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得PC/PS共混物,研究辐射接枝共聚物PC-g-Ps对PC/PS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通过SEM研究了PC-g-PS对PC/PS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PC-g-PS的加入使得PC/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明显提高,分散相区尺寸大大减小,界面张力明显降低,二相间界面粘合力提高,分散相的抗聚结稳定性也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体系的热行为,相形态及拉伸行为,结果表明,PPO/PET共混物是一个高度不相容的体系,体系中存在分散相相区尺寸很大的两相结构,其宏观力学性能呈特征的脆性断裂,加了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的辐射接枝共聚物PC-g-PS以作为增容剂后,共混物的相容性明显改善,分散相相区尺寸减小,共混物的拉伸行为呈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3.
聚氯乙烯/三元共聚尼龙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共聚物(EnABCO)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共聚物(EnABCO-g-MAH)两种增容剂对聚氯乙烯(PVC)/三元共聚尼龙(NT)共混物进行增容,得到了一类新型的PVC/NT共混物,用SEM,DMTA、DSC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晶情况进行了表征;对增容剂的增容机理和增容效果进行了探索与评价;结果表明:增容和未增容PVC/NT共混物都是典型的的两相体系;PVC/NT质量比在75/25~25/75的范围内NT均为连续相;共混物中EnABCO比EnABCO-g-MAH对PVC有更强的增塑作用,共混物有冷结晶现象,EnABCO增容共混物中的NT结晶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变目前SBS(styrene-butad iene-styrene)改性沥青常用增容剂大多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杜仲胶上接枝能与沥青氮基反应的官能团——马来酸酐,形成一种新的增容剂——接枝杜仲胶。分析了接枝杜仲胶的生成方法与增容SBS改性沥青的机理,根据杜仲胶接枝产物的红外光谱,确定了接枝产物的物理表征,并对2种品质不同的沥青加入接枝杜仲胶进行高低温和流变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性能得到提高。验证了接枝杜仲胶是一种性能良好的SBS改性沥青增容剂,并且作为天然材料有着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资源再生优势。  相似文献   

5.
聚苯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阴离子聚合、基团转移聚合和大分子反应法联用合成的PS-g-PM-MA共聚物的形态结构是分散的PMMA微粒存在于PS连续相中的两相体系,其形态特征受制样条件和共聚物组分两方面的影响.DTA-TGA和应力一应变实验反映了这种接枝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Tg175℃,Tg240℃),热分解温度提高(Td=550℃,失重<70%)和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共混物薄膜产品中的残余溶剂量与干燥过程密切相关,是影响高分子涂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与自制强制空气对流干燥装置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共混比的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二氯甲烷铸膜液在不同热空气流速和温度下的干燥过程,并应用蠕变传递模型关联了干燥动力学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高...  相似文献   

7.
DSC对PVC/LLDPE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对聚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氢化后的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在共混体系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增容作用。共聚物增容剂使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区域加宽,同时降低了LLDPE组分的熔融热。共混体系中LLDPE结晶动力学的测定结果表明,增容剂阻碍了LLDPE相的结晶,使其结晶速度下降。动力学结果还表明,LLDPE中不同结构的晶型分别按不同的Avrami方  相似文献   

8.
9.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四氟乙烯(PTFE)辐射接枝气相丙烯酸(AA)共聚物膜的表面和断面结构,并分析了膜厚与接枝率的关系,以确证PTFE辐照接枝气相AA的反应为扩散控制反应.还进一步测试了PTFEgAA膜的亲水性和粘接性能,探寻改性PTFE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HBP)为引发剂,3-异丙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为接枝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HAAKE熔体流变仪中熔融共混,制备HDPE-g-TMI接枝共混物,讨论在接枝反应过程中不同条件对TMI在HDPE上接枝率([TMI]g)的影响.研究发现:TMI成功接枝到HDPE分子链上;在熔融共混过程中,随着w(TMI)的增加[TMI]g也逐渐增大,当w(TMI)为7.5%时,[TMI]g达到最大值为0.101 2mmol/g;当w(DHBP)较少时(≤0.5%),其含量的增加对[TMI]g影响不大,当w(DHBP)较高(0.5%)时,[TMI]g与DHBP加入量呈线性关系增加;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TMI]g先增加后下降,加工温度为180℃时,[TMIg]达最大值为0.368 2mmol/g;共单体St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TMIg],当w(St)含量为7.5%时[TMI]g达最高值为0.405 0mmol/g.  相似文献   

