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永辉 《科技潮》2000,(7):46-46
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使人类太空旅游变成现实。如果给你这样一个机会你准备好了吗?这里讲述“太空人”(目前仅指宇航员)的生活趣闻,也许会使你对人类有可能开始的太空旅游作些思想准备。怎样吃喝太空是个失重的环境,由于没有重力,所以在太空中吃喝饮食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悉,宇航员通常是站着吃食物和喝饮料的。但在太空舱中站住并非易事,要靠穿在脚上的鞋子的“吸盘”将身体吸在地板上才行;如果没有特殊的座椅,千万不能坐着进食与饮用,因为你的上半身会很自然地向后仰,试想,这样进食是很困难也很危险的。由于在失重的状态下吃喝不易,所以要求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26-27
人类探索太空绝不仅仅是为了移民太空.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自己,因为直到今天,无论从字宙的起源还是人类的起源.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太空也有许多奇怪的现象,而以下十种现象尤为科学家所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人类冒险进入太空探索已有50年历史,伴随着人类的太空探索过程,太空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太空垃圾.从微小的螺栓到整个空间站,人类在太空中丢弃了大量的物质。以下列举八种最离奇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美国及俄罗斯在抢占太空制高点方面竞争之势,美国拥有庞大的太空资源,但仍在太空搞研发并部署进攻性武器,迫使俄罗斯加紧研发太空反击武器.同时介绍了部分空间领域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5.
广角     
《广东科技》2012,21(6):8-8
日本大林建设公司日前公布了建造“太空电梯”计划,希望到2050年人们可以不用搭乘太空船只需一部电梯就能圆太空梦,图为“太空电梯”效果图。  相似文献   

6.
远方 《小学科技》2009,(12):14-14
宇航员常常要在太空中待好长一段时间,那么他们在太空中可以洗澡吗?  相似文献   

7.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2,(3):71
19世纪的太空画媲美NASA照片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近日公布了一组由19世纪太空艺术家特鲁夫洛所创作的太空画,其中一些画的精确度堪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拍摄的太空照片媲美。近太作的天空在特鲁夫洛生活的年代,太空摄影技术还十分落后,拍出的图片模糊不清,于是哈佛大学天文台雇佣特鲁夫洛创作太空画。他通过高倍望远镜观测太空,共绘制了7000幅太空画,为当时的人们展示出了较为清晰的天体形象。为了表达对特鲁夫洛的敬意,火星和月球上分别有一座环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7,(5):46-47
每天,当仰望太空时,人类都会有新的发现。不过,这些发现距离我们如此遥远。终于,在这样一个人类可以遨游太空的年代,20年前的科幻小说变成了今天的现实,那就是去太空旅游,并且可以在“太空旅馆”住上一周。这个“太空旅馆”源于美国酒店业大亨罗伯特·比奇洛的梦想,他对太空旅游的前景十分看好。为此,他正在筹备打造宇宙中第一个轨道太空旅馆,并准备在2010年发射到指定的轨道。太空旅馆虽然比不上科幻大片《第五元素》中的豪华级的星际远洋客轮“失落的天堂”号,但是相比现在的太空游价格要划算得多。这种可充气式新型旅馆的最大好处是充气前体积小重量轻,可大大节约发射成本。其用途除了用于满足太空游客的居住外,还可用作太空医疗试验中心。预计这种“超五星级旅馆”将于2015年前后正式面世。  相似文献   

9.
洪兵 《科技潮》2005,(11):16-17
大国钟情于太空,很大程度上因为太空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太空的零重力、近乎理想的真空、无限吸热能力以及无菌环境为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0.
在不太遥远的太空,漂浮着这么一群大大小小的垃圾——它们分布在距离地面600千米到2000千米的环形带上,并且整天环绕着地球轨道飞行,这些多达3000多吨的太空垃圾都是怎么来的呢?它们对人类的太空活动又有什么影响呢?赶快让豆芽带你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1.
 欧洲颠覆性太空技术搜寻计划因其系统化的优势而受到关注。研究了欧洲颠覆性太空技术搜寻初选、评价环节,分析了颠覆性太空技术的理论基础、基于STEP框架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介绍了颠覆性太空技术的技术路线图。通过对欧洲颠覆性太空技术方法体系在理论、方法、实施3个层面经验的总结,得出推动中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启示,即重视技术应用场景分析,建立专家履历信息平台,构建多源信息支撑体系,加强技术发展规划管理等。  相似文献   

