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WRF V3.9.1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esoscale numerical weather forecast model,WRF)7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2015年8月13日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环流以及相关物理量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WRF...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地形坐标系,设计了复杂地形热力和动力作用下中尺度天气系统对流云发展的二维数值模式,由模拟试验得出了与理论和观测事实完全一致的结果,即地形的动力热力抬升作用及充沛的水汽源和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云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地对流云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地形追随坐标,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复杂地形的完全弹性三维中尺度暖云模式。利用该模式,主要模拟了地形抬升对云的触发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形对已发展的对流云的动力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一定高度的地形抬升能够生成较强的对流云;对于较弱的对流云,上坡地形能够使其发展增强,而下坡地形则会使其减弱。以上结论与观测事实和文献[4,5]结论相符,同时也证明了此模式引入地形后的动力学框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台风Wipha云微物理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非静力中尺度模式ARPS,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全球逐6h最终分析资料(FNL)与中国气象局MICAPS系统地面资料和探空资料进行四维同化作为初始场和侧边界,每6h利用实测雨带反插调整模式初始水汽场,进行三重嵌套细网格模拟,利用模式结果研究0713号台风Wipha不同阶段暴雨云微物理过程水平和垂直特征,对了解台风暴雨不同发展阶段云结构和强降水形成机制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第五代中尺度模式(MM5)为基础,本文对一次南京大暴雨个例进行了三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模式湿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组合对梅雨暴雨降水预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模式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用对南京大暴雨的预报至关重要,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用比边界层参数化对暴雨数值预报的影响大;对20km模式分辨率而言,采用单一的积云...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维云模式对一次强暴雨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准弹性中小尺度云模式,对武汉地区1998年7月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产生强降水云的微物理过程和降水机制,揭示了暴雨云高效率降水的基本原因。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降水持续且降水强度大,云内上升速度的长时间维持和云内较大水凝物含量为特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次暴雨过程中,云雨的自动转化碰并过程以及霰的融化致雨过程相对于其它物理过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六种微物理方案对湖北一次强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forecasting model),选定六种微物理方案(Lin、WSM6、WDM6、Morrison、Milbrandt-Yau、NSSL),对发生在2007年4月15日湖北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各方案所模拟出的降水差异及成因。结果显示:六种方案模拟出的降水区域均偏西,其中Milbrandt-Yau方案降水偏少,其余五种方案则偏多;不同方案所模拟的云中微物理结构不同,云中冰相过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降水强度,降水主要来源于大的雹霰粒子下落融化。雹霰粒子半径不同是引起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大粒子含量高,则会产生较强的降水;反之,则降水较少。  相似文献   

8.
云贵高原的冻雨是中国南方冬季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对云贵高原大地形进行了敏感性实验,模拟了不同地形高度对大气环流、云微物理参量及冻雨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云贵高原大地形的抬升,准静止锋的锋线一直维持在24°N附近,但锋面越来越陡,表明高原大地形是形成云贵准静止锋的主要因素,准静止锋长时间滞留在贵州中东部和湖南西部,是该区冻雨高发的原因。随着高原的抬升,从全境的云滴碰并增长逐渐在高原东部出现冰晶融化过程,高原主体上的冻雨以过冷暖雨机制为主,而低海拔的东部地区以融化机制为主。随着高原抬升,高空逆温层及冻雨区均从贵州西北向贵州中部及东部地区移动,逆温层的存在及其冷-暖-冷的垂直结构是冻雨形成非常重要的因子。当云贵高原降至原地形的一半时,冻雨量最大,其后随着高原抬升,冻雨量开始减少。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云贵高原大地形对冻雨形成、范围和强度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对流云模式,对发生在2008年内蒙古通辽市8月26日的一次对流性降水过程进行催化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例中,在最大过冷水区播撒,采用合适的剂量进行催化对取得较好的增雨效果非常重要,AgI催化剂浓度过大则会取得负效果.