服务水平、增加城市公交吸引力以及优化出行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视频识别和实地观测,基于乘客候车行为提出岛式站台乘客候车6个阶段站台功能区域转变的方式,遵循乘客安全候车和顺利流通的原则,提出上、下行列车等待区和流通区互不重叠、相互独立的要求,确定考虑等待区长度和流通区宽度的站台宽度设计方法,并与现行规范站台宽度设计方法对比,说明现行方法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新方法符合加设屏蔽门的站台运行特点,可以为轨道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21,30(6)
正0引言地铁站台门(以下简称"站台门")系统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设施,是一项集建筑、机械、电子和控制等学科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品。城市轨道交通安装站台门系统沿城市轨道站台边缘设置,将列车与站台候车区隔离,不仅可以防止乘客跌落或跳下轨道而发生危险,让乘客安全、舒适地乘坐地铁列车,而且在地铁运营中站台门系统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所具有的节能、环保和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以系统工程学为视角,结合北京市2004-2008年地铁运营异常记事信息,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坠落站台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在现有无屏蔽门的条件下,除去乘客自身原因,乘客坠落站台事件发生的概率主要取决于站台管理措施和引导服务设施设置是否合理。本研究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对引起该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提高警惕意识,也为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部分高负载节点车站存在站台拥挤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优化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制定相应限流策略。以乘客在车站各处的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进站口单位时间的限流人数作为决策变量,通过乘客在车站中不同位置的行为特征,制定站台容量、列车容量、限流区域3个约束条件,同时设计了基于滚动时域控制的算法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于一般的限流策略,在超限次数和超限人数上都有较大优势,能够在保证站台安全性的前提下,在繁忙时期有效减少超限次数,站台超限人数降低9%,并将乘客出行的总延误时间降低11%。该研究可为城市轨道交通限流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交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提供成批服务的随机服务系统。国内对于公交排队系统的研究大多以公交IC卡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把公交站台当作服务台、乘客当作服务对象。面对中小型城市缺乏完备有效数据的困境则应该转换思路。本文以绵阳市公交系统为研究对象,得到若干公交站点进出站时间的数据集,计算公交车到达指定站点的时间间隔。在确定公交车到达的平均速率符合泊松分布的前提下,建立单服务台,以公交车辆为服务对象的随机服务系统模型,研究分析该站点周期性的客流变化以及拥堵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下雨天坐公交车,大家都会遇到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上车收伞、下车撑伞时,常会被雨水淋湿。如果车门打开的同时,能伸出一块遮雨篷那该有多好啊!为此,我设计了一种伸缩式电动遮雨篷,它由龙骨、篷布、伸缩架等组成。该遮雨篷安装在公交车车门的顶部,以车载蓄电池为动力。当车门打开时,遮雨篷伸缩架上的弹簧即自动打开,这时篷布展开,可为乘客遮风挡雨。天好时,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群内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背景下,换乘枢纽尚未实现换乘服务一体化是制约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融合的瓶颈.针对市域铁路与地铁同台换乘场景下出现站台聚集人数大、乘客候车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多制式轨道交通线路间列车时刻协调优化方法 .首先,分析市域铁路和地铁同台换乘场景下的乘客换乘特性,挖掘当前存在票制转换的乘客走行规律;其次,分别从车站安全性和乘客满意度的角度,以站台最大聚集人数最少和乘客平均候车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不均匀发车间隔构建换乘站列车时刻协调优化模型;最后以国内首个市域铁路与地铁同台换乘站——成都市犀浦站为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地铁列车衔接时刻能显著降低站台最大聚集人数并减少候车时间;站台最大聚集人数下降43.6%,乘客平均候车时间下降26.2%.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拟乘客等候公交车时的真实场景,运用眼球运动追踪设备对城市公交车车体外观的设计布局进行眼动实验与研究.收集被试者观察公交车进站时的视觉参数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比较被试者在辨认出目标公交车前后眼动跳视数据上的差异,分析数据差异存在的原因,从而得出候车者视觉搜索特征与公交车车体外观关系的相关结论.并对现有公交车车体外观进行优化改良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视觉干扰,提升候车乘客在候车过程中的视觉搜索体验,从而引导乘客无障碍地搭乘上目标公交车辆.  相似文献   

16.
郭茹 《科技信息》2014,(8):80-81
本文针对公交车调度问题,在车辆载客限制、乘客等待时间等约束条件下,以公交公司运营的公交车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具体数据分析,将公交车运行时段分为早高峰、平峰、晚高峰,进而计算出发车时间间隔。由于考虑到乘客和公交公司的利益,对发车时间间隔做出调整并计算出公交车的平均满载率。  相似文献   

17.
在尽量满足乘客和公交车公司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将所给的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每个时段发出的公交车将乘客进行重新划分,然后由各时段内站间最大运送乘客数量求出该时段的最少发车次数,进而求出需要的最少车辆,并对所求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交叉口车流运行状态,引入公交乘客可靠度指标评估公交乘客通过交叉口的可靠性,分析信号周期时长、公交车比例与公交乘客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并研究非公交优先方向流量对公交乘客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公交优先方向的公交乘客可靠度会使信号周期时长增加,并且随着公交优先方向的公交车比例增加,交叉口信号周期长度也随之增长.通过...  相似文献   

19.
探索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站台候车位置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从乘客主体、站台特性、列车运行等3方面分析其对候车位置选择行为的影响。应用Logit模型,构建了包含拥挤容忍程度、排队长度、列车车厢满载率、走行距离、视野关注范围、出行目的等6个影响因素的乘客候车位置选择行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不同轨道交通乘客候车位置选择行为存在差异,拥挤容忍程度高的乘客倾向于综合列车车厢满载率和排队长度再选择候车位置,而视野关注范围小的乘客倾向于综合走行距离和列车车厢满载率再选择候车位置。  相似文献   

20.
探索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站台候车位置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从乘客主体、站台特性、列车运行等3方面分析其对候车位置选择行为的影响。应用Logit模型,构建了包含拥挤容忍程度、排队长度、列车车厢满载率、走行距离、视野关注范围、出行目的等6个影响因素的乘客候车位置选择行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不同轨道交通乘客候车位置选择行为存在差异,拥挤容忍程度高的乘客倾向于综合列车车厢满载率和排队长度再选择候车位置,而视野关注范围小的乘客倾向于综合走行距离和列车车厢满载率再选择候车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