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银汞合金桩核和螺纹树脂核桩在磨牙残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对122例(136颗牙)磨牙残根患者分别进行银汞合金桩核修复(65颗)和螺纹桩树脂核修复(71颗),术后随访2~4年。结果银汞合金桩核组成功率93.8%(61/65),螺纹桩树脂核组成功率88.7%(63/71),两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桩核冠用于磨牙残根修复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半切术技术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9颗大部分牙冠坏损达龈下牙根的下颌第一磨牙,行半切术技术及联冠修复,临床追踪观察1~3年,评价疗效。结果经临床疗效评价,患者能较好地行使咀嚼功能;牙龈无红肿;义齿无松动,成功率达93.3%。结论采用半切术技术保留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的修复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螺纹金属桩银汞核冠修复磨牙的临床适应症与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桩核折断、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颈缘等情况.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率仅桩核折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螺纹金属桩银汞核冠修复磨牙的临床适应症与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桩核折断、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颈缘等情况.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率仅桩核折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螺纹金属桩银汞核冠修复磨牙的临床适应症与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桩核折断、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颈缘等情况。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率仅桩核折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材料修复乳磨牙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儿110例,440个乳磨牙,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应用4种不同材料对其进行充填修复.结果经过1~2 a观察,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3M钠米树脂组修复乳磨牙龋成功率分别为61.67%,67.00%,60.63%和91.40%.结论4种材料修复乳磨牙龋各具其优缺点,以3M钠米树脂修复乳磨牙龋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寒天印模材料修复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门诊接诊97例、128颗残根、残冠,应用寒天印模材和藻酸盐印模材联合印模,间接法制做金属桩核、全冠修复、随访1—2年。结果:128颗残根、残冠的铸造桩核、全冠就位顺利,边缘密合,固位良好。结论:应用寒天印模材料使很多残根、残冠得以保存。与其它印模材相比,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和次数,减少了取模程序,取模清晰、准确、快捷、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8.
利用MPI软件对泵盖分别进行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和传统注射成型的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应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泵盖塑件在充填时间、体积收缩率、气穴、熔接痕、充填结束时的体积温度和合模力等方面比传统的注射成型更具优势,因此利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对改善制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将2018年2月~2019年4月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无牙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制作全口总义齿,治疗组采用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比较两组修复效果。治疗组患者对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咀嚼功能、佩戴舒适感等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义齿修复效果的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治疗组压痛点个数(0.72±0.29)个较对照组的(2.14±0.63)个低(P0.05),咀嚼效率吸光度(0.84±0.13)数值较对照组的(0.62±0.16)高(P0.05)。无牙颌患者采用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修复效果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并能有效改善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修复深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共185颗患牙)深楔状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90颗患牙)采取夹层技术修复,试验组45例(95颗患牙)采取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患牙敏感率和充填体脱落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牙敏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充填体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相较于夹层技术,可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减少患牙敏感率,降低充填体脱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