播撒的时间越早,增雨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波群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现场实测资料,给出了一个波包谱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建议了波群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方法,可按指定的波谱和波群特征参数,数值模拟和在实验水槽中制造出所要求的波群,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孙爱明 《科技信息》2013,(20):376-377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铁中和村站至元通路站区间隧道坍塌段的基坑降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由降水所引起的周边地面沉降,并提前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为今后在该区域内进行工程降水时,选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由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发生于2008年9月23日成都的强对流天气有更多的认识,利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强对流天气各主要的宏观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及云中水成物固、液相粒子转化的微观特征;强上升气流与充足的水汽含量是系统中强对流单体的旺盛发展的基本条件;在该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固态水成物粒子的累积和融化对于降水的贡献都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V3.2,结合LAPS数据融合系统同化多源观测资料,较好地模拟出了北京"721"特大暴雨的降水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暖区及冷锋降水阶段的云微物理特征差异。研究表明:暖区降水阶段水物质中雪和雨水的含量明显高于冷锋阶段;水汽大量凝结为云水,进而被雪收集,是雪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霰融化为雨水和雨水蒸发为水汽的正负反馈双重作用下,导致暖区阶段雨水含量明显高于冷锋阶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6月22日~23日发生在新疆北天山东段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重点探讨了暴雨过程形成演变的动力与微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控制北疆的西北气流遇到博格达山脉,在迎风坡的强迫抬升作用下,形成对流单体并维持加强。降水蒸发冷却与摩擦拖曳产生的下沉气流紧贴迎风坡地表下泄,与环境西北气流对冲辐合引起对流区域由山坡向山前扩展。霰通过收集云水增长是降水形成的主要微物理机制。当云水被上升气流输送至-20℃以上时,能有效促进霰的增长过程,霰碰并雨滴(低层)及冰雪晶(高层)为霰增长的次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辐射雾的模拟能力及对辐射雾生消有明显影响的物理过程,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12月11、12日的1次辐射雾生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针对明显影响辐射雾生消的微物理过程和辐射传输过程,以及模式水平分辨率精度进行了3组敏感性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选取中尺度数值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可以有效地模拟出辐射雾的生消及分布,模拟雾的生成时间、高度和雾区范围与实况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普通稠油热采转化学驱,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粘剂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驱替机理。首先通过实验评价了降粘剂的性能参数,然后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开展了降粘剂驱注入特征和驱油效果研究,通过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降粘剂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最后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稠油降粘剂驱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稠油驱替过程可划分三个阶段:启动压力突破阶段,压力快速下降阶段,压力低位运行阶段;降粘剂驱可以降低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减小驱替压力,实施降粘剂驱后采收率提高了12.4%,总采收率达到46.6%;降粘剂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降低原油粘度,减少残余油饱和度;采用非线性混合规则拟合实验结果,表征了原油粘度随降粘剂浓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应用于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和实验值拟合得较好;先导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降低水井注入压力,降水增油效果显著,试验区内油井全面见效。  相似文献   

17.
就防渗墙这一特定结构和所处地球物理环境,进行了电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基于模拟结果,论证了横剖面电阻率法在防渗墙质量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应用特点和应用条件.结果表明:垂直于防渗墙走向的平行测深剖面构成了防渗墙墙体的似电阻率测深数据,该数据能够反映截渗墙的漏点分布情况;与周围土介质有较大电阻率差异的高阻截渗墙可以用电阻率横剖面法进行普查,若有必要,可用弹性波CT等勘探技术进行详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征及土的渗透性随应力状态的动态变化,将地下水渗流场和土体应力场进行耦合,建立了深基坑降水与地面沉降变形的水土全耦合三维数学模型,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以上海市环球金融中心深基坑降水为例,模拟预测了基坑中心水位降至标高-23.4m时基坑周围地下水渗流场与地面沉降变形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能模拟复杂三维地质体和整个基坑降水工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一次区域性暴雨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省2003年7月15日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气流和新疆冷空气是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充沛的水汽输送、能量的积聚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700 hPa和850 hPa的低涡、切变线、地面倒槽是暴雨形成的触发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涡度场和散度场互耦;特强散度柱出现早于强涡度柱,而深厚的强气旋性涡柱则几乎与暴雨最强盛时期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20.
徐贵新  李玉琴 《河南科学》2012,30(9):1283-1286
降水减压是北汝河渠道倒虹吸工程的难点,通过工程区水文地质的分析和概化,基于Modflow软件,建立了倒虹吸深基坑降水减压条件下的地下水三维渗流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模型识别,确定了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利用识别后的数值模型对5个不同深基坑降水减压方案的地下水流场进行了预测,确定了降水减压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