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前国内外给水工程中常用的源于漂白粉消毒技术的液氯、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技术,以及臭氧和紫外线等主要消毒技术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各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机理、运行特性,分析、讨论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氯系消毒技术成熟,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技术由于消毒速度快、有效时间短,可作为联合消毒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应用.另外,探讨了未来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给水工程消毒技术方案选择、减小水体消毒有害副产物浓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卫生间内滋生着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大肠杆菌、流行感冒病毒、毛霉菌,为消除这些有害菌,基于UVGI(紫外线消毒技术)原理设计了一款多功能洗漱用品除菌机.该除菌机通过紫外线消毒机构、负离子臭氧发生器、远红外加热器等部件实现杀菌、烘干功能.通过试验,证明了所研制的多功能洗漱用品除菌机除菌率达到95%以上,烘干率达到90%,从而有效实现对卫生间除菌杀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筑生活热水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对比研究了银离子、热力以及银离子-热力复合冲击消毒技术对生活热水管壁生物膜微生物的灭活效能.结果表明,银离子浓度和热水温度对管壁生物膜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灭活效果影响显著,银离子浓度和热水温度越高,管壁生物膜的微生物灭活效果越好.银离子-热力复合消毒对管壁生物膜微生物灭活效果显著好于单一的银离子消毒或热力消毒;60℃热水、0.05 mg/L银离子、消毒60 min条件下的复合冲击消毒效果已接近单一的70℃热力冲击消毒效果,消毒后生物膜变薄或脱落,生物膜结构破坏明显.银离子-热复合冲击消毒显著,提高了建筑生活热水管壁生物膜微生物灭活效果,更高效地杀灭了病原微生物,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生活热水安全消毒和水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在城镇给水工程中常用的加氯消毒技术以及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主要技术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各消毒方法的消毒特性、机理以及关于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的讨论及其适用范围。关于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减小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有害副产物及给水工程消毒技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叶卿萍  桂芳 《甘肃科技》2010,26(22):94-97
饮用水氯化消毒始于20世纪初,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氯化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灭活水中微生物的同时,能与源水中的有机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前体物反应生成对人体具有"三致"效应的氯化消毒副产物(CDBPs)。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安全性,尤其是饮用水中CDBPs的形成转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消毒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氯、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等几种消毒技术的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传统消毒工艺——氯消毒将被其他新兴消毒工艺逐步取代,并结合河南油田黄山水厂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南水北调引江原水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工艺下单独加氯、紫外线加单点加氯、紫外线加两点加氯3种消毒方式的处理效果差别。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加两点加氯消毒对控制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的生成作用明显高于单独加氯消毒和紫外线加单点氯消毒。3种不同消毒方式对引江水均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与单独加氯消毒相比,滤后水经紫外消毒环节的细菌总数有较大幅度下降。在实际生产中,推荐采用紫外线加两点加氯联合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紫外线照射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效果及光合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经紫外线照射后藻溶液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紫外线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效果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大而提高,而光合活性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加呈指数下降;在藻浓度为35×108个.L-1条件下,91.8mJ.cm-2的紫外线剂量即可对其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紫外线照射时间10min是抑制藻类生长的最佳时间;藻的浓度对紫外线灭活藻有一定影响,紫外线对高浓度藻灭活效果明显;紫外线照射对藻液的UV254影响较小,但藻液的DOC(溶解性有机碳)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按照《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对岸基测试试验的要求,采用准平行光束仪对8种淡水藻辐射,黑暗环境培养5d,确定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紫外线对它们的灭活效果及特点.