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脊髓全横断术后护理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鼠脊髓全横断是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最常用的模型之一。由于脊髓全横断严重影响了实验动物的生理机能 ,术后死亡率极高。根据我们的观察 ,大鼠脊髓全横断后如不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死亡率可达60 %~ 70 %。脊髓全横断后影响实验动物存活的主要因素有 :①尿滁留 ;②泌尿系感染 ;③患肢受压水肿、褥疮。我们在实验中通过摸索及总结 ,形成一套术后护理方案 ,简单易行 ,使实验动物术后死亡率降低至1 0 %左右。1 术后一般状况及护理脊髓全横断是一种严重的创伤 ,加之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 ,因此对饲养环境及营养的要求较高。术后应注意 :保持饲…  相似文献   

2.
研究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1例,留置导尿管并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31例,实施间歇性导尿配合细节护理,评定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患者最大排尿量增多、残余尿量减少,且试验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2例(6.5%),低于对照组的9例(29.0%),差异显著(P0.05)。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性导尿配合细节护理能促进排尿、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对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性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构建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并行手术修复损伤.将40只Wistar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IGF-2组、地塞米松组,术后2、4、6、8、12周分别采用足印实验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2周进行大鼠手术侧肌...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概述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术前准备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术后护理心得。方法 选取猕猴 10 只,经股 动脉介入方法对一侧颈内动脉注射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MPTP) ,建立偏侧性帕金森病( PD) 猴模 型,在术前、术后积极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重点涉及到驯养技巧、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并发症防治及饲养管理等 方面的内容。结果 所有猕猴均成功注药,术后生存率为 80% 。结论 成熟的手术方法对模型制作固然重要,精心的护理和完善的准备却是保障动物生命安全以及术后迅速恢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术中正确的护理配合,并做好术后护理。结果 200例腹腔镜手术,除1例因胆囊癌、1例增性胆囊炎Colot角致密疤痕粘连而转开腹手术,其余均获成功,术后2~4天治愈出院。结论 合理的护理配合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探究microRNA-124a(miR-124a)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继发性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取9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建立SCI模型,随机分为3组,第1组术后仅注射生理盐水,为未治疗组;第2组术后注射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BMSCs-D-NSCs)治疗,为正常移植组;第3组术后注射携带miR-124a的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miR-124a-BMSCs-D-NSCs),为转染移植组.另选取6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假手术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的miR-124a表达情况,并对损伤灶进行显微测量计算,比较脊髓功能恢复的BBB评分情况及脊髓组织损伤大小的情况.结果显示,SCI后,脊髓组织中miR-124a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脊髓神经功能也明显降低,miR-124a-BMSCs-D-NSCs能够有效地改善SCI,减少脊髓损伤组织范围及体积,还能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前药物保留灌注膀胱降低手术切口膀胱癌种植转移率的有效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膀胱癌模型,分别获取药物处理后及生理盐水处理后的定量膀胱肿瘤组织.取部分两组处理后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两组处理后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腹壁切口种植药物处理后的肿瘤组织,对照组种植生理盐水处理后的肿瘤组织,种植后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段成瘤情况及是否可以减少膀胱癌组织在手术切口处的种植转移率.结果:种植后不同时间段切口出现可触摸肿物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大鼠例数,2周后分别为1只(3.3%)和4只(13.3%),3周后分别为4只(13.3%)和10只(33.3%),4周后分别为5只(16.6%)和16只(53.3%),观察至第6周,未再见新增转移大鼠.种植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大鼠切口肿物直径平均大小,2周后分别为0.3 cm和0.45 cm,3周后分别为0.65 cm和1.25 cm,4周后分别为1.05 cm和1.87 cm,6周后分别为1.56 cm和2.45 cm.实验组及对照组处理后肿物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67±1.63)%,(9.23±1.03)%.结论:在大鼠膀胱癌切口种植转移模型中,膀胱药物保留灌注后的肿瘤组织有较低的种植转移率.抗肿瘤药物的膀胱灌注对肿瘤的细胞及组织有杀灭作用,减少了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及组织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BMP7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进一步研究BMP7对脊髓损伤处NF200及GFAP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MP7实验组,使用Allences's打击器建立大鼠T10节段脊髓损伤模型,BMP7实验组大鼠造模成功后连续7 d于脊髓损伤处注射50 ng BMP7,对照组造模成功后连续7 d于脊髓损伤处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2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 h、3 d、1 w、2 w、4 w、8 w进行BBB评分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损伤节段脊髓组织中NF200及GFAP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在1、2、4 w及8 w时BMP7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MP7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处NF200阳性表达细胞数在造模3 d后逐渐增多,至第4 w时达到高峰,且在1、2、4 w及8 w时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MP7实验组及对照组GFAP阳性表达细胞数变化均不明显,两组间阳性细胞数差异不显著。结论 BMP7可以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BMP7可以上调脊髓损伤处NF200蛋白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9.
