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古汉语的同形反义词──兼为“反训”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训”谈起在古代汉语经典文献的注硫和训信专著或辞书中,我们常常可见一些语言现象,诸如“乱,治也”;”受,授也”;“故”,洲“古也”、又训“今也”;“落”,训“死也”、X训“姐也”,等等。从表面看,人们不难发现:它们训释词与被洲释词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前二例);或一个词的训释词(即义项)中有两个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后二例)。古人概括其特点为“一字两训”,“义相反而实相因”(王念孙悟)。O这就是传统训治学之所谓“反训”。其被训释之字(词),也笼统地被称之为“反训率”或“反训词”。晋人都球首先…  相似文献   

2.
徐世荣先生的《反训探原》(见《中国语文》一九八○年第四期)一文,全面、深入而又系统地对反训词,主要是对反训词的来历和成因做了比较科学的分析,给我们很大的启迪。笔者本着学习求教的精神,不避贻笑大方,把几点肤浅的读后感想直陈如以次,恳请徐先生及诸位老师不吝赐教。一、关于“破读”视为反训成因的质疑“破读”,又叫“读破”,最早见于东汉郑玄《三礼》注、高诱《淮南》《吕览》注等音释,到六朝尤为盛行,大部分收在《经典释文》里。周祖谟先生在他的著述中曾谈到过这种“破读”,但是并没有肯定指出“破读”就是上古口语中原有区别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传统训诂学上有所谓“反训”一说,人所共知。所谓“反训”,是指一个词具有正反对立的两个义项。探究起来,较早有意识研究“反训”者首推晋代郭璞。《尔雅·释诂》:“徂,存也。”郭注:“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为,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对于“反训”的成因,历代多有学者研讨,文章叠出,角度日异,均图一解千古之谜,然而终是众说纷纭,茫无定论。本文不就“反训”论“反训”,而试图从汉字发展史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的来胧去脉,或许可以一窥其端倪。  相似文献   

4.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反训”作为一种训诂方法或原则出现于训诂学术语之中,是晚近的事.从词义训释学角度揭燊这一术语的内涵外延,可以发现其明显的失当欠妥之处.准此,笔者提出了以“正反同词”指称这类语言现象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反训作为传统训诂学的一种语言现象,与原型范畴理论有诸多的不"兼容",集中体现在对立性上,这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颇多争议。反训在原型、语义链和家族相似性等方面弥补了原型范畴理论的不足。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是反训存在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反训"浅谈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反训作为传统训诂学的一种语言现象,与原型范畴理论有诸多的不"兼容",集中体现在对立性上,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颇多争议。反训在原型、语义链和家庭相似性等方面弥补了原型范畴理论的不足。最后,我们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讨论了反训存在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同字相训材料散见于各个时期的文献典籍中,《说文》、《诗毛传》、《周易》、《孟子》、《释名》等中均有其例。前人主要从声训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训释字与被训字字形相同的背后,存在语音、语义等方面的联系,二者存在同源滋生关系。但这些研究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本文以《故训汇纂》中的“同字相训”为材料,从词汇学和语言史的角度,理清训释字与被训字之间的各种关系,追踪其演变的轨迹,从而管窥语言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反训成因论     
本文从词义的分配、引申、假借、相互感应和词的使动用法等方面,探讨了反训的成因,并认为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语言上的客观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世”字唐以前无“朝代”义,现代也不表“朝代”,抽检唐至清季的用例同样没有此种用法,各工具书所举的例子都不成立,因此,“世”字不可训为“朝代”。  相似文献   

12.
语义联想与语音联想的同时并进,是声训区别于形训和义训的心理特征。它由词义的表达式和声训的理论基础所决定:首先,词义的表达方式(即词的语音形式)与词义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声训的基本原则是“音近义通”,除了语音上的联想之外,还必须作语义上的联想。事实上,抓住词义特征,进行语音联想是古代声训实践中的普遍现象,许慎、段玉裁等都是在释义过程中将解释字包含的“意”通过读音相近的联想推举到对被释字的认知上。  相似文献   