12.
让地球变轨     
人们现在已经可以听到来自宇宙深处的“音乐”、用激光直接清除太空垃圾。随着太空技术的突飞猛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甚至能够令地球改变轨道。  相似文献   

13.
曹立新 《科技潮》2005,(11):54-55
太空生活总是令人向往的,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环境,与地面的生活环境炯然不同,在与外界隔绝的飞船密闭舱居住,生活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是饶有趣味还是充满惊险刺激,航天员在太空中吃些什幺?他们怎样睡觉?怎样行走?他们可以洗噪吗?让我们来一一解开这些谜团。  相似文献   

14.
太阳帆     
太阳帆,是一种使用巨大薄膜镜片来反射太阳光,利用反射产生的辐射压作为太空飞船推进力的一种新技术。虽然辐射压很小,但太阳帆不需要燃料,它是太空运输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因此它成为目前公众和媒体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5.
神秘的B星球     
21世纪末。我和周博士、吴博士受联合国主席委托,乘坐太空飞船去探索神秘的B星球。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专家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飞行器——太空飞机。乘坐这种太空飞机,从俄罗斯的莫斯科飞到美国的纽约用不上1h。这将是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出现的一次重大突破,其意义可与加加林进入太空、人类登上月球等重大事件相比。目前,饿罗斯科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正在开展太空飞机项目,该项目负责人奥布拉佐夫在接受俄罗斯《总结》杂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俄罗斯太空飞机的性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太空环境中舱外航天服的外层防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舱外航天服是人类太空探索和活动的基本条件,这里着重论述了太空的各种环境及其对出舱人体外层防护的要求和应用研究并针对太空环境的特点,讨论了各种条件下的防护机制、有效防护的实现以及防护材料应该具备的性状。尤其是文中穿插了实际研究的一些想法和结果.这为出舱人体防护材料的综合功能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太空垃圾:空间飞行器的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金 《科技潮》1999,(9):57-57
伴随着人类走出地球的脚步和在太空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伟大壮举的同时,太空垃圾也与日俱增,不但严重地污染了太空,也给未来留下了无穷的隐患。众所周知,运载火箭把航天器送到了太空,星、箭分离之后,火箭的剩余部分也就成了垃圾,被遗弃在太空中。各类航天器除可回收的一类之外(比如返回式卫星),其他的则在太空中度过其设计寿命,丧失了功能之后,也将变成废弃物,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地留在太空中,这些无论是已经解体还是以整体的形态出现在太空中的废弃物,都称作太空垃圾。此外,还有如星、箭上脱落的油漆斑块,火箭燃料剩余的液滴及一些细小的太空陨石颗粒,还包括宇航员的排泄物等等。资料表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共成功发射了4504个航天器,2153个在轨道上遨游,其中正常工作的只有452个,有2351个已经下落或湮灭,这些已经下落解体的航天器的碎片有的已被磨擦成粉末,有的掉到地球上,但  相似文献   

19.
李鉴 《科技智囊》2008,(12):76-81
废弃的卫星、剥落的隔热瓦、燃料舱的残片……“太空垃圾”、“卫星残骸”,随便你怎么叫,就是这种东西,就像地球上的垃圾一样,已经开始威胁到地面上的安全了。多达9000多块太空垃圾正飘浮在地球轨道上,它们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总重量已超过5500吨。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美国“X-37B”空天飞机以25倍音速的速度飞上太空,这条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全球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