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蔬菜农药残留问题解决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石金 《科技信息》2011,(13):385-385
农药是用来控制蔬菜病虫草等害的一种特殊商品。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能保证蔬菜安全生产,获得丰产丰收。但是,使用不合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农田生态破坏,农作物药害,蔬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本人根据工作实际,谈一谈农药残留问题解决的途径。1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蔬菜残留农药,是指蔬菜在喷施农药后残留在蔬菜表面的农药及有毒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和反应杂质的总称。蔬菜大多数生长期短,  相似文献   

2.
张晶东 《甘肃科技》2003,19(9):141-142
主要介绍了在控制农药残留时,首先要科学、合理、安全的使用农药,以减少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污染和积累,同时要加大生物、农业等非化学防治措施,加强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建设,以确保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4.
周光理 《科技信息》2012,(35):I0339-I0340
农药残留是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毒性,就会对食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时会造成身体不适、呕吐、腹泻甚至导致死亡。通过长文了解目前蔬菜中农药检测手段和存在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彭昕 《科技资讯》2008,(35):121-121
本文首先介绍我国食品农药的污染现状,其后谈了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最后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农药残留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人们对食品和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也快速发展.综述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态作了简要介绍,总结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艳伟 《科技资讯》2014,(4):161-161
近年来,一系列专属检测器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限,更拓宽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检测水果和蔬菜农药残留方面的运用,已成为当前应用最多的方法。本文,对气相色谱法检测果蔬农药残留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相关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仪器分析条件对分离的改善以及前处理对仪器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药残留控制和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介绍了我国和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农药残留控制和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在相关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药残留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残留农药污染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农药、化肥是目前农业增产的主要依靠,由其引起的残留污染对人的健康危害已上升为重要问题,只有在政府的倡导下,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公众的支持和参与下,方可逐步降低农药残留污染,改善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联合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际组织及国外对农药使用与残留控制的机制,阐述了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农药使用及残留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对农药使用和残留控制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我国对农药使用和残留控制在制度、措施、标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生物农药具有高效、无毒害、选择性强等特点,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是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季铵盐类农药易溶于水,不易挥发,极易在环境中大量残留.传统的液液萃取方式难以对复杂基质中的痕量残留净化富集,其前处理方法一直是检测中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固相萃取吸附材料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固相萃取法逐渐取代液液萃取法成为检测季铵盐类农药残留主要应用的前处理方法.文中全面地描述各类基质中季铵盐农药的前处理方法,重点分析与论述目前常用于季铵盐类农药检测的几类固相萃取各自性质及优缺点,对这些固相萃取柱在前处理分析方法中涉及的重要方面都做了较全面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硅胶柱、氟罗里土柱净化前处理方法对浙江某地区土壤样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进行分析,并与现行的GB/T 14550-1993浓硫酸净化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柱净化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在78%~121%,两种前处理方法所得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表明利用柱净化前处理方法能满足痕量有机物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中农药的水解研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残留在水环境中的农药受到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复杂的蓄积和降解行为。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水环境中农药的水解的影响因素和降解机理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综述了农药的水解动力学规律及水解机理,给出了综合性结论,即农药的水解机理主要是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在一定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农药的水解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水环境的pH值决定了农药水解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人工化学防治榛园中榛仁、果壳、叶片和土壤杀虫剂残留水平进行了检测,开展了榛仁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辽宁、吉林的10个地区、26个人工榛园分别采集了榛仁、果壳各26份,叶片、土壤样品各21份,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检测了9种有机磷类(organophosphates, OPs)、2种有机氯类(organochlorines, OCs)和8种除虫菊酯类(pyrethroids, PYs)杀虫剂的残留水平,利用急性危害指数、长期摄入危害指数和累积危害指数等指标评估消费者健康风险。【结果】在检测的94份样品中,45份样品检测出杀虫剂残留,其中29份样品中杀虫剂残留超出国家标准中最大残留限量。26个榛仁样品中,26.90%样品含有2种以上杀虫剂残留,11.54%样品含有5种以上杀虫剂残留;19.23%样品残留物高于最大残留限值;所有样品共检出13种杀虫剂;短期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指标急性危害指数最高为2.45%;长期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指标长期摄入危害指数最高为5.50%。榛仁中OPs、OCs和PYs杀虫剂累积危害指数(cumulative hazard index, cHI)分别为7.98%、0.08%、2.07%。【结论】榛园中杀虫剂残留种类较多,总体残留程度不高,且在榛仁中存在部分杀虫剂(13种)残留,但其急性危害指数及累积危害指数很小,摄入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黄芪甘草中分析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滴滴涕(DDT),五氯硝基苯(PCNB)残留量的一种毛细柱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在氯化钠存在下,以二氯甲烷进行液液分配,用浓硫酸磺化,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Rtx-225(30m*0.32mm*0.10um)及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加样回收率在90.43%-104.58%,RSD%为0.05%-4.28%样品中检出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总六六六(BHC)小于200ng/g,总滴滴涕(DDT)小于200ng/g,五氯硝基苯(PCNB)小于100ng/g,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法适用于测定黄芪甘草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17.
微波诱导氧化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微波诱导氧化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研究了铬渣用量、微波辐照时间、添加H2O2等因素对溶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1 000 mL CODCr质量浓度为1 600~2 000 mg/L的有机磷农药废水,在铬渣用量为4 g,H2O2(30%)用量为4 mL,微波功率为640 W,微波辐照6 m 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90%;废水处理后残留的Cr(VI)的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  相似文献   

18.
在小型焦化装置上 ,研究了克拉玛依炼油厂稠油常压渣油加氢残渣的焦化性能和焦化产物的分布规律 ,同时分析了将其作为稠油减渣焦化的调和进料时对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氢残渣焦化液体收率只有5 3%~ 5 9% ,焦炭收率高达 2 7%~ 34% ,液体产物的氮含量较高 ,焦炭中的硫、氮含量和灰分都很高 ,焦炭中富集了焦化原料中 39%~ 5 0 %的硫和 81%~ 85 %的氮 ;加氢残渣不适于单独作为焦化的进料 ;稠油减渣中调入 10 %加氢残渣生产的焦炭仍能满足 3号B类石油焦的要求 ,且产物中的汽油、柴油馏分收率变化不大 ,产物中的硫、氮分布与稠油减渣焦化产物中的硫、氮分布相差也不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伊朗常渣及其加氢尾油进行了分离,测定了窄馏分的密度、折光率、残炭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金属含量(镍、钒)、族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对两种窄馏分的性质及其随收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计算了窄馏分的平均沸点。对加氢尾油馏分的二次加工性能进行了预测,分析了萃取分馏窄馏分和残渣的性质和组成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尾油的馏分不适宜作为裂解原料,可以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