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给出了几乎可导、基本上可导概念,并证明了几乎处处可导函数类包含于几乎可导函数类包含于基本上可导函数类是真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半可微的定义.同时探讨了它的性质.分析了它与可微性以及广义可微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运用关键点编码技巧构造性地证明了在递归可枚举度集中,对任给的非递归的递归可枚举度d,存在可盖的递归可枚举度a和递归可枚举度c满足d≮≠c,并且有d≤a∪c。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馈电结构可实时变化的频率可重构天线。利用RF MEMS开关控制天线模型中矩形加载槽的长度来实现频率可重构,从天线等效LC振荡回路和谐振回路电流路径的改变等两方面分析了频率可重构原理。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天线能工作在L、S两波段3个频率段上,即BlueTooth、DCS/GSM和GPS频段。由于3个频段天线工作在同一模式下,所以方向图几乎完全一致。并且RF MEMS开关对馈线结构的调整可解决由于可重构而改变天线口径面辐射体结构带来的匹配问题,使得天线具有良好的可重构特性的同时还满足高辐射增益,实现了一副天线多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函数一致可微的定义出发总结并证明了函数一致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kac—Moody代数的表示理论中,公开问题之一是对某一个kac—Moody代数g(A)的所有不可约、可积模进行分类。对于范畴Q中的不可约模,即所有不可约最高权模L(∧)(∧∈R+)已经彻底分类,本文主要研究仿射李代数A_1~((1))的具有有限维权空间的可积模,得到如下结果:非忠实、不可分解、可积模是强可积模;忠实、不可分解、可积模是不可约最高权模(当C作用在其上是正整数时),或者是最低权模(当C作用在其上是负整数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进了连续可微和均匀连续可微两个新的可微性概念。作为应用,我们证明了这两个新的可微性概念分别给出了导映象的连续性和均匀连续性的特征刻划。  相似文献   

8.
关于n维可拓集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拓学是研究事物的可拓性和事物开拓的规律和方法,并用以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可拓学的定量化工具是可拓数学,可拓集合是可拓数学的基础.本文给出了n维可拓集合、n维物元可拓集合及其正域、负域、可拓正域、可拓负域、稳定正域、稳定负域的定义,并讨论了有关的运算和性质,最后提出了m维正域等概念.这些结果丰富了n维可拓集合理论.  相似文献   

9.
林寿 《黄淮学刊》1996,12(2):19-22
讨论拓扑空间的可积性,遗传性、可和性和局部性质,通过例子说明一些拓扑性质不满足这些运算,并提出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模上定义了几乎可除模的概念和几乎可除根的概念,并得出几乎可除模的一些性质,刻划了几乎可除根是几乎可除模的交.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取值收敛自由空间上的抽象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与可积性,讨论了这一类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和可积性与依坐标连续、可微和可积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与此有关的几个定理,并指出在λ=ω时定理的条件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自然数表为两整数平方和与本原可表为两数平方和的充要条件的新证明。  相似文献   

13.
缠绕的可染色性对纽结和链环的分类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有理缠绕可染色为基础,利用三维流形组合拓扑的研究技巧和方法讨论2类代数缠绕的可染色性及有关2-缠绕的染色规则,给出了2类代数缠绕可染色的充分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大一学生学习理解导数会有一些误区,经常会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通过实例或定理对这些错误进行剖析,从而达到使学生深刻理解导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引进函数一致可导性概念,并以此改造数学分析中若干重要定理的条件,使所得到的新定理或者条件明显减弱,或者在某些场合具有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海英 《松辽学刊》2008,29(2):82-83
给出了复形式的复变函数的共轭可微性充要条件的证明及其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Banach空间中连续凸函数在一点Gateaux可微与Frechet可微的一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几类数的平方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四类数的平方和问题 ,并给出几个新结果 .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发展迅猛,为人机交互提供了更多人性化方式,其中大量的技术已经被运用到游戏、电影和互联网等相关行业。本文通过分析可穿戴设备近几年的最新成果,分析其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即其对娱乐、互联网、医疗保健等行业的重塑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文献(1)中第48页定理1的唯一性的证明似恐有误,为此,给出了另一正确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