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5~7周龄SD和Wistar大鼠主要脏器系数及体尺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5~7周龄SD和Wistar大鼠体重、脏器、肠道及体尺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对动物禁食12 h,称量动物体重后,采用45 mg/kg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处死动物。首先用直尺测量动物的头长、体长、尾长,然后对动物进行解剖,称量各组织脏器的重量,并对小肠、盲肠、回肠、直肠及全长进行测量。结果对于SD大鼠而言,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脑、睾丸及卵巢脏器系数表现为第7周与第5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于Wistar大鼠而言,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腺及脑脏器系数表现为第6、7周与第5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雄性Wistar大鼠的小肠、盲肠、结肠、直肠表现为第7周与第5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SD大鼠头长和体长表现为第6、7周与第5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Wistar大鼠的头长、体长及尾长都表现为第67、周与第5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5~7周龄SD和Wistar大鼠的脏器系数、消化道长度及体尺在不同周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的品系、不同性别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不同饲养周期和不同性别的 SPF 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的部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生物学差异,建立不同品系及不同饲养周期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5 ~ 6 周龄 SPF 级 SD 大鼠与Wistar 大鼠各 300 只,雌雄各半,饲养于屏障环境中,随机分为饲养 4 周组、12 周组及 24 周组,并饲养相应的周数。用全自动血细胞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SD 大鼠在 12 周组雌鼠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白细胞计数( WBC)总数显著高于 4 周组大鼠( P<0. 01) ,12 周组雄鼠的 WBC 总数高于 4 周组大鼠(P<0. 05),4 周组和 12 周组的雌鼠 WBC总数低于雄鼠( P < 0. 05)。 不同饲养周期和性别的 Wistar 大鼠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 05)。 SD 大鼠 4 周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高于 12 周组及 24 周组(P<0. 01),且 4 周组雌鼠 ALP 低于雄鼠(P<0. 05),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鼠 ALP 显著低于雄鼠(P<0. 01);12 周组和 24 周组 SD 大鼠的甘油三酯( TG)均高于 4 周组(P<0. 05)。 Wistar 雌性大鼠 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 ALP 均显著高于 4 周组( P< 0. 01),12 周组雄鼠ALP 高于 4 周组(P<0. 05)。 4 周组和 24 周组 Wistar 雌鼠 ALP 显著高于雄鼠( P<0. 01),12 周组雌鼠 ALP 高于雄鼠(P<0. 05)。 结论 不同饲养周期、不同性别及不同品系的 SPF 级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正> 人类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很强的遗传因素。利用实验大鼠和小鼠进行的遗传选择实验已经反复地表明,血压是一个多基因性状,能对遗传选择做出反应。现已培育出了遗传上具有高血压性状的几个不同品系的大鼠和小鼠及具有正常血压的品系。可除了积累一些有效的生化和生理数据外,人们却很少注意去识别血压调节基因。测定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技术使得识别控制不同品系实验动物血压差异基因组成为可能。由于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4.
在 25℃ 下测定了 60 尾雌雄各半、不同大小的孔雀鱼( Poeciliareticulata )的静止代谢率( Restingmetabolicrate )。结果表明:雄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 0.16~1.15g )静止代谢率范围为 0.03~0.37mg · h-1 ;雌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 0.16~2.13g )静止代谢率的范为 0.03~0.44mg · h-1 。协方差分析表明,孔雀鱼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 <0.05 ),性别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和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无交互作用。孔雀鱼的个体静止代谢率( A )与体质量( M )的关系可表示为:ln A =0.858ln M -0.643 ( r2 =0.726 ,n =60 , p <0.05 )。结果提示,尽管孔雀鱼发育非常迅速,但代谢尺度指数仍在文献报道范围内,体质量与代谢率的关系并无特殊性;孔雀鱼的特定体质量静止代谢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鱼类,这可能与该鱼世代周期短、进化速度快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替硝唑为模型药物,比较其经BALB/c裸小鼠和SD大鼠透皮吸收及贮库效应的差异。方法在离体透皮吸收实验装置上,测定不同时间替硝唑经两种皮肤的透过量,并测定各自的贮库效应。结果透皮吸收和贮库效应的研究表明,BALB/c裸小鼠对替硝唑的透皮速率比SD大鼠显著增加(P<0.01)。结论BALB/c裸小鼠比SD大鼠更适合用于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相似文献   

6.
