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Bake.  DJ  林志信 《世界科学》1989,11(8):12-13
人类一直生活在无法预测变化的环境之中。气象与气候的自然波动,火山爆发,甚至冰期,都曾经造成了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灾难。不过,从事于了解地球的科学家们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有助于预测环境的理论.这种理论部份地根据地球是一个整体的认识而得出。孤立地去了解单一部份——海洋,大气,陆地,或生命形态——都不足以预测变化。  相似文献   

2.
唐祥明 《世界科学》1996,(12):43-43
地球古大气的变化与石灰岩成因唐祥明石灰岩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古代湖海中生物体之钙质的沉积而成。对于分布如此广泛和多量的石灰岩层.此生物遗骸沉积说,也即有机质沉积说存在不少疑点,难以令人信服。根据对古代地球大气.古石灰岩地质、地貌的研究观察,对石灰岩的大...  相似文献   

3.
臭氧洞何时弥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文 《科学》1999,51(3):53-56
  相似文献   

4.
冯诗齐 《自然杂志》2004,26(3):148-148
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几千万年以前 ,大陆漂移造成原来处于热带的陆地移到了极地 ,而原来的极地则转到了纬度较低的温带地域 .但是 ,由大陆漂移引起的仅仅是一块陆地的气候变迁 .如果是全球性的气候变迁 ,则有可能另有原因 .有迹象证明 ,在 8千 4百万年以前 ,地球曾像一只皮球那样翻滚 ,在 2百万年内转动了 15°到 2 0°,相当于将华盛顿转到加勒比热带纬度的位置 .这一变动使古气候学家想到 ,它会引发气候的变迁 ,而这一切 ,都是由被称作“真地极迁移”即地理极在全球范围的移动造成的 .它所造成的陆地和海洋位置的移动要比大陆…  相似文献   

5.
技术能拯救地球吗?(上)JesseH.Ausubel著王乃粒译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表明:即使是在污染加重的情况下,技术也能修复环境。技术已使我们能够拓展我们的生存空间和改造地球。1909年Pear乘雪撬到达北极,而在1911年Amundsen又到达...  相似文献   

6.
从亚里士多德到哥伦布在人类的目光中,圆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但远古的人类何以认为地表是圆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当人类远眺时,天边地平线呈现的圆弧,就是有关地表形状的第一条线索。然而,最早的证据并非来自对地表本身的观察,而是来自古人对天象的观察。虽然我们现在无法肯定,古代观星者何时领悟到他们的观察所蕴涵的意义,但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两条证据来证明地表是圆的。第一条证据源自月食。月食的成因是太阳、地球与月球在太空中排成一直线,地球暂时将太阳射到月球的光线遮住。在月食…  相似文献   

7.
建一 《科学之友》2002,(6):19-21
科学家们推测,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次大规模的,不仅在南北极和高山之巅银装素裹,包括低纬度、低海拔的地区也被冰雪覆盖并分布大量冰川的全球性“冰期”。其中有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冰期和第四纪冰期。  相似文献   

8.
热能被“关”住在地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谈到大气层的作用,许多人会说,没有了空气,人和其他需要呼吸的生命就会窒息而死,大气层是人类的“氧气筒”。除此之外,其实大气层还是地球身上的“棉衣”,使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成为了一颗温暖的星球,适宜于人类居住。科学家作过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由目前的平均15℃降为-18℃,而在夜晚还将冷得更加可怕。大气的组成比较复杂,其中能起到为地球保温作用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一氧化二氮等。说到温室气体,还得从农…  相似文献   

9.
2002年6月14日,火星和木星轨道间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掠过地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仅为120697.5千米。科学家们说,这种事情还会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地球科学是从自然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地球科学以学科分化研究为主,主要分为两大主干学科,即地理学与地质学.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空间系统,包括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两大部分,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相似文献   

13.
14.
一位卓越地球物理学家与其睿智的学生在地球深部行为这样一个地球物理学中心问题上存在长这几十年的纠缠争论。根据简历,现年57岁的唐·安德森(Don L.An-derson)和41岁的托马斯·乔丹(Thomas H.Jordan)这样两位地球物理学家简直就像同一个人。他们都在卡尔特克(Calteoh)取得高级学位,18年前的乔丹还是安德森的学生,且在同行中具有不相上下的威望。  相似文献   

15.
Ansle.  D 王勇 《世界科学》1992,(6):24-26,23
人类处于地球这一巨大的生态系统中,应该说,在过去的岁月里人类是幸运和幸福的。可无论如何,人类及其栖身的这个星球已来到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点,一个时代就将过去,新时代的曙光已经出现,拯救地球已不能再停留在口上或纸上,而必须付诸实施。谁也没有亲自体验过地球所转过的历程,谁也无法精确地预见地球环境变化的未来,但总有人想尝试这一切。“锦锈中华”只不过是中国著名景观的缩微,而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沙漠深处,一个“迷你”地球——生物圈2号正在诞生,它的使命不再是模仿,却是旨在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6.
17.
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志耕 《科学通报》1999,44(9):912-920
从地球上最早的酸性岩形成于全球最初膨胀构造作用这一基本前提出发 ,结合其他地质约束条件 ,从岩石圈球壳的弹性力学分析入手 ,确定地球膨胀发生于前 430 0Ma左右、地球半径平均增长率为 0 .40mm/a、膨胀初始半径为 46 5 1km、全球性最初膨胀构造运动发生在前 41 83.7Ma .又根据地球与类地行星的自然、衰减演化前提 ,依据数学逻辑与地质意义相结合的约束限制条件 ,建立了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 :R(t) =R0 +Aeβ(t-tS)    (t≥tS) ,其中R0 =46 5 1km ,A =1 86 0km ,β =- 6 .0 1× 1 0 -10 /a ,ts=3× 1 0 8a .根据该模型 ,地球有限膨胀演化的最大限度Rmax为 6 5 1 1km .目前地球半径增长率约为 0 .1mm/a .  相似文献   

18.
自地球形成至古生代寒武纪开始这一段时间被地质学家称为前寒武纪,从距今46亿年前至距今5.45亿年前,历时约41亿年,约占地球演化发展史的5/6.前寒武纪亦称隐生宙,包括冥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  相似文献   

19.
庞峥 《自然与人》2012,(5):20-21
目前,地球人不仅受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还受到失控航天器坠入地球的威胁。2011年,在轨退役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和德国“伦琴”天文卫星先后坠入地球大气层;2012年1月15日.因故障而停留在地球轨道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坠入太平洋智利海岸附近。  相似文献   

20.
梁虹 《世界科学》2006,(8):F0003-F0003
问题:如果地球的地壳下面是个巨大的窟窿,世界将会怎样?回答一:这是一个大胆而惊人的想象。假设地球哪一天真的变成中空的了,我们就会面临许多的危险,包括室息、断水、炙烤、饥饿、严寒和溺水。产生上述危险的原因是因为中空的地球缺乏足够的质量来产生引力,大气将不再附着在地球上,所有的表层水将会蒸发殆尽。即使塌陷的地壳有足够的质晕来填补这个窟窿的中心,但地球将不会再拥有磁场(它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铁物质产生的),指南针将失去作用,一些迂徙物种可能因此消失。其实,这些都还不是我们最担心的。由于引力的失去,地球将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