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3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了308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CVC),SCVC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主动脉瓣区病变率高(90.7%),与其他瓣膜区比较,P<0.01;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杂音检出率低(主动脉瓣区仅为23.8%);心律失常(47.7%)和心功能不全(47.1%)发生率高轨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上述表明,SCVC对本病诊断价值较小 波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特点,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各种原因所致肠梗阻病例的腹部X线平片、MSCT及临床资料,将X线平片、MSCT与手术/内窥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肠道肿瘤或肿瘤性病变(癌、间质瘤、淋巴瘤、息肉等)17例(28.8%),肠粘连23例(39%),腹腔/肠炎症性病变(小肠克罗恩氏病、阑尾脓肿、腹壁脓肿、盆腔炎、小肠/结肠憩室炎等)9例(15.2%),腹疝(腹外疝)5例(8.5%),先天性巨结肠2例,肠扭转2例,肠套叠1例。腹部X线平片与MSCT准确显示肠梗阻程度病例分别为42例(71.2%)和55例(93.2%)。结论MSCT在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价值优势,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CT扫描对膀胱癌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及临床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且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的膀胱癌患者45例,将患者分为2组,即T1-T3a期组和T3b—T4期组,比较超声及CT与各组临床分期的符合率,并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其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T1-T3a期31例,T3b—T4期14例;超声对T1-T3a期病变分期的符合率(77.4%)较CT(66.7%)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05),CT对T3a-T4期病变分期的符合率(92.9%)较超声(50.0%)高,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3〈0.05)。结论:二维超声和CT检查对膀胱癌的检出及分期是互补的方法,超声对浸润较浅的病变分期较敏感,而CT检查对T3b期及其以上膀胱癌分期较敏感。综合利用二者对膀胱癌分期可以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张婧 《甘肃科技》2022,(23):127-129
比较磁共振成像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效果。回顾性分析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及CT检查,金标准为病理结果,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诊断效能。经检查,80例疑似胰腺炎患者中确诊58例,CT检查确诊54例患者,经磁共振成像诊断56例;CT诊断的准确度为65.00%,特异度为45.45%,灵敏度为72.41%,阴性预测值为38.46%,阳性预测值为77.78%;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准确度为87.50%,特异度为81.82%,灵敏度为89.66%,阴性预测值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92.86%。2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磁共振成像技术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能够为临床确诊提供更多帮助,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择2h5例CHF患者为治疗组,经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治疗疗效不明显,心功能无改善,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同时随机选择22例CHF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及基础性心脏病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占56%)、有效6例(占24%)、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6例(27.3%)、有效5例(占22.7%)、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69,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高血钾、肾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鼻窦炎易误诊的原因。方法:对以复发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鼻窦炎经鼻窦冠状位CT扫描确诊的1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全部经鼻窦冠状位CT扫描确诊。病变部位:上颌窦炎52例(双侧39例、单侧13例),筛窦炎20例(双侧18例、单侧2例),额窦炎16例(双侧11例、单侧5例),蝶窦炎13例(双侧12例、单侧1例),全部鼻窦均受累24例,确诊后转耳鼻喉科进一步治疗。结论:儿童慢性鼻窦炎不是一个孤立性的疾病,临床缺乏典型表现,容易误诊,复发性头痛是儿童鼻窦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鼻窦冠状位CT扫描是确诊的金标准,应引起儿科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7.
倪晓艳 《科技资讯》2014,(10):224-224
目的:探讨在实施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8月-2013年08月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患者200例,通过抽签法将所有扫描患者均分为C1组(常规护理组100例)与C2组(早期护理干预组100例);对比C1组与C2组扫描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对焦虑情绪等产生的影响,并对比完成检查后获得的图像效果.结果:同C2组扫描患者进行比较,在缓解消极情绪等方面,C1组表现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不但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消极以及抑郁情绪得到显著缓解,还能够有效确保在对患者检查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配合,从而有效将临床检查的成功率提高,针对后期获得高质量图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经颅脑CT证实的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有良好效果,其中基本治愈13例(36.2%)。显著进步14例(38.8%),进步6例(16.7%),总有效率91.7%。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EEG)对脑梗死急性期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我院60例神经内科急诊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动态EEG监护,与同期头部CT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6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6h EEG有不同程度异常81.67%,高于CT确诊为脑梗死阳性率65%(P〈0.05);24h后和72h后EEG异常率与CT诊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早期(≤6h)EEG诊断价值可能优于CT,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共检查超声心动图2825例,其中50岁以上者1130例,经超声检查,除外风心病、先心病。而检出瓣膜病或瓣膜钙化者70例(男30例女37例),平均年龄65岁,占全部2DE检查人数的2.47%,占50岁以上受检者6.19%。已造成瓣膜病者29例(男12列女17例),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