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姜成师  武芳琴 《太原科技》2001,(2):27-27,29
详细介绍了发送“N 1”冗余方式和接收“1 1”冗余方式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它们在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中的运用,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探讨的话题都是基于零售图书市场的。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引发出版业对购买者消费心理行为的重视。该文依据“5W”和“1H”框架,从购买者的购买动机、购买角色、购买场所、购买时机、引发购买的本质因素、购买过程等几个方面研究图书购买音的消费行为。然后基于对购买者行为的分析结果,站在出版业人员的角度,提出出版业针对图书市场的微观层面的竞争策略,并指出对图书市场购买者行为分析的本意和宗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时经济合作的影响,在全球多边层次、亚太区域层次、东亚次区域等层次,从法律分析的角度提出了“3 1”模式与双轨制结合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4.
洞口方言的介词“帮1”、“等1”、“跟1”、“替1”和“捉1”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给予句式“N1XN2VN3”和“N1V1N3XN2V2P”,它们的句法特征和语言地位决定了五个介词不占竞争优势而处于消亡阶段。五个介词语义、语法功能的产生有三种模式:“替1”、“帮1”和“跟1”源于句式的重新分析;“等1”的虚化历程为“等待”→“容让”、“听任”→“给予”;“捉1”源于“把1”的词义渗透。  相似文献   

5.
介绍国脉信息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思路及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3+1”人才培养模式中自主学习课程的内涵、开设形式、实施详例,以此来阐述自主学习课程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力求通过实施自主学习,解决“3+1”人才培养模式学时少,内容多的问题,提出自主学习课程既提高了通信工程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又深化了学生毕业设计中联系实际的程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字词语义古今传承的角度理清了“淘1”与“掏”的语义,修正并完善了“淘1”的义项③;辨析了“淘1”与“掏”的异同;分析了这两个词的注释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方案;最后替现代语文辞书重新构拟了这两个词的注释。  相似文献   

7.
赫甦 《奇闻怪事》2007,(3):39-39,38
教师面对一时的问题,因不善于“冷”处理,在“恨铁不成钢”心理下,会对学生进行“训斥”、甚至“挖苦”,将本应是“春风拂面”式的“引导”,变成了“熊熊大火”式的“烘烤”,于是,“理解”和“信任”就化成“娴”随风而去,“感情”和“友谊”则成“灰”而无处可寻,由此,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不再,相互抱怨之声连连,“教学相长”和“师生双赢”也就停留在“理想”上了。此情,如不及时解决,不用说什么教育教学效果,恐怕连起码的“师生情义”都无法建立,最终,学生“情商”的培养就会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晖 《科技信息》2008,(16):56-56
在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的发展中,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的作用,是一个大的艺术研究课题。过去我们一向对于油画受着中国社会变革形势的制约这个它律性问题都予重视;相形之下,对于民族文化以下这个方面(也可以看作艺术的它律性方面之一)却比较忽视一些。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中西绘画比较方面注意有所学习,但是把问题提到文化心理特片这个更宽层次上面来却很晚才注意到。中国油画家还必须在前者的基础上融会东方文化审美意识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关注当代社会和人的生命价值,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和体验这门传统绘画艺术并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的理论思考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境”、“象”为主要思考方向的唐代,一是从宋代到清代以“情”与“景”的关系来探讨意境。这两个阶段的理论话语表述以及相联系的内在思维有显在的差异,同时,这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又呈某种可然性。  相似文献   

10.
高晓明  黄媚丽 《科技信息》2008,(13):112-112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源泉,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经过激烈的投标市场竞争,施工企业承揽到工程项目后,如何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特别是有效的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获取较好的利润,是企业能否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该做一个怎样的语文教师?我认为,课堂是学生展露锋芒的舞台,我们应愿做“懒”老师,甘做“笨”老师,学做“矮”老师,并具“三心二意”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诗三百在董仲舒阐述春秋大义的过程中主要发挥“达意”、“正言”的作用。基于此,董仲舒提出“以诗为天下法”的诗学观点,但在“知天’’的问题上拒斥了诗和诗人,主张“知天,诗人之所难也”。同时,《诗》、《春秋》在董仲舒阐释哲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共同的困境,由此提出“诗无达诂”、“春秋无达辞”等理论命题。在现实政治的情境中,“知天”的问题非但是诗人所难,董仲舒本人也是难以把握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礼乐”四字精神,最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规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要求我们兼容并储多种观点,相互吸取各自长处;“礼”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自由,并在社会上讲究道德精神文明;“乐”要求我们在家庭、邻里、同事、同道和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生活。新世纪中国的未来社会,就是耸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和礼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荀子的人性论不能很好地说明礼义法度的来源问题。荀子在《解蔽》篇中系统阐述了“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心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虚壹而静”之后就可以对道有发现和把握的能力。虽然“心”与“道”关系确立的前提是“心”的“大清明”状态,但是,这不代表人人都可以见道,只有圣人对道才有所理解。但是,这至少可以在理论上为礼仪法度的来源提供说明。同时,荀子承认“心”对于道有学习和接受能力。由此开始,圣人施教,后天之“伪”就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艳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8):128-130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入校时英语成绩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这对大学英语教学形成了挑战。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i+1”理论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按学生英语水平分层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地备课施教,并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象”、“意”、“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影响了整个古代文论。本文即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简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周文 《奇闻怪事》2009,(2):116-116
“白骨精”、“北夫荒”、“蛋白质”是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背景下,利用缩略法创造的新词。从词语修辞的角度来看,起初的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逐渐为受众所接受和理解时,表示特定意义的引号就逐渐失去了标志功能,它们的意义就会逐渐固化为一个新的义项。这在词汇学上称为“词义异变”。当然,这些流行新语也需要语言的使用者进行必要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过份热衷于功名利禄.向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不为精神上的提高,只为满足自己身体官能的需要,以至人性扭曲,人格沦丧。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过份开采自然.大肆掠夺资源,破坏了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的和谐.打破了生态平衡。凡此种种,笔认为提倡老子之哲学精神,提倡其“无为而无不为”和万物一体的思想,乃是时代所迫,当世所急。  相似文献   

19.
太谷话里的动态助词“来”“呀”“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呀”表示将来的,“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十七年文学特别是革命历史小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发挥了其合法性论证以及教育群众、打击敌人的政治性功能。然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只能通过革命历史小说的文学创作才能体现。因此,其无法回避的就是文化资源的选择、吸收以及转化的问题。而传统武侠小说自然纳入了它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