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D28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大量实验已证明,CD28家族分子与B7家族分子结合后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即第二信号在免疫应答的T细胞激活中起重要作用.CD28与B7两种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产生一个特殊的协同刺激使TCR介导的抗原识别信号导致细胞的活化而不是无能,现就CD28家族分子的结构、配体、信号传导以及对免疫应答的调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酮体外强烈抑制小鼠活化T淋巴细胞CD69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标记物CD6 9的表达 ,探讨放线菌酮 (CHX)对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 ,以进一步揭示CHX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方法 :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 ,与CHX预孵 1h ,加入多克隆刺激剂继续培养 ,总计培养 2 4h后收获细胞 ,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 ,以流式细胞术对T细胞的CD6 9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在CHX(终浓度 10 μmol/L)作用下 ,ConA和PDB活化的T细胞CD6 9表达百分率依次为 12 33%± 4 75 %、13 0 7%± 11 0 5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CHX(10 μmol/L)对ConA、PDB活化的T淋巴细胞均显示了强烈的抑制效应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葫芦素E(Cuc E)对二丁酸佛波醇酯(PDB)和离子霉素(Ion)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化及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抗炎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外周血PBMC活化抗原CD69和CD25表达,用流式微球陈列检测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变化.结果:Cuc E能明显抑制PDB和Ion刺激引起的CD3+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和中期活化分子CD25的表达;同时,Cuc E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PDB和Ion诱导的IL-2、TNF-α和IFN-γ的表达.结论:Cuc E对人外周血CD3+T细胞的活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其通过对适应性免疫的调控发挥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4.
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的反应体系,免疫应答的触发、进展和平息受到免疫系统的精确凋控。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研究(免疫调节)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免疫器官微环境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免疫应答的主体是免疫细胞,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作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研究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没有研究者从"免疫微环境/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免疫调控。此外,对于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完成抗原提呈功能以及激活  相似文献   