在25℃下测定了60尾雌雄各半、不同大小的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结果表明:雄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0.16~1.15g)静止代谢率范围为0.03~0.37 mg·h~(-1);雌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0.16~2.13g)静止代谢率的范围为0.03~0.44mg·h~(-1)。协方差分析表明,孔雀鱼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和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无交互作用。孔雀鱼的个体静止代谢率(A)与体质量(M)的关系可表示为:ln A=0.858ln M-0.643(r2=0.726,n=60,p0.05)。结果提示,尽管孔雀鱼发育非常迅速,但代谢尺度指数仍在文献报道范围内,体质量与代谢率的关系并无特殊性;孔雀鱼的特定体质量静止代谢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鱼类,这可能与该鱼世代周期短、进化速度快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脂肪乳诱导SD大鼠与昆明种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对比研究,以期为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降脂药物的研发提供动物疾病模型选择的依据。方法 通过脂肪乳分别对昆明种小鼠及SD大鼠灌胃2周和4周诱导高脂血症模型,检测动物血脂4项(TG、TC、LDL-C、HDL-C)、肝脂(TG、TC)及肝组织病变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昆明种小鼠脂肪乳灌胃2周,血脂无明显变化;灌胃4周,可见肝组织出现轻度病理损伤,但血脂和肝脂仍无明显变化。SD大鼠脂肪乳灌胃2周,血清TC、LDL-C明显升高(P<0.001、P<0.01),HDL-C明显降低(P<0.001),TG无明显变化;脂肪乳灌胃4周,大鼠血清TG、TC、LDL-C明显升高(P<0.001、P<0.01),HDL-C明显降低(P<0.001),并可见肝脏明显肿大,颜色发白,肝组织病变程度较重,有明显的脂肪空泡出现。结论 脂肪乳灌胃4周诱导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06年~2008年北京地区普通Beagle犬、大耳白兔和清洁以上大鼠(Wistar和SD品系)、小鼠(KM和ICR品系)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抽检结果进行分析,为实验动物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现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抽检动物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结果普通Beagle犬的质量虽在逐渐提高,但体外寄生虫时有检出;普通大耳白兔体外寄生虫的携带较为普遍;清洁大鼠和小鼠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基本合格,但有体内寄生虫的阳性样本;SPF级大鼠和小鼠的供应数量较少,尚不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建议有关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加强普通动物的防疫工作,同时改进饲养管理水平,以有效避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加强清洁动物的净化及物料的消毒工作,以确保清洁动物的质量合格、稳定;进一步提高实验动物的净化水平并扩大SPF动物的生产规模,以充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采用无菌手术在颅骨上固定铜块的方法,探查了不同负重对大鼠明暗辨别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如下:轻体质量负重20 g组(大鼠体质量为180~220 g,n=10)行为习得所需训练次数为88.30±6.93,明显大于对照组(59.40±10.90次);轻体质量负重15 g组(n=10)行为习得所需训练次数为60.20±9.34,与轻体质量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重体质量负重20 g组(大鼠体质量为260~300 g,n=8)行为习得所需训练次数为83.88±5.41次,与重体质量对照组的65.13±6.05次相比差异极显著,而与轻体质量负重20 g组相比差异则不显著.实验结果提示:一定程度的负重影响动物的学习能力,且这种影响与负重率无关;质量在15 g以下的脑电遥测装置是可以用于大鼠的行为习得过程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断尾采血涂片方法,对西洞庭湖区常德市的野生黄鳝感染鳝锥体虫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以2005年12月份的感染率最高,为76.7%;2006年4月、5月的感染率较低,分别为30.0%、36.7%;感染强度都不大,在10×10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内一般为1~2个、最多为4个虫;体长30~35 cm黄鳝的感染率最低(31.3%),50 cm以上的黄鳝最高(80.0%),体质量30~45 g黄鳝的感染率最低(20.7%),体质量小于15 g的黄鳝最高(77.8%);不同性别和不同体色黄鳝的感染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鳝锥体虫的感染对黄鳝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研究高脂饮食对生长期大鼠体质量和骨质量的影响。 方法 24 只 21 日龄 SD 大鼠随机分为普食组和高脂组,n = 12,雌雄各半。 两组大鼠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 6 周后,测量体质量以及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Micro-CT)扫描右侧股骨,比较两组大鼠体质量和骨质量的变化。 结果 喂养 6 周后,与普食组比较,高脂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且雄性大鼠体质量的增长速度高于雌性;骨密度( BMD) 降低,但仅在雌性大鼠中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骨体积分数( BV / TV)及骨表面积骨体积比( BS / TV) 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骨小梁间隙( Tb. Sp)增加,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 骨表面积体积比( BS / BV) 和骨小梁厚度( Tb. Th)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 P>0. 