bFGF对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观察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SD成年大鼠40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钳夹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在实验组损伤侧受损的神经周围放入浸有bFGF的明胶海绵,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浸泡海绵置于受损神经处。以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为正常自身空白对照。术后隔日一次向损伤侧腓肠肌肌注bFGF,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3、4、5周分别对每只大鼠进行心脏灌注固定,切取脊髓腰4~6节段,恒冷箱冷冻切片,Nisl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元的形态,计算其数目,将损伤侧与正常侧比较,将bFGF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作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4、5周治疗组的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均大于对照组,且统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bFGF对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所导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死亡有保护作用,也许可能成为运动神经元新的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10.
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血管介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血管介入的配合经验。方法 协助医生对2 0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血管介入治疗,在术前、术后积极实施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模型大鼠给药成功率1 0 0 %,术后的存活率为90 %。结论 熟悉大鼠血管介入技术,加强术中的配合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提示熟练的护理配合在肝癌患者行化疗栓塞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胃肠道准备、术中正确的护理配合,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恰当的出院指导。结果80例前列腺汽化电切病人均获成功,术后4~7天治愈出院。结论合理的护理配合是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RNA干涉抑制存活素表达并诱导HeLa S3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个靶向存活素(S1,S2,S3)Survivin基因的siRNA序列,构建相应的RNA干涉载体pTet-U6-S1,pTet-U6-S2,pTet-U6-S3,将它们分别转染HeLa S3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分析转染对HeLa S3细胞内源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Survivin 3’端非编码区序列的干涉载体pTet-U6-S3转染细胞后,Survivin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抑制水平高于S1序列.与对照相比,S1,S2和S3片段对Survivin mRNA的抑制率分别是20%,12.5%和40%,对Survivin蛋白的抑制率分别是39.2%,17.0%和58.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抑制Survivin表达后,HeLa S3细胞凋亡比例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切割损伤模型,为临床脊髓不同平面损伤研究提供适宜的动物模型。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不同平面双侧半横切组(A组,n=15)、脊髓全横切组(B组,n=15)和假手术组(C组,n=15)。术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活动、进食水、排尿排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死亡情况,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功能。结果术后A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减少,53.33%大鼠出现尿潴留,40.00%大鼠于术后1~4周死亡;B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明显减少,66.67%大鼠出现尿潴留,60.00%大鼠于术后1~4周死亡;C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无明显变化,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维持最大角度值检测显示,A、B组均低于C组(P0.05),而这些评价指标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脊髓不同平面双侧半横切损伤模型大鼠尿潴留及死亡率低,行为学评价与脊髓全横切损伤模型类似,适于脊髓不同平面双侧损伤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CT断层测量评估后柱重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效果。观察2012年5月~2016年5月明确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并行后柱重建手术的30例患者的手术后的影像学效果,全部患者术前、术后行CT检查,运用CT图像处理软件将患者手术前后的椎管面积(CAC)、矢状径(APDC)、内切圆面积进行测量(ICA),并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L3-4节段的CAC、APDC、CAC由术前的(147.76±5.00mm2)、(13.14±0.70mm)、(78.75±3.77mm2)改善到术后的(291.44±13.26mm)、(15.11±0.58mm2)、(200.88±7.91mm);L4-5节段的CAC、APDC、CAC由术前的(150.86±5.62mm)、(12.85±0.71mm2)、(91.35±3.39mm)改善到术后的(297.48±11.74mm)、(15.22±0.61mm2)、(212.30±14.37mm);L5-S1节段的CAC、APDC、CAC由术前的(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访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对颈椎活动与维持手术节段稳定性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18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和混合型)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后置入Bryan人工颈椎间盘,进行定期随访,根据手术前后颈椎的动力位X线片分析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并结合病人神经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效果优9例,良5例,一般3例,差1例。