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以南京大学医学院1997年7月至2003年3月间收治的70例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患的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体感诱发电位在该病早期的诊断价值,对70例患进行双侧上下肢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70例患中胫后神经SEPs检查有24例(34.3%)异常,其中Chiari畸形组2例,脊髓空洞组7例,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组15例,70例患中正中神经SEPs检查有15例(21.4%)异常,其中Chiari畸形组1例,脊髓空洞组4例,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组10例,胫后神经SEPs检查较正中神经SEPs更为敏感.常规SEPs能反应深感觉障碍,提示疾病的病损程度,但对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的早期诊断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2.
章圆 《科技信息》2012,(29):467-467
颅内压(intracmnial pressure,ICP)即颅腔内压力,临床上在枕骨大孔区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无梗阻的情况下,常以侧卧位时腰穿的脑脊液压为代表.也可通过穿刺小脑延髓池侧脑室测脑脊液压。正常成人的ICP为0.8—1.8kPa(80—180mmH2O).持续保持在2.0kPa(200mmH2O)以上即为颅内高压。颅内压监测是神经外科极为重要的监护内容,颅内压监护探头植入是监测颅内压最准确、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小脑肿瘤切除术是采用后颅窝正中切口入路,但对于小脑山顶及上蚓部的肿瘤,由于其深在的解剖位置及复杂的血管结构,此入路操作上确有困难且损伤较大。我院近年来根据MRI的表现,采用了枕下—小脑天幕上入路切除小脑山顶及上蚓部肿瘤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4.
探讨和总结根据空洞内外压力差用T型管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或脊髓空洞-腹腔分流术式的疗效。对28例患者术中分别测定空洞内外压力后,其中21例用T型管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7例用T型管行脊髓空洞-腹腔分流术。对本组的28例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随访,随访期为3个月至4年(平均1.9年)。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为84.8%;影像学随访发现脊髓空洞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9例完全消失,19例缩小,分流有效率为100%。因此得出结论:根据空洞内外压力差决定对脊髓空洞的分流方式是合理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2岁,因双下肢进行性乏力4个月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Ⅲ级,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侧踝阵挛阳性,无后组颅神经受压和小脑受累及颅内高压表现。MRI提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诊断明确后,在全麻下行后颅凹减压及枕大池扩大成形术,术后患者送入监护室,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双下肢进行性乏力4个月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III级,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侧踝阵挛阳性,无后组颅神经受压和小脑受累及颅内高压表现。MRI提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诊断明确后,在全麻下行后颅凹减压及枕大池扩大成形术,术后患者送入监护室,数小时后拔除麻醉插管,此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听诊肺部有喘鸣音和水泡音,血气分析显示SaO285%,吸氧后不能改善,考虑Arnold—Chiari畸形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当即行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同时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加强支持治疗,病情逐渐改善,二周后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徐鑫  胥萍 《甘肃科技纵横》2022,(7):74-77+93
目的:探讨床旁脊柱超声在新生儿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其超声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40例临床怀疑患有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超声图像。所有患儿均在腰椎穿刺前行胸腰椎超声检查。二维超声观察椎管内蛛网膜下腔内回声分布,M型超声检测脊髓有无振动性。经脑脊液检测分脑膜炎组和非脑膜炎组。对比分析脊柱超声与脑脊液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新生儿治疗后进行超声随访。结果:40例患儿中,7例脊柱超声显示椎管内蛛网膜下腔内回声改变,17例超声显示脊髓振动性减弱。最终确诊新生儿脑膜炎12例,7例脊柱超声显示椎管内蛛网膜下腔内可见点状高回声,后期随访3例患儿蛛网膜下腔内出现条带状高回声;9例脊髓的振动性会减弱。超声显示所有出现蛛网膜下腔内回声增高的患儿均确诊为脑膜炎。并且研究发现,虽然脊髓的振动性较蛛网膜下腔内回声的改变更敏感(75%VS 58.3%),但其诊断的准确性却相对于后者偏低(72.5%VS 87.5%)。结论:床旁脊柱超声在新生儿脑膜炎的诊断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鼠脑脊液抽取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的大鼠脑脊液提取的新方法。方法将大鼠头部固定与身体成大约135°角,在枕骨嵴下凹陷处进针大约0.5 cm抵达小脑延髓池,缓慢抽取大鼠脑脊液80~100μL,然后将针退出。结果成功获得脑脊液80~100μL。结论此种脑脊液提取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致脑血管痉挛兔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注血组(15只)和假手术组(15只),通过切开暴露寰枕关节间硬脊膜,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注血组穿刺枕大池注自体动脉血2 mL,假手术组则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5 d取基底动脉标本形态学观察(常规HE染色,透视电镜观察)。结果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穿刺成功率高,不易损伤脑干,动物术中存活率高,且典型脑血管痉挛模型成功建立。结论应用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可成功建立稳定、可靠的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且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生后2小时死亡,其母26岁、农民,第一胎足月分娩。大体解剖:身长35厘米(cm),眼眶变浅,眼球向前突出,面仰向天,下颏和胸连在一起,而没颈部.顶枕颈后皮肤缺损6×4cm,顶枕骨缺如,枕骨大孔扩大,颈椎融合,头颈向后。揭开头皮见厚0.5—1cm紫红色无定形团块组成的脑组织,不见正常脑皮髓质。颅底骨无明显畸形,但未见间脑及垂体。胸腔变小。肺位于胸两侧肋角处,左肺2克,右肺5克。但肺外观正常。胸腺位于颈前胸骨下重18.5克。从口咽部开始纵贯纵隔越横隔到上腹部可见15×10cm囊肿。表面灰白色,壁厚0.1cm,内含粘稠液体。横隔两边只剩0.2cm宽,与囊间有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心位于胸腔左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干预措施对结核性脑膜炎大鼠蛛网膜颗粒结构的影响,为研究结核性脑膜炎继发脑积水形成机制和药物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结核性脑膜炎模型,分为A、B、C、D组(实验组),实验A、B、C组均给予异烟肼及利福平抗结核治疗,其中B、C组分别另外经小脑延髓池注射尿激酶(B)、乌司他丁(C),D组为非治疗干预组,E组为健康空白对照组。