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代刚 《太原科技》2006,(6):78-80
从新奥法的概念、支护机理、基本要点等方面,阐述了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探讨了运用新奥法施工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兰州南山路伏龙坪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任玉龙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6):131-132,182
新奥法是以既有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基本方法。伏龙坪隧道是南山路五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地质结构复杂,本论述结合工程实例。探讨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针对隧道施工中难点问题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奥法施工在我国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普及与深入,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的核心,本文结合平定高速公路静宁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现场监控量测,掌握围岩的动态变形特征与稳定性状况,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毛强 《科技资讯》2010,(15):56-56,58
围岩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奥法施工三大支柱之一,是形成新奥法施工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以某隧道施工为例,对围岩量测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做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奥法是一种概念,并不是单纯的喷锚支护施工技术。新奥法的核心是如何调动和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并通过初期支护结构达到稳定围岩的目的。在具体的施工应用中,切忌生搬硬套新奥法中的某些施工技术和措施,而要理解新奥法理论的真谛,使新奥法技术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隧道工程中的Ⅰ类围岩通常指稳定性极差、开挖后变形较大、施工中容易发展塌方的软弱围岩。介绍了在堰岭隧道Ⅰ类围岩中采用新奥法施工技术取得的良好效果,指经类地质条件,正确运用的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是确定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当前隧道施工主要采用的是新奥法施工,从新奥法施工原理入手,探讨新奥法在铲子岩隧道围岩施工中的应用,分析围岩开挖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奥法在河南某金矿斜井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奥法已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我们把新奥法应用到斜井设计施工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锚杆、喷混凝土与量测是新奥法的三要素;及时性、封闭性、粘结性和柔性是新奥法的特点;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与围岩合作是新奥法不变的宗旨。我们从新奥法的概念、理论依据和应用条件三个方面对新奥法作了简介;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确定了斜井的断面形状和尺寸、支护类型和支护参数以及光面爆破参数;用新奥法的理念对工程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机具和量测仪器的准备、工期选择、断面开挖、支护、量测等几个方面;通过斜井的设计施工我们对新奥法有了更多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以赣龙线山尾旗隧道施工为例,简要介绍了新奥法的施工程序,包括超前支护、初喷、安设中空注浆锚杆、注浆、挂钢筋网、立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及监控量测。新奥法强调超前支护和监控量测,目前已普遍应用在各种公路和铁路等的隧道施工中。  相似文献   

10.
李霞 《科技信息》2011,(7):I0310-I0310
公路隧道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点是除洞口和洞门是在露天施工外,其余各项工程都是在地下并且不间断的施工作业。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通常有:矿山法、新奥法、掘进机法等。在这里就新奥法在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方面所体现的特性做浅析。新奥法是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的支护手段,这种喷锚支护技术与传统的钢木构建支撑技术相比,凸显工程概念的不同。新奥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隧道施工特点及施工人员心态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初期支护的规范化施工,重点是围岩开挖中的超欠挖控制及初期支护“新奥法”施工。  相似文献   

12.
渝湘高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越来越广,其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原理是利用围岩变形和拱顶下沉量的监测数据可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并可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这对安全施工以厦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渝湘高速公路白马隧道进行实时监控,研究其围岩动态变化,预测和确认其最终稳定时间,这对隧道安全施工和二次村砌的施工时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时,利用围岩周边变形和拱顶下沉量的观测值可对隧道周边岩体内的应力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的合理性进行监控,这对安全施工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崇遵高速公路风梅垭隧道的实时监控,研究了隧道围岩的稳定状况,实时确定了合理的二次衬砌施工时间,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74l2工程的试验洞,采用了传统的施工方法浇筑混凝土厚壁支护和新奥法(NATM)混凝土喷层加衬砌支护进行对比试验。本文通过对支护动态的观测,验证新奥法原理应用于膨胀土质隧道工程的可能性,并提出施工量测工作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东欢坨矿硬岩巷道施工缓慢,严重影响矿井生产。本文利用理论研究、实验测定等方法和手段对东欢坨矿硬岩石门巷道的围岩物理性质进行了细致、系统性的实验和研究。以"新奥法"为主要依据和基础,设计提出了硬岩石门巷道快速施工工艺和技术,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对深部煤炭开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浅埋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及自稳能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结合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通过地质条件的现场调查,研究了该工程关键地段的地质特征,分析了采用新奥施工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施工中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的具体措施.工程实践表明,韩家岭隧道是大跨度隧道、地质工程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岩体结构面和变形的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尤其是加强重点部位自稳结构的监测和调整,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所提出的建议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梁山隧道西段现场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该段围岩变形的条件和规律,并对各类围岩的各测线进行了量测数据回归分析,导出了各类围岩的稳定性判据,给出也最佳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监控量测技术在乔庄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对济邵高速公路乔庄隧道的拱项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喷层应力、钢拱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与否的参数进行跟踪量测.量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30d左右,围岩基本上趋于稳定,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洞口的地表基本没有沉降,说明浅埋段采用管棚注浆技术是适宜的.通过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及时的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奥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不足,分析了采用经典地压理论解决隧道工程支护问题的合理性与缺陷,提出了基于支护控制曲线、工程地质情况、监测数据的闭环式目标控制优化支护理论.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应力释放率下支护结构应力与围岩变形的关系,利用支护应力与围岩变形控制条件确定目标控制位移,通过计算后续步段开挖对变形影响的修正控制位移,并结合实际工程的现场位移监测数据,最终确定合理的二次支护施作条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