05) 。 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的生长期肥胖大鼠,雄性更适合作为肥胖模型动物,而雌性肥胖大鼠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形成骨量整体性缺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PF级大鼠、小鼠在标准IVC饲养系统笼盒内玉米芯垫料的合理使用量。方法 在国标要求的饲养密度上限条件下,小鼠笼盒和大鼠笼盒的玉米芯垫料按照低、中、高3组不同使用量,每3 d分别记录大鼠和小鼠的体重、采食量、粪便量,并对垫料洁净度进行评分,持续21 d。结果 21 d内大鼠和小鼠3组间体质量、采食量、粪便量无统计学差异,小鼠垫料洁净度低垫料组第12天之后与高垫料组差异显著(P<0.001),中垫料组第9天之后与高垫料组差异显著(P<0.05)。大鼠垫料洁净度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标准IVC系统饲养条件下,换笼周期为7 d时,小鼠笼盒垫料使用量为100 g,大鼠笼盒垫料使用量为400 g,随换笼周期延长,垫料使用量需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可靠、成功率高的大鼠活体肺功能检测方法。方法 校准小动物活体肺功能检测系统后,大鼠气管插管,检测肺功能各项指标,观察检测过程中外界环境变化、大鼠体质量改变对肺功能参数的影响。结果 外界的气流变化、震动因素会影响压力传感器,引起波形波动;体质量较大的大鼠(340~370)g功能残气量(FRC)、动态肺顺应性(Cdyn)、第100毫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0)、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均显著高于体质量较小大鼠(280~300)g,体质量对吸气阻力(RI)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成功建立了简便可靠的大鼠活体肺功能检测方法;大鼠活体肺功能检测中要确保环境的稳定以及大鼠体质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生长时期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适于大菱鲆人工选育的主要测量指标。【方法】应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菱鲆6月龄幼鱼及14月龄成鱼全长(TL)、体长(BL)、头长(HL)、体高(BD)、尾柄宽(THH)、体厚(BW)和体质量(BM)7个性状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曲线拟合分析获得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最佳拟合模型。【结果】不同生长时期,大菱鲆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6月龄阶段,全长(TL)、体高(BD)、体厚(BW)、头长(HL)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14月龄阶段,全长(TL)、体厚(BW)、尾柄宽(THH)的直接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并建立2个生长时期不同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6月龄阶段,进入回归方程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BM)的最优曲线拟合模型均为线性函数模型;14月龄阶段,进入回归方程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BM)的最优曲线拟合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结论】不同时期,影响大菱鲆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不同,且各形态性状对大菱鲆体质量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适用的最优拟合模型也不同。建议将全长(TL)(6~14月龄)作为幼鱼与成鱼阶段的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同时幼鱼阶段辅以体高(BD)、体厚(BW)和头长(HL)作为参考性状,成鱼阶段辅以体厚(BW)和尾柄宽(THH)为参考性状,从而有效提高大菱鲆的选育效率,为大菱鲆选育提供测量指标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比较博来霉素和内毒素诱导ICR、C57BL/6两个品系小鼠的肺纤维化程度,从而建立合适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方法 分别将ICR、C57BL/6两个品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内毒素组。博来霉素组向气管注射博来霉素(5 mg/kg体质量),内毒素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40 EU/kg体质量),对照组气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个品系的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内毒素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各处死8只,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小鼠肺系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个品系的博来霉素组和内毒素组的肺系数、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C57BL/6小鼠对博来霉素和内毒素更敏感。博来霉素、内毒素均能够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来探索不同频段音频对于SD大鼠消化系统的影响,探究大鼠消化系统受音频刺激后的响应规律,为中医五音理论和音乐疗法提供现代科学实验支撑.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宫组、角组和徵组.