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得聚乙烯/纳米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研究该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及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二硫化钼质量分数大于15%时,体系的电阻明显下降,复合材料的渗滤阀值为15%;二硫化钼均匀分散于聚乙烯基体中,二硫化钼导电颗粒相互接触,形成链状导电网络.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硫化钼的制备及AFM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硫化铵与钼酸铵为反应物,在适宜的分散剂与超声帮助下,通过快速液相沉淀法制备出三硫化钼,再通入高纯氢气,将三硫化钼加热分解,制备出二硫化钼。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获得的三硫化钼是典型的非晶态MoS3,二硫化钼为2H-MoS2;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发现,制备的二硫化钼的平均粒径为70nm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谷歌公司日前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创造出可以被注入人体血液并探测病症早期信号的纳米级颗粒。谷歌公司表示,希望该项目能帮助癌症、心脏病患者及其它疾病患者更早确诊,进而得到及时的治疗。目前,这项技术正在谷歌的X实验室进行研究。在此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项目还有可监测糖尿病的智能隐形眼镜及用于消除病人颤抖的特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硫化钼粉体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钼酸铵和硫化铵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二硫化钼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粉体粒子形貌、大小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纳米二硫化钼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谱仪(EDS)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及表面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二硫化钼是粒径为40~50 nm左右的球形颗粒,具有大量的悬空键和很高的表面活性;作为固体润滑剂能明显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摩擦副的耐磨性能,易于在摩擦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5.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一定的温度和酸度条件下,以硫代乙酰胺水解的硫化氢与钼酸钠反应得到非晶态三硫化钼粉末。再将非晶态三硫化钼粉末经过高温加氢脱硫制得纳米级二硫化钼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二硫化钼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硫化钼粉末颗粒的粒径在70~100nm。同时,对纳米级二硫化钼粉末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将表面改性后的微米级二硫化钼添加至基础油中,利用MRS-10W型和M-2000型试验机,对所制备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基础油中添加含量为1.5%的微米级二硫化钼后,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载荷提高了15.5%,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了33.1%,磨损量减少了43.5%.  相似文献   

7.
8.
9.
总结了不同低维MoS2制备方法(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原子层沉积法和磁控溅射法)的原理,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探讨了目前各类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为表面修饰剂,钼酸钠、硫化钠、稀硫酸、盐酸羟胺为原料,合成了PyDDP修饰的MoS2纳米微粒。优化了还原过程、硫代过程和酸析出过程的工艺参数;采用IR,TG-DTA,XRD等分析方法,对表面修饰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表面修饰纳米二硫化钼微粒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粒是一种表面为有机物修饰、存在无机核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微粒。通过四球试验,研究了所制备微粒的摩擦学性能,并利用SEM,EDXA等方法对钢球表面的形貌、钢球表面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所制备微粒对材料的摩擦学改善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孙健  李静  朱星源  王艳丽 《河南科学》2022,(12):1934-1940
以七钼酸铵、水合肼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工艺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片状纳米二硫化钼,并对其进行了形貌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的片状二硫化钼具有超薄的纳米片层和较多的钼基表面缺陷,极大地优化了二硫化钼的结构.相对商业硫化钼而言,该材料在酸性电解液下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析氢(HER)性能.通过这种形貌结构的筑造,极大地提高了二硫化钼作为析氢反应负极材料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L-半胱氨酸辅助溶液相方法合成二硫化钼-碳纳米颗粒复合物,并利用扫描电子电镜对复合物的形貌进行表征.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颗粒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扑热息痛的灵敏检测,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扑热息痛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100μmol/L,检出限为0.01μmol/L.而且,该方法成功地用于实际药品中扑热息痛的检测.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重现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剥层重堆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夹层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纳米二硫化钼与正丁基锂反应,反应物经水处理后,得到纳米二硫化钼剥层悬浮液,该悬浮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重堆积,用XRD对重堆积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酸性条件下重堆积产物的XRD衍射模式中,没有出现层状结构的(001)衍射峰和混杂的(hk1)衍射峰,只有(hk0)衍射峰,表明酸性条件下的重堆积不是通常的层叠方式堆积,而是一种随机的堆积过程,得到的重堆积产物保持了纳米二硫化钼单分子层的结构特征;然而在NiSO4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铵溶液中,重堆积产物显示出明显的(001)衍射峰,表明Ni^2+与季铵离子能促使单层纳米二硫化钼以层叠方式堆积,并形成夹层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二硫化钼固态纳米孔在DNA检测中的性能,采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制备了单少层的二硫化钼,并将其转移到氮化硅基底上制作纳米孔,进行λ-DNA的过孔实验.研究了电压、溶液浓度对DNA分子通过二硫化钼固态纳米孔的过孔时间和幅值的影响,并与氮化硅纳米孔的实验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二硫化钼纳米孔中,使用1 mol/L的KCl溶液,λ-DNA通过纳米孔时所产生的阻塞电流信号幅值和标准幅值比都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升高,过孔时间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减小;而相同电压下,当KCl溶液浓度由1 mol/L降低到0.1 mol/L时,阻塞电流信号幅值随之下降,标准幅值比却随之升高,过孔速度变快.此外,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当基准幅值电流接近时,DNA分子通过二硫化钼纳米孔所产生的阻塞离子电流幅值明显高于通过氮化硅纳米孔时的阻塞离子电流幅值,归一化后的离子电流标准幅值比提高约3倍,证明二硫化钼薄膜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信噪比.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介绍间歇鼓泡碳化法、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高速机械振动碳化法、螺旋通道型旋转床超重力反应器等制备纳米级超细碳酸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无机钼源和有机硫源作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导向及超声波辅助下,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纳米二硫化钼。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从微观结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CTAB的加入对反应过程和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的加入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止产物微粒的团聚,还能够控制产物的形貌及物相,并且无需惰性气体保护的高温煅烧,即可在较低水热温度下直接获得粒径为10~20nm、六方晶相的超细2H-MoS2。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挑战.这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诸多工业领域中,高压大功率异步电动机应用在风机和水泵系统中.由于采用挡风板和阀门来调节流量,电能浪费十分严重.而电机串级调速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的节能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分析纯ZrOCl·28H2O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常温下合成了氧化锆纳米晶体,经400℃热处理2h,粉体晶化为四方相氧化锆,晶化比较完全。经800℃温度处理2h,出现了单斜相氧化锆晶体,粉体初始粒径为7.6nm。与其它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预烧温度低、操作简便、污染小、能耗低、原材料利用率高、不会引入杂质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对其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还原法制备纳米级铜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硫酸铜 (CuSO4 ·5H2 O)为原料 ,VC 为还原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和分散剂。将还原剂和保护剂在反应体系外预先混合后再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制备得了粒径范围 2 0~ 40nm的铜粉。固定还原剂和原料浓度比 ( 5∶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铜粉粒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大 ,用该工艺制备的纳米铜粉收率达 95 % ,XRD检测结果表明为单质铜 ,TEM检测结果表明纳米铜粉的粒径为 2 0~ 40nm。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XPM外加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对XPM纳米外加剂系列产品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就XPM外加剂在喷射混凝土领域、灌注浆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