结果表明,紫外线法对梅尼小环藻、谷皮菱形藻、小球衣藻和铜绿微囊藻具有一定的灭活效果,灭活率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小剂量的紫外线会刺激镰形纤维藻和斜生栅藻细胞生长,在剂量大于300 mJ·cm-2时藻细胞的数量开始缓慢减少;剂量小于400 mJ·cm-2时对钝脆杆藻和卵形隐藻没有灭活效果.紫外线对淡水藻的灭活效果较差.藻细胞个体大小不是影响紫外线灭活效果的原因,藻的种类、藻细胞壁的有无及其成分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不同灭活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中隐孢子虫的紫外线灭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隐孢子虫的生活形态以及隐孢子虫病的传播情况,通过对欧美等国爆发的隐孢子虫病的分析,指出传统的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侵入水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应该对现有的处理系统进行改造.紫外线灭活隐孢子虫研究的进展情况表明,紫外线对其的灭活率达到99%和99.99%时,紫外线剂量分别为11mJ/cm^2和19mJ/cm^2.最后建议确定简单合理的检测方法,并加强紫外线灭活污水中隐孢子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书是《生态学研究》的170卷,介绍了植物分子基因组技术在植物生态毒理学和植物生态学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进展为植物适合度、种群动态和进化的新机制研究,以及植物育种和可持续农业的新的可能性铺平了道路。本书的主题包括:分子生态毒理学的内涵和外延:信号物质、在防御病原体、外来活性物质、臭氧、紫外线和其他环境压力中涉及的酶和基因;土壤细胞对植物信号传导的操纵。  相似文献   

12.
把两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_1、S_2的原生质体分别用紫外线(U.V)和碘乙酰胺灭活或只用紫外线灭活,经PEG诱导融合后,在完全培养基上得到了融合子。融合频率为(0.98-2.13)×10~(-7)。融合子的细胞形态、DNA含量等都和亲株有明显差别,并在生产特性上有某些改进。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消毒灯和臭氧空气消毒机在屏障设施物体表面消毒、水的消毒、空气消毒除臭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除臭的原理,分析了影响消毒效果的众多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重视"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加强职业防护,并提出在屏障设施如何正确使用紫外线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紫外线消毒工艺的消毒机理,主要分析了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并提出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紫外消毒技术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的紫外线消毒系统,包括其原理、特点,系统组成和主要参数等,并对其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超声混频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无损检测手段,能够灵活地进行波型转换、选择入射频率、调整混频的传播方向和调整混合区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检测方法灵活度高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主要针对体波混合和Lamb波混合的情形,梳理了该技术的理论成果和应用现状;然后,阐述了三阶非线性下混频技术的新成果;最后,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于中国古代玉器质地鉴测和溯源中的无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法(PIXE)、X射线衍射法(XRD)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LRS)是应用于科技考古研究中的三种无损分析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整件玉器的无损伤研究.首先介绍了三种无损分析方法的原理、进展和应用,并对透闪石一阳起石型、蛇纹石型、长石型、青金石和绿松石这五种常见玉石进行了无损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出土于河南安阳市殷墟和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的156件完整玉器进行了成分、矿相和结构的无损测试,初步研讨了它们的质地和来源.  相似文献   

18.
王敏 《科技资讯》2009,(11):114-114
本文结合城市污水消毒的必要性以及目前采用消毒方法的现状,介绍了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强紫外线辐射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薄膜烘箱试验、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的压力老化试验(PAV)和人工强紫外线光照射试验,对沥青路用性能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SHRP的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指标分析,发现紫外线光老化与热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在指标上有所不同,从影响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延度和劲度模量这两项指标来说,紫外线光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远大于PAV热老化.这对于西部强紫外线辐射地区研究防止沥青路面过早老化和损害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喷嘴对·OH进行载体喷雾定量杀菌实验,研究·OH的衰减程度及其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的灭活作用;并通过测定不同浓度.OH对细菌作用后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量和蛋白质漏出量,研究了.OH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细胞损伤的情况.结果表明:应用椎型喷嘴(孔径3.18 mm,水压0.49 MPa)和扇型扇形喷嘴(孔径3.57 mm,水压0.63 MPa)喷雾后的雾滴粒径可以有效地降低.OH衰减,对有害细菌的杀灭率都可达到《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