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在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的基础上,采用激光CCD对测量叉进行改进,实现弯管的非接触测量,研究了弯管非接触测量的原理。通过移动测量叉沿弯管连续扫描测量获得的大量数据,采用最佳拟合线来确定弯管轴线的空间方位,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的基础上,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敏二极管设计的测量叉来实现对弯管的非接触测量.给出了测量叉的光学结构,研究了测量原理,推导了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的基础上,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敏二极管设计的测量叉来实现对弯管的非接触测量,给出了测量叉的光学结构,研究了测量原理,推导了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同轴成像激光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新型激光非接触位置测量传感器和相应的硬、软件系统、该激光测头有效克服了同类非接触式测头性度差,存在阴影效应等缺点。采用的专用线阵CCD数据采集电路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显著地提高激光测头的测量速度和精度。该激光测头在华中I型数控加工中心上成功地实现了未知曲面的数控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一种高精度非接触测量大型圆柱工件的智能仪器.用计算机并口控制两台步进电机,串口读取光栅尺数据,USB口控制激光CCD传感器,将复杂的多路控制集成到一台计算机中,用一套软件完成同步多台设备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多项功能.测量时无需人工校正,能够自动完成对圆柱体各截面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非接触海浪潮位测量系统,其中应用了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和ARM微处理器,系统主要包括:标尺、光学成像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处理单元、显示单元等几部分。实测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激光超声非接触测量固体材料厚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功率激光脉冲在固体材料中产生超声波这一物理现象,研究以非接触方式测量固体材料的厚度,通过专门设计的连续激光器探测系统,测量出的钢板厚度与实际数据相一致,为开展实际应用技术的可行性方面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飞机叶片表面变形量测量要求提出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方法。对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案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误差来源,并估算了系统测量精度,该测量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用最小二乘拟合莫尔条纹信号细分法实现对角位移的测量具有硬件简单、精确度高等优点.采用14400线/周的计量圆光栅构成的角位移测量系统,测试精确度可达0.1″.  相似文献   

10.
论述厂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的测量原理,并给出其具体方案.通过移动末端装有V型测量叉的铰接五轴测量臂,使V型测量叉与弯管外表面接触,完成弯管的接触测量;利用增量式光电角位移编码器的输出角和测量机各连杆的长度来计算弯管轴线的方位;基于坐标转换原理推导了测量机的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弯管的轴线,减少了测量误差.测量机仅需一次与弯管外表面接触即可确定弯管某直管段的轴线.研究工作有助于国内弯管测量机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带初弯曲度铝合金方管的轴压承载力,完成了8个试件的轴压稳定性试验,并建立了与试验条件一致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带有较大初弯曲度铝合金方管的破坏模式为整体弯曲失稳。最后,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拟合得到较大初弯曲度铝合金方管的整体稳定系数计算式,并将拟合计算式结果和数值分析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身管弯曲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光电位置传感器,半导体激光器,数据采集卡及计算机等组成的检测系统对身管弯曲度进行了测量。多次重复伯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以往人工读数方法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处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安装调试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平行光透过玻璃管的折射规律,提出用CCD成像在线测量玻璃管外径及壁厚的新方法,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导出了数理模型;实验测量系统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透明管状产品高速、动态、非接触实时测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衍射法测量细丝直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几种影响因素从理论和实验上对激光衍射法测量细丝直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简单测量装置和采用一些简单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后,即可对50~120μm范围的细丝直径进行较高精度的测量,达到1%的重复性精度。  相似文献   

15.
切向接触刚度测量方法的理论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接触界面的切向刚度,采用典型的两粗糙体接触系统,对比分析了切向接触刚度的传统测量值和标准定义值,发现了两者存在较大差别的本质原因是切向载荷施加面的偏移使接触系统整体发生弯曲,以及所考察的相对切向位移包含了粗糙体自身的变形.针对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计算切向接触刚度的新方法,将接触系统等效成一个接触界面和一个与系统相同大小的无界面块体,由刚度的等效原理间接计算出切向接触刚度.从典型算例中可以看出,由新方法得到的切向接触刚度值比传统测量值更接近标准定义值,因此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大型结构分析程序ANSYS为基础,对洪家渡水电站厂房偏心受压钢管混凝土柱进行分析,研究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接触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计算研究了钢管和混凝土间接触面的接触刚度和摩擦系数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接触分析提供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9):2441-2447
对非接触推力的产生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CFD软件,对影响该测量方法精度的发动机气动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非接触方法在尾喷管出口气流为低压、高温、高流量且承接板安装较近的情况下,测量损失较小。通过火箭式爆震发动机推力测量实验,研究了爆震发动机频率以及承接板安装位置对非接触式推力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承接板上的测量推力会随承接板到发动机尾喷口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高频情况下的相对误差比低频情况下小,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一致。  相似文献   

18.
液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是表征材料表面性能的重要参数,在流体力学、表面化学、医学等学科中具有重要应用。高精度的接触角测量与三相接触点的准确定位和拟合曲线的吻合程度密不可分,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接触角测量方法。首先,基于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实现液滴三相接触点的自动检测,通过角点间的距离进行筛选,在筛选出角点的基础上进行亚像素角点检测,得到精确的三相接触点的位置。其次,针对多项式曲线拟合疏水和超疏水液滴轮廓不准确的问题,使用对数螺线和阿基米德螺线对液滴轮廓进行拟合,并求出拟合曲线在三相接触点处的切线,得到准确的接触角测量值。最后,对多幅液滴图片进行测量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测量静态接触角,还适用于测量动态接触角,且接触角自动测量结果与电子量角器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