11.
磺化聚苯乙烯/聚氨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拉力机、MDSC,FTIR、SEM、SAXS研究了磺化聚苯乙烯(SPS)/聚醚型聚氨酯(PU)共体系撂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溶液法制备的含磺酸基12.8%(摩尔)的SPS/PU共混体系中,SPS含量小于80%(质量)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小于加和性计算值,吾抵消效应;SPS含量大于80%时,则呈协同效应,拉伸强度协同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共混组分间离子交 形成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共  相似文献   

12.
用WAXS和SAXS研究了PC/PET/EPDM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C,EPDM导致PET的晶片厚度、非晶层厚度及长周期增加,但不影响晶胞尺寸及夹角。该共混体系为晶区与非晶区界面分明的两相体系。  相似文献   

13.
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稳定性也较聚苯乙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扫描电镜观察聚碳酸酯(PC)缺口冲击破坏断面形态。结果表明,断面形态主要包括平滑面、放射线条纹和带三种。放射线条纹具有金属断口似的“放射剪切花样”和“河流花样”,还有“色骨花样”和“蝴蝶翅花样”。放射线条纹基本上是以撕裂台阶形式呈位错逐段连接起来的。位于裂源区和放射线区的带的微观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银纹和裂纹的不连续增长带。  相似文献   

15.
温度敏感性共聚凝胶polyNIPAAm/X辐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辐射共聚方法制备了以NIPAAm为主要单体成分,分别含酸性单体AAc、中性单体N-vp、AAm和碱性单体4-vp 的共聚水凝胶,并给出了其最佳合成条件。产物性质测定表明它们均具温度敏感性和适宜的物理性能,其中poly(NIPAAm/AAc) 还具pH敏感性,在pH=11时最大溶胀比约为350倍。用上述共聚水凝胶对稀水溶液中UO22+离子进行浓集、分离的初探,结果表明只有poly(NIPAAm/AAc) 能有效浓集稀水溶液中的UO22+离子,并讨论了浓集条件和浓集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有机硅的“有机-无机”双重特性的作用,研究用反应性有机硅改性其它高分子材料,以聚硅氧烷大分子单体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硅氧烷规整接枝共聚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用接触角测量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共聚物在不同基材上成膜的表面和界面组成及相分离程度.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呈现典型的层状相分离结构;PDMS在膜表面实现最大限度地富集,且对不同界面其富集程度不同;接枝共聚物的表面疏水性随着PDMS链长的增加而增加,且当PDMS含量增加时,呈现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聚苯胺/聚苯乙烯共混膜的形态结构与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三氯甲烷和水为反应介质,十二烷基苯磺酸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进行乳液聚合,得到可溶性聚苯胺。将聚苯胺、聚苯乙烯共溶于二甲苯后制成共混膜,用广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分析了共混膜的相形态。结果表明:聚苯胺/聚苯乙烯为不相容体系,在聚苯胺含量低时,聚苯胺以多粒子分散相存在,此时共混膜电导率低,但随聚苯胺质量分数增加电导率迅速增大;在聚苯胺质量分数达到某一阀值(7.5%)后,聚苯胺开始形成连续相,此时共混膜电导率相对较大,但电导率随聚苯胺质量分数而增大的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PP-g-GMA对PP/PA6(羧端基尼龙)共混物的反应增容作用及其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反应增容与非反应增容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PP-g-GMA对PP/PA6共混物具有显著的反应增容作用,并且增容效果优于PP-g-MAH的非反应增容效果;PP-g-GMA的反应增容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远大于PP-g-MAH的非反应增容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来酸酐和聚乙烯的接枝反应及与硅灰石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甲苯溶剂中以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马来酸酐单体和聚乙烯的接枝共聚反应。用正交设计方案探讨接枝度受单体、溶剂、引发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的规律,并用红外光谱证实接枝物的存在。然后将接枝物与硅灰石进行共混,考察接枝度及硅灰石填充量对抗张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