5.
研究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培养而来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Capan-2的抑制作用.应用各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获得成熟DC及CIK.胰腺癌组织来源抗原致敏DC,激活T细胞增殖分化为CTL.MTT法检测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及单独的CIK对BXPC-3细胞和Capan-2 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显示:胰腺癌抗原致敏的DC,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CTL,体外对BXPC-3和Capan-2胰腺癌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分别为75.85%和50.34%;CIK对BXPC-3和Capan-2胰腺癌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分别达到62.06%和40.92%,但比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的杀伤效应低(P<0.05).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DC在体外能诱导高效的抗胰腺癌细胞免疫反应,提示肿瘤抗原激活的DC作为肿瘤疫苗在胰腺癌的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依据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的抗原表达规律,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白血病细胞特征性抗原进行检测,所用荧光抗体涵盖了抗原跨系表达、抗原跨阶段表达,并注意抗原过度、过低或缺失表达以及光散射异常等情况,计算白血病细胞占全部检测细胞百分率,即MRD检测量.结果 23例患者抗原不同步表达CD33\CD13\CD15\CD34\CD45的抗体组合应用最多,占56.52%(13/23);CD33\CD13\CD15\CD117\CD45的抗体组合占21.74%(5/23).抗原跨系表达的抗体中CD33\CD13\CD19\CD34\CD45和CD33\CD13\CD7\CD34\CD45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17.39%(4/23)和4.35%(1/23).生存期大于2 a的患者MRD数值明显低于生存期小于2 a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是临床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体外使用CD40L作用于B淋巴细胞使之活化,通过测定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优势,为B淋巴细胞特异性活化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进而发挥其肿瘤细胞杀伤效应奠定基础.取7名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加入CD40L和IL-4,共培养21 d.观察B淋巴细胞生长状况,并在第7 d、第14 d和第21 d,用流式细胞仪(FCAS)测定其表面分子CD80、CD86和CD19,在第21 d,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的IL-12水平.结果显示,在CD40L的作用下,B淋巴细胞呈克隆样增殖,并高表达表面分子CD80/CD86和CD19,和对照组相比,B淋巴细胞分泌IL-12水平升高(P<0.05).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通过CD40L的刺激,B淋巴细胞得到了活化,提示通过该途径活化的B淋巴细胞具备了作为抗原递呈细胞而发挥其抗肿瘤免疫治疗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NK细胞免疫识别及其调节机制与免疫相关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杀伤受体(NKR)和Toll样受体(TLR)是天然免疫系统最重要的二群天然免疫识别受体家族,位于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线.二者各自具有独特的识别外来或内源性的危险信号、区分自我和非我的识别机制,是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键链接分子.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员,具有早期识别和清除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等功能,同时也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以NK细胞为载体将TLRs/NKRs连接起来,可以较好地反映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或刺激时固有免疫对适应性免疫的调节作用,为有效控制感染、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崭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胶质瘤Hsp70-肽复合物激活的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探讨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取胶质瘤手术标本,经组织块法培养、建株胶质瘤细胞,冻融法获取胶质瘤细胞抗原,抗原与Hsp70体外构建Hsp70-肽复合物并激活T淋巴细胞,制备特异性CTL,MTT法检测对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 Hsp70-肽复合物激活CTL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未经胶质瘤抗原激活的CTL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P < 0.01).结论 肿瘤组织中或细胞中提取的Hsp70-肽复合物作用于T淋巴细胞,能诱导CTL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杀伤作用,为临床制备肿瘤疫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益生菌补充剂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分子生物学机制和对疾病的调节作用;益生菌不但是构成肠道局部免疫的重要环节,还可对其他系统发挥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益生菌补充剂可激活固有免疫系统,提高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的活性,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可预防和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提高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益生菌补充剂还可通过激活调节性T细胞,负向调节特异性免疫系统,对食物不耐受、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物免疫特性的主机免疫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计算机安全防护理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生物免疫思想解决主机安全问题的方法.该方法确定了主机免疫系统的目标,即实现自适应分布式主机安全防护,设计了主机免疫系统的结构框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定义和描述,同时给出了生物免疫系统与主机免疫模型组件映射关系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模型的重要特征,重点对分布式特性、协同刺激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与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基本达到主机免疫系统模型的5项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生物免疫系统克隆选择机理和免疫网络理论的免疫算法.该算法通过抗体的克隆选择和变异过程,完成对入侵抗原的清除,实现免疫防御的功能;利用免疫网络调节的思想选择抗体记忆细胞,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实现免疫自稳的功能;利用所建立的抗体记忆矩阵实现对类似入侵抗原的快速应答,行使免疫监视识别功能.该算法利用生物变异机制实现抗体的自适应调节,使系统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能力.在加热炉状态识别的应用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解决数据识别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算法(aiNet)模型,借鉴禁忌搜索算法(TS)的思想,提出一种禁忌搜索与人工免疫的混合算法,即人工免疫网络算法(TS-aiNet).在算法中引入禁忌表,禁忌那些在网络迭代中亲和度连续不再增加的细胞,并通过特赦准则赦免一些被禁忌的优良状态;增加1个记忆表,用于保存成熟的记忆细胞;重新定义高斯变异方式,以保证多样化的有效搜索.利用Markov链证明算法全局收敛性,通过对多个典型系统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定量分析该算法的性能,并与经典克隆选择算法和opt-aiNet算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特征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模态搜索空间中具有更强的全局收敛性、稳定性和寻找极值点能力,能够克服早熟现象,是一种有效的全局优化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14.
Lysozyme and immune bacteriolys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A Glynn  C M Milne 《Nature》1965,207(5003):1309-1310
  相似文献   

15.
16.
猴王遗传算法具有原理简单、易于计算的优点,但存在猴王点(最优个体)附近空间局部寻优能力弱,进而影响全局搜索能力的局限.通过引入免疫进化算法,对猴王点进行免疫进化迭代优化,使得既加大对最优个体附近解空间搜索的同时,也兼顾了对最优个体附近解空间以外区域的搜索,避免了不成熟收敛;且随着迭代的进行,局部搜索能力不断得到加强,算...  相似文献   

17.
Bone versus immune system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Arron JR  Choi Y 《Nature》2000,408(6812):535-536
  相似文献   

18.
Varela免疫网络模型是继Jerne独特性网络模型之后的第二代网络模型,Varela免疫网络模型描述的是没有外来抗原作用时的T、B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抗原的改进的Varela免疫网络模型.然后基于这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生物免疫特性的改进Varela免疫网络模型,构造了一类与被控对象无关的免疫控制器模型.以大惯性大滞后模型为被控对象,采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该免疫控制器的特性.仿真研究与分析表明:该免疫控制器具有一定的记忆和自学习能力,具有较好的抗纯滞后及参数自适应性能.文中将这种免疫控制器的参数变化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也作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The plant immune system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Jones JD  Dangl JL 《Nature》2006,444(7117):323-329
Many plant-associated microbes are pathogens that impair plant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Plants respond to infection using a two-branched innate immune system. The first branch recognizes and responds to molecules common to many classes of microbes, including non-pathogens. The second responds to pathogen virulence factors, either directly or through their effects on host targets. These plant immune systems, and the pathogen molecules to which they respond, provide extraordinary insights into molecular recognition, cell biology and evolution across biological kingdoms.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plant immune function will underpin crop improvement for food, fibre and biofuels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0.
Interferons and the immune system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B R Bloom 《Nature》1980,284(5757):593-5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