手术前平均JOA评分为12分,术后平均为15.5分;手术节段前屈后伸术前运动范围12.80±5.70,术后11.20±5.40;邻近间隙术前屈伸运动范围11.90±5.80,术后11.40±4.90。术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现假体松动和移位。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安全可靠,病人恢复快,既可保持手术节段颈椎稳定,又可维持颈椎的生理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临床研究表明,不同节段骨水泥增强椎体能够有效预防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PJK),然而其中的生物力学影响尚不清楚。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基于正常人体脊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数据,通过临床手术方案构建了T10-S1骨质疏松症胸腰脊柱后路固定(Posterior Thoracolumbar Spinal Fixation, PTSF)T11-S1及PTSF分别联合T10、T11或T10&T11节段椎体骨水泥增强(Vertebral Body Cement Augmentation, VBCA)构建的PTSF+T10VBCA,PTSF+T11VBCA,PTSF+T10&T11VBCA 4种手术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骨水泥增强椎体对于预防PJK有明显效果,单节段椎体增强会产生较大的松质骨骨折风险,因此,双节段椎体增强术对PJK的预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7年6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收治行PELD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手术节段,分为3组:A组为L2-3和L3-4,B组为L4-5,C组为L5-S1。所有患者行单节段PELD手术。术前、术后3天、3个月和6个月通过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平均年龄、BMI最小,病程、住院时间和随访时间最短,Pfirrmann分级III级占68.8%,而C组IV级占48.0%,但是,三组患者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均为椎间孔入路,B组绝大部分为椎间孔入路(90.3%),而C组以椎板间入路为主(68.0%)。与其他两组相比,C组手术时间长(F=4.014, P=0.028),出血量多(F=3.645, P=0.037)。A组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没有术后复发病例,而C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0%)最高,复发概率(4.0%)也最高,B组居于两者之间(6.4%和3.2%),但是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尽管C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不如其他两组明显(F=43.483, P=0.043),尤其是术后3个月ODI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值分别为0.039和0.028)。术后6个月C组ODI评分仍然高于其他两组,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F=1.049, P=0.362)。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总体优良率为95.9%,三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χ2=5.305,P=0.070)。结论 不同椎间隙水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LD术后临床效果不同,L5-S1手术时间相对长,出血量相对多,并发症发生率相对高,且术后ODI评分改善不如其他两组明显,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周密术前计划。  相似文献   

18.
探究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81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12周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41例实施12周的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比2组膀胱功能、自主排尿时间、拔除尿管成功率。训练后,观察组膀胱最大容量高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及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排尿时间(38.65±14.78)d短于对照组(54.49±17.36)d,拔除尿管成功率75.61%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可改善膀胱功能,缩短自主排尿时间,提高拔除尿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7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对比2组膀胱功能、护理质量、并发症与生活质量。治疗后,2组患者膀胱容量及最大排尿量均较护理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残余尿量均较护理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沟通、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病房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护理管理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置于胸大肌深面进行隆乳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对两期手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负压引流管的护理、乳房包扎固定与按摩的专科护理与观察、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使3例情况特殊的隆乳受术者顺利进行了手术且术后效果满意。强调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