第3周,处死大鼠,之前经小脑延髓池注入亚甲蓝定位蛛网膜颗粒,使用TUNEL法观察5组大鼠蛛网膜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差异。结果 A、B、C组蛛网膜颗粒中偶见细胞凋亡,非治疗干预D组蛛网膜颗粒中凋亡细胞增多,对照组未见凋亡。结论大鼠结核性膜炎后存在广泛的蛛网膜下腔炎症反应过程,使蛛网膜颗粒出现过度的细胞凋亡,治疗干预可能减少蛛网膜颗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可靠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探索模型鼠的护理经验,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3组(n=8)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3组(n=8)。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自体颅内血的方法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只手术不注射,在首次手术注血后3、57、d,每组各灌注处死大鼠,取其基底动脉比较基底动脉的内口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结果假手术对照组与SAH组的基底动脉的内口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在手术后3、57、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血管痉挛在第7 d达到高峰。术后进行了严格的护理。结论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自体颅内血法是可靠的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方法,有效的护理对模型的成功制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对1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的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积血和中线结构移位分别进行比较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表明:179例中并发消化道出血44例(24.6%),死亡37例(20.7%);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以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积血为最高(38.9%),其次依序为蛛网膜下腔,脑干,脑叶,小脑和局限于脑基底节区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为50%,无消化道出务的病死率为11.1%,脑出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积液是发生在小儿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 ,硬膜下积液主要是外伤后所致的疾病。现通过对 5 0例病例的临床研究分析其 CT表现 ,讨论发病机制 ,动态变化及鉴别诊断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头颅CT平扫加CTA检查,并对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颅CT平扫表现为颅内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正常8例.而CTA检查显示动脉瘤16例,动静脉畸形6例,动脉狭窄4例,动脉硬化1例,正常3例.结论:CTA可做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筛选的方法,尤其可做为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的经验并探讨其实用性及其优势.方法:对76例桥小脑角区病变采取神经内镜辅助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25例听神经瘤全切并面神经解剖保留率100%,功能保留率92%;21例表皮样囊肿及8例脑膜瘤全切除;6例半面肌痉挛治愈;9例三叉神经痛术后发作性疼痛消失;7例Meniere病治愈.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有利于保护小脑、脑干、神经和血管,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比较罕见,国内报导较少,合并小脑星状细胞瘤未见报导,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例1,女性32岁,住院号9999,因多饮多食多尿6年,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体重下降入院。高血压病史16年,平素血压22.0~24.0/13.0~160.KPa。查体:BP22.0/13.0KPa,表情焦虑,目光有神,肢端皮肤潮红,甲状腺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行走呈醉汉步态。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皮质醇,血醛固酮,尿17-OH,尿17-酮均正常。血RBC6.15×10~(12)/LHb181g/L,空腹血糖15.0mmol/L,尿糖 ,尿VMA152.2μmnol/24h,尿儿茶酚胺665μmol/24h。眼底动静脉交叉压迫征阳性。B超右肾上腺可见9.2×4.9×4.4cm不规则强回声团,有包膜,内有不规则低回声区;MRI右肾上腺区可见8.8×4.6×4.0cm中等长T_1中等长T_2信号;左小脑半球可见3.0×5.0×6.0cm中等长T_1,中等长T_2信号,边界清楚,第四脑室及脑桥区受压,小脑扁桃体下缘变尖,向下突出枕大孔9.0mm。1995年4月行小脑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小脑星状细胞瘤Ⅱ级。病理号:98163。  相似文献   

18.
DSA在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36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28例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分别采用了血管内治疗、手术夹闭和切除等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DSA极大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手术夹闭和切除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准确、安全和操作方便的特点,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宫腔镜下切除各种类型的粘膜下子宫肌瘤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点.方法经宫腔镜联合B超手术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53例,其中0型28例,Ⅰ型16例,Ⅱ型9例,肌瘤大小1~2cm4例,2~4cm18例,4~6cm30例,6~8 cm 1例.经阴道行宫腔镜电切,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各类型粘膜下子宫肌瘤均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160ml,无并发症,0~Ⅰ型术后满意率为100%,Ⅱ型为93.3%,结论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安全,可靠,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42岁,因双侧鼻塞、睡眠时打鼾5年,于2002年4月8日人院。人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正常,神经反射无阳性体征。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鼻前庭光滑,鼻中隔中度右偏,双鼻腔通气差,下鼻甲无肿大。硬腭无高拱,舌体肥大,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咽腔狭窄双侧扁桃体Ⅰ度大,软腭低垂,悬雍垂肥厚,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未见淋巴滤泡增生,腺样体萎缩,鼻咽部未见新生物。M&lt;ller试验:软腭平面狭窄最明显。PS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