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避税活动种类多种多样,规模有增无减。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经济要与世界接轨,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对于国际避税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活动载体是跨国公司,因此跨国公司的避税的主要活动与方法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国际避税是跨国纳税人基于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税法规定的差异实施的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国际避税行为在特定国家的特定时期因为税法的"非不允许"及未规定而成为合法行为。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较深层次的原因无疑是跨国公司沉重的税负和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温晓红 《科技资讯》2006,(27):222-222
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避税尽管还是个新事物,但他一进入市场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利益。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人员称,跨国公司每年”避税”达几百亿元。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内经营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避税现象将越来越普遍。税收筹划是在顺应税法意图、完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纳税方案时进行的优化选择,实现缴纳最少的税款,已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称为节税;而避税则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合法的手段,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尽量减少纳税税额。前提是,形式上符合税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国际避税是各国税收征管工作中面临的一个国际性问题。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日益成为国际税收关系中的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通过国际避税的在我国的主要表现方式及产生原因、反避税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企业避税方式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税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规避、降低或延迟纳税义务的一种方法。其产生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纳税者经济利益驱使其规避纳税义务的愿望和要求。客观原因是税法及其有关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避税方式有利用“预提费用”帐户进行避税;利用租赁进行避税和固定资产避税等多种形式。避税使个人和企业获得了少纳所得税的好处,但却给国家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具有很大危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合理避税的定义、意义和特征出发,详细的描述了企业合理避税的依据以及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并就我国开发企业常用的一些避税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举例分析,探讨企业如何合理避税,利用各种手段提高综合收益,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纳税人采用相应的方法尽可能减少税负,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合理避税可促进税收法规的完善,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文章介绍了几种企业常见的避税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避税的概念,探讨了企业在筹资中可能采取的避税方法以及筹资避税法的基本原理,指出避税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会给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税法,增强反避税能力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避税问题愈演愈烈,各国日益重视反避税的国内立法并加强相互之间的国际合作。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对避税与反避税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在介绍避税与反避税的基础上,提出了反避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余筱兰 《科技信息》2009,(7):337-337,345
我国反避税制度尚不完善,难以为反避税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致使国家损失大量的税收收入。本文针对常见的避税手段及税法漏洞,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立场出发,提出一些反避税的建议,以求对我国反国际避税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企业运作中,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支出就是税款,如何能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少缴税款,就成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避税与逃税的区别以及避税的主要措施及注意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三、对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利用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的治理 目前,在我国涉外税收中,外国跨国公司运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大大损害了我国的税收收入,而且也助长了外商企业不正当的经营行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提出过避税和反避税的概念,更缺乏专门的研究,再加上在现行的税法中反避税条款也显得不足,这样,在我国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普遍避税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反避税的行动就显得十分被动,因此,有必要对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利用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的治理问题进行专  相似文献   

13.
企业避税现象是主客观双重原因造成的 ;主观因素是企业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客观因素是税收制度不健全 ,法制观念淡薄等。避税方法主要有创业时期避税、成本避税法、转让定价避税法等。对避税现象的防范应从提高认识、完善法规、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狭隘对一般企业和涉外企业的避税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各种避税的技巧和措施,提出了一些新的对策 。  相似文献   

15.
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对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竞争与经营新时代的我国来说,研究转让定价避税方法,具有下列两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是可为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利用好转让定价避税方法提供具体的指导;其二是可为我国政府对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行为的治理提供帮助。本文将依次阐明三个问题:(1)转让定价方法及它对一国税负的影响,(2)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利用好转让定价避税法,(3)对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行为的治理。 一、转让定价方法及它对一国税负的影响 所谓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的一个部门与另一个  相似文献   

16.
避税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即纳税义务人)在税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精心安排,达到避免或减轻税务负担的目的。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避税问题也开始在我国出现。避税的表现形多种多样,但“利益驱动”则是其直接动因,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的缺陷及疏漏则是造成避税行为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加强对涉外企业的反避税工作及研究已到了刻不容 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关联交易避税是对我国现行税制的一个巨大挑战,其常见方式有转移定价、收购亏损关联企业等六种方式。防范和控制关联方交易不合理避税的对策可以从完善相关税收制度等方面入手,以达到尽可能地减少国家税收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在欧洲的"避税港"瑞士小镇楚格以低税率和高度保密性吸引了上万家跨国企业在此注册,却也因此引起了欧盟和美国的"高度重视"。提到"避税天堂",人们脑海中通常会浮现出加勒比海上那些拗口的群岛名:维尔京、泽西、巴拿马……尽管瑞士堪称世界上平均税率最低的国家,但很少有人会把它和"避税"联系到一起。  相似文献   

19.
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避税的经济后果出发,探讨了避税程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避税程度与审计质量呈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在保守型避税企业,避税程度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在激进型避税企业,避税程度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保守型避税企业,法律环境能够弱化避税程度与审计质量的负相关关系,而产权性质并不会对避税程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产生影响。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避税与审计质量相关内容的研究,同时也为审计师执业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武俊 《太原科技》2007,164(9):38-39
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税收筹划的可能性和增值税合理避税的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