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平瑞峰  田均举 《科技信息》2009,(29):I0586-I0586,I0579
结合新建温福铁路(福建段)站前工程DK117+153.6~DK117+170段地下水路堑采用的小导管注浆处理软基,探讨小导管施工的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锚喷支护及小导管注浆在隧道塌方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辅助支护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的机理、参数设计进行研究,并以环山坪隧道塌方段为例,对塌方段原设计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深入分析围岩内空收敛变形监测数据.研究表明:合理的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方案能改善围岩的受力状态,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为安全的度过隧道塌方段提供保障,同时,也说明了隧道监控量测能反映围岩的变形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护方案效果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3.
朱建平 《甘肃科技》2010,26(1):145-146,195
大通山隧道在掘进至斜井正洞DK24+930~+967时拱顶右侧5m以上出现断层滑面突发涌水,砂岩、泥质粉砂岩因强富水形成碎石散体带诱发冒顶大塌方设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郭靖 《科技咨询导报》2011,(31):126-126
新建某隧道DK38+100~DK38+125为浅埋段,施工至DK38+110里程时发生塌方冒顶,本文从地质和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塌方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为出现类似工程问题的隧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山区深埋隧道塌方机理,以乐西高速大凉山2号隧道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模拟塌方段围岩稳定性,对隧道塌方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处治措施,并通过现场监测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段处于泥砂岩地层与灰岩地层交界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松散破碎,裂隙水的渗流使围岩稳定性降低导致隧道塌方;塌方段拱顶沉降量为177.02 mm,拱腰水平收敛量为68.21 mm,围岩变形量较大;围岩塑性区出现在上中台阶掌子面,应变最大值为3.027×10-2,将发生塑性破坏。采用大管棚+双层超前小导管补强支护对塌方段进行加固,处治效果良好,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马家坡隧道出口,在开挖DK118+880掌子面里程桩号,出现涌水、流砂时,采取“堵”和“排”相结合的原则,并且打超前注浆小导管进行处理的技术。提出了在黄土隧道砂质黄土中出现流砂时的处理方案、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河南洛南高速公路上台隧道软弱围岩段塌方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中采用长大管棚钻进、超前小导管注浆、CRD法施工等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破碎围岩隧道开挖小导管高压注浆机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导管高压注浆法是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施工采用的一种超前支护技术.本文以河北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出口浅埋破碎段为例,对小导管高压注浆法在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导管施做过程中受力机理和注浆时围岩的塑性区、位移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小导管注浆法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采用小导管高压注浆法能显著抑制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浅埋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塌方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吕伟 《科技信息》2011,(5):I0280-I0280
本文以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奉节至云阳高速公路项目B17合同段侨梨湾隧道塌方为例,从加固措施、塌方段千刀期支护施工、泵注混凝土填充、小导管注浆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一般隧道塌方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神延铁路羊马河隧道DK437 600~DK437 682长82m、七楞山隧道DK428 550~DK428 471长79m的软塑状黄土、羊马河隧道DK438 349~ 380长31m土质隧道塌方段的施工,总结了小管棚结合管桩快速通过软塑状土质隧道及土质隧道塌方地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
复杂地质条件下导流洞围岩塌方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面积隧洞塌方区段,采用复喷混凝土、加强临时支撑、临时混凝土和永久混凝土浇筑相结合等综合措施,先对坍方影响段锁口处理,再利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固结设计隧洞断面外围岩、钢支撑支护、小进尺开挖、混凝土回填塌方空腔等多种方式,治理破碎围岩塌方,处理对策是有效的.上述综合措施处理围岩塌方时间短,效果好,可供条件相似的隧洞塌方处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隧道塌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次塌方由于隧道周边岩体破碎、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围岩为全风化性为主,围岩整体性极差;存在明显的地形偏压;加上地下溶洞水的作用,引起上部岩体应力平衡被破坏,导致隧道上部失稳、坍塌。针对上述分析,我部逐步进行初支变形段处理、地表裂缝回填夯实处理,坍方段洞内处理,地表注浆加固处理等措施,成功的处理了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龚崇喜 《科技信息》2009,(29):I0574-I0574
针对新疆国道217线独山子~那拉提公路改建项目玉希莫勒盖隧道出口段K724+970-K724+965段在施工中圉岩塌方情况,结合多年隧道管路经验.谈谈对该隧道塌方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六盘山隧道概况、塌方原因、处治方法.利用大管棚中管棚嵌套技术和周边小导管作为穿越堆积体段的超前支护,通过注浆将松散的堆积体固结起来,利用大管棚支撑保护和中管棚小导管固结围岩,在轮廓线外形成一个环向刚性、柔性并用的支撑体,有效地阻止了松散体出现坍塌并成功通过塌方体.  相似文献   

15.
杨坚 《科技信息》2010,(8):314-317
宜万铁路石院子隧道位于宜昌长阳县,为双线铁路隧道,隧道最大埋设45m,隧道近平行穿越长阳背斜的北西翼,洞身为页岩,强~全风化,薄层状,表层风化为碎块状,岩体较破碎,进口段(DK84+920~DK85+110)线路右侧下方为正在施工的沪蓉西高速公路,铁路与公路中线平面相距62~103m,路肩高差14~16m,2007年2月隧道进口段下临的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开挖引起隧道上方地表产生溜滑裂隙,并逐渐发展,形成沿土石界面的浅层工程滑坡,在滑坡段地表综合整治施工中采用袖阀管注浆对该滑坡体一定范围内的围岩进行注浆加固。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袖阀管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取得了进一步的拓展,文章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袖阀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滑坡坍方地段加固围岩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王辉  刘兆满 《科技资讯》2013,(7):112-112
焦家金矿-630贯通大巷岩石极为破碎,塌方时有发生,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的塌方综合处理万法,即利用U型钢拱架对塌方区后段进行支护加固,待塌方区稳定后施工小管棚超前支护稳定塌方区,并通过小导管注浆固结塌方体形成人工假顶,控制爆破快速安全的通过塌方区.事实证明前方封堵、后方加固,对塌方区形成合围的塌方处理方法在焦家金矿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郭志强 《科技资讯》2009,(16):119-121
本文介绍了在碳质页岩隧道出现塌方时,通过地表加固和隧道内长大管棚注浆,来达到内外兼治的目的,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配合,重新开挖隧道塌体,以求对隧道塌方综合治理,保证施工及运营安全,并着重论述了不同岩体条件下的注浆技术及塌方体内大管棚安装技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架子头隧道洞口浅埋段左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冒顶塌方,结合地表浅埋段的地质岩性对冒顶原因进行了分析预判,通过对地表浅埋段地质补充勘察揭示了采空小煤洞是造成隧道冒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注浆加固方案;注浆加固后隧道再次施工,同时对地表以及拱顶的变形进行了及时的监控量测,结合对监控数据的分析,对地表的注浆有效的提高了隧道围岩自稳能力,使架子头隧道成功穿越冒顶坍塌地段.通过对架子头隧道冒顶处治的成功案例分析以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水库灌浆平洞施工遇软弱围岩段塌方冒顶,采用超前小导管结合U形钢支护围岩,通过注浆在平洞开挖轮廓线外形成一个环向的支撑体整体受力,有效地阻止了松散体出现坍塌,为洞身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安枫垒 《科技资讯》2013,(32):42-43
结合工程地质实际,分析了东湾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的原因,提出对塌腔体对应的支护段.塌腔破碎体、掌子面分别采取临时支撑、超前导管支护注浆等措施,并对塌坑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固结稳定以保证隧道的下步施工安全。实践表明,处治措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