以70dB相应的中医五音特征音频对宫组、角组、徵组SD大鼠保持24h不间断地刺激,持续28d,观察统计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及小肠推进率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实验前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数据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音频刺激开始后22~28d宫组间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增加,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组、徵组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在6~18d增长放缓,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组与角组、徵组相比体质量6~28d增加,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组、角组、徵组与对照组相比进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组、角组、徵组与对照组相比饮水量2~28d增加,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28d小肠推进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音频刺激会影响大鼠体质量增长与饮水量,但对进食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大鼠对音频刺激具有适应性,长期处于稳定的高分贝音频环境并不会显著改变肠蠕动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三种常用麻醉药阿佛丁、水合氯醛、乌拉坦的麻醉效果,探索最适合于C57BL/6J品系小鼠的麻醉方法。方法三种麻醉药物分别以剂量梯度对C57BL/6J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比较不同剂量下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深度、麻醉维持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阿佛丁(1.2%)以0.60~0.65mL/20g剂量效果最好,水合氯醛(4%)以0.20mL/20g剂量效果较好,乌拉坦不适用于C57BL/6J小鼠的麻醉实验。结论腹腔注射阿佛丁(0.60mL/20g)和水合氯醛(0.20mL/20g)是适合于C57BL/6J品系小鼠全身麻醉的起效时间最短,维持时间和麻醉深度适度,死亡率为0,麻醉效果较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常规饲料添加蛋黄和花生米的方法诱发建立雄性SD营养性肥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30只4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饲喂正常饲料并添加鸡蛋黄及花生米,饲喂2周后实验组剔除肥胖抵抗大鼠,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大鼠饲喂8周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并计算Lee's指数,禁食12 h后处死,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饲喂8周后,体质量达到526.6±46.4 g,对照组大鼠体质量为415.6±33.7 g,实验组大鼠体质量超过对照组体质量26.7%;实验组的Lee's指数为330.0±8.2,对照组Lee's指数为307.0±6.6(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大鼠的血清TG均值为2.16±0.17 mmol/L、TC均值为1.40±0.34 mmol/L,对照组血清TG均值为1.66±0.11 mmol/L,TC均值为0.82±0.13 mmol/L,两组大鼠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肝脏均出现脂肪样变。结论 4周龄SD雄性大鼠采用正常饲料并添加鸡蛋黄及花生米的方法能稳定成功地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大鳍鳠成鱼静止代谢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2001年6月至2001年7月,采用封闭式呼吸仪,在27.5℃水温下测定了24尾采集于嘉陵江的大鳍鳠成鱼(体质量范围为52.5~149.6 g)的静止代谢率,其中雄鱼11尾,平均体质量(93.8士7.8)g;性腺发育到Ⅱ和Ⅲ期的雌鱼8尾,平均体质量(80.2±7.8)g;性腺发育到Ⅳ期雌鱼5尾,平均体质量(115.6±6.6)g.大鳍鳠静止代谢率与性腺成熟系数相关不显著,与体质量显著相关,相关关系为M=e4.711m0.80.根据该方程的体质量指数(0.80),以实验鱼的平均体质量为标准体质量对各实验鱼的代谢率进行调整,得到雄鱼和Ⅱ,Ⅲ期雌鱼及Ⅳ期雌鱼的标准体质量代谢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74.5±9.9),(182.7±9.7),(191.4±9.6)mg/kg.h.性腺发育到Ⅳ期雌鱼的标准体质量代谢率高于发育到Ⅱ和Ⅲ期雌鱼的标准体质量代谢率,但统计检验表明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鱼间静止代谢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还对影响大鳍鳠成鱼静止代谢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失败原因探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备中的失败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健康Wistar大鼠 ,线栓法制备MCAO(middlecerebralocclusion)模型 ,利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TTC染色判定梗死是否成功。结果 夏季的大鼠梗死成活明显高于冬春季 (P <0 0 5 ) ;体重在 2 70~ 2 80g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体重的 (P <0 0 5 ) ;雌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P >0 0 5 ) ;插入长度小于 1 8cm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插入长度为大于 1 8cm的 (P <0 0 5 ) ;而麻醉也影响模型成功与否 ;还未发现有明显原因而死亡的大鼠。结论 最理想大鼠脑梗死模型制备是在夏季 ,体重 2 70~ 2 80g ,插线长度小于 1 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