13.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经常使用而又较为特殊的两种句型.“把”字句是通过分词“把”将谓语支配的对象即(直接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十宾语构成“把”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请比较:他们完成了任务.他们(把任务)完成了.“被” 字句是通过分词“被”引进谓语支配的对象(主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被”十主语(指原句主语)构成被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句型的变式是“被”字直接附于动词之前,“被”十动词构成固定的被动词组.请比较:  相似文献   

14.
古书的训释有“解文”与“说字”之分。“解文”是随文释义的注疏,“说字”是通释语义的专著中的训释,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解文”是“说字”的具体运用;“解文”是“说字”的材料;“说字”是对“解文”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一)释属 (二)释贤 (三)释吏 (四)释伪 (五)释力协 (六)释雌雄 (七)释联 (八)书微子草 奸宄解 (九)书盘庚罔知天之断命解 (十)左传戴氏考 (十一)读春秋名字解诂书後 (十二)读周礼秋官司刑注引尚书大传书後 一释属 说文八篇下尾部云:属,连也。从尾,蜀声。按尾部诸文,屈训无尾,尿训人小便,皆关尾义。属训为连,义泛不切,殆非制字之初义也。考广雅(释亲)玉篇广韵皆有豚字。广雅训臀,玉篇训 ,广韵训尾下窍。窃疑属盖豚之初文,豚为属之或作也。知者:说文二篇上口部云: ,喙也。从口,蜀声。喙下云:口也。然则蜀声有日窍之义,说一也。说文三篇下支部…  相似文献   

16.
广韵是重要的韵书,同时也是重要的辞书。 广韵本于切韵。陆法言写切韵的主要目的,在根据颜之推等群贤的遗意,建立崭新的语音系统,所以重点在审音,他“剖析毫厘,分别黍累”,费尽了心血。至于对所收韵字的训释,他于“诸家音韵”以外,还参考了“古今字书”,也是重视的,但究竟不是重点。从切韵残卷看,所有的训释都力求简明,有些常用字就未加解释。切韵行世以后,得到世人很高的评价和普遍的重视,后人纷纷地为它增字加注,使它向辞书的方向发展。长孙讷言作笺注,是因为切韵“酌古沿今,无以加也。然古传之已久,多失本源”,  相似文献   

17.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字景卢,号野处,谥文敏)撰作的一部卷帙浩繁的志怪小说集。原书共四百二十卷。何异于嘉定壬申(1212)所作《容斋随笔总序》最先记载了《夷坚志》全书的卷帙情况:“仆又尝风陈日华,尽得《夷坚》十志与支志、三志及四志之二,共四(按:原讹作三)百二十卷。”征之书簿,则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1小说家类的著录最为完备:“《夷坚志》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四  相似文献   

18.
一、释“降” 《离骚》:“摄提贞子孟(阝最)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注:“降,下也……庚寅之曰,下母体而生。”后世学者多因之。按此说虽通,然未尽其义。“降”见于屈赋者凡十次,皆与神灵相关,“百神翳共备降”(《离骚》)、“灵皇皇兮既降”(《九歌·云中君》)、“帝乃降观”,(《天问》)是其明证。“降”字的神秘意味甲骨文中早已屡屡出现,如“帝降食受又”(《殷虚文字乙编》5296),“帝降不若”(《卜辞通篡》367)等,帝即神也。先秦典籍更不乏其例。故钱澄之《屈诂》云:“原自序其生  相似文献   

19.
语义联想与语音联想的同时并进,则声训区别于形训和义训的心理特征,它由词义的表达工和声训的理论基础所决定;首先,词义的表达方式(即词的语音形式)与词义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声训的基本原则是“音近义通”,除了语音上的联想之外,还必须作语义上的联想。事实上,抓住词义特征,进行语音联想是古代声训实践中的普遍现象,许慎、段玉裁等都是在释义过程中将释字包含的的“意”通过读音相近的联想推举到对被释字的认知上。  相似文献   

20.
《庄公十年》。(鲁庄)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加”字的释义,学术界众说纷纭。说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