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们提出的利用3种中子俘获过程的典型元素丰度观测值研究不同金属度下不同核合成过程对重元素丰度的贡献的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近太阳金属丰度恒星的重元素的平均丰度,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2.
银盘的金属丰度梯度可以为银河系的结构和化学演化模型提供直接的观测约束, 但是关于银盘是否存在金属丰度梯度以及梯度如何分布目前仍无定论, 需要确切知道银盘的不同星族成分是否给出相似的丰度梯度. 我们基于近年来两个大样本恒星的观测工作, 从其共有的恒星样本中选取出恒星年龄比较一致(年龄差别在3 Gyr以内)的4004颗恒星样本, 用运动学标准区分恒星的星族成分, 确定了3855颗薄盘星和146颗厚盘星, 分别讨论了薄盘和厚盘恒星的金属丰度[Fe/H]与轨道偏心率e、径向平均轨道半径Rm以及最大银盘法向距离Zmax的关系. 结果表明: (1) 银盘恒星的轨道偏心率随金属丰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 厚盘恒星的轨道偏心率(e>0.25)明显大于薄盘恒星(e<0.20), 但当[Fe/H]>-0.3以后银盘恒星的轨道偏心率几乎保持不变; (2) 沿银盘径向, 薄盘总体上存在明显的金属丰度梯度, 但这一丰度梯度分布由内到外是不连续的, 内盘(Rm<8 kpc)丰度梯度接近于0, 外盘(Rm≥8 kpc)丰度梯度为-0.12 dex/kpc. 厚盘几乎不存在径向金属丰度梯度; (3) 沿银盘法向, 厚盘和薄盘存在明显的金属丰度梯度, 大小分别为-0.15 dex/kpc和-0.25 dex/kpc, 而且薄盘和厚盘的法向丰度梯度都表现出随银河系演化而逐渐变陡的趋势. 我们的结果支持关于银盘形成和演化的坍缩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太阳系的重核素丰度,以及贫金属星的s过程和r过程对丰度的相对贡献,结合贫金属星重元素丰度,提出了一种计算不同金属度贫金属星重核素丰度的方法,并用镁的丰度观测值检验了我们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金属丰度和对流超射对恒星演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了pd90程序模拟了5 M⊙的恒星,在主序和主序后的演化情况。并且根据其程序给出的计算结果,绘出了5 M⊙恒星的赫罗图。选择金属丰度和对流超射的不问参数,形成六条赫罗图线。在赫罗图中,对5 M⊙的恒星其金属丰度和对流超射对恒星演化的影响进行讨论。从赫罗图中的lgL/L⊙和lgTeff,与演化时间序列图,可以直观的得出金属丰度和对流超射变化对恒星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星系团Abell 2255中184颗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通过对这些星系的形态分类,发现星系光谱在4×10-7m处的跃变程度对区分星系类型非常有效.该星系团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活动和星系所处的环境有关,并且不同形态的星系随投影距离的变化趋势遵循不同的规律.此外还确认了团星系的金属丰度与恒星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推断星系团Abell 2255是在单个星系形成后,经过引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一结果支持了等级成团理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团星系和场星系的聚度参数、特征恒星形成率、星系中包含的恒星质量、金属丰度等物理参量的比较,研究了处在不同引力环境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研究表明,聚度高的星系主要居于星系团中,大部分低质量星系是场星系,星系的特征恒星形成率与恒星质量和金属丰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另外,团星系和场星系在红移小于0.1的范围内仍表现出了明显的宇宙学演化效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太阳系的重核素丰度,以及s-过程,r-过程的相对贡献,结合贫金属星重元素的观测值及星系化学演化的计算结果,计算了不同金属度贫金属星重元素丰度。  相似文献   

8.
9.
恒星都是有寿命的,现在照耀着地球的太阳,在未来也会迎来死亡。若某颗恒星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8倍,那么在它的生命终结之际,释放出的气体会发出光芒,成为绚烂的行星状星云。  相似文献   

10.
GJ436b是围绕主序恒星GJ436运行的,目前观测到的该系统唯一一颗行星.该行星质量为23.2个地球质量,轨道周期为2.64天,轨道偏心率为0.16.参照气态巨行星的典型潮汐耗散因子,GJ436b轨道的圆化时标在1Ga(10亿年)左右,仅仅只有其主星年龄(〉3Ga)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少,所以正常情况下它不可能保持在椭圆轨道上.通常认为该行星偏心率是被一颗尚未观测到的行星(称第二行星)通过相互摄动所激发并长时间维持的.本文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这种可能性,考虑了第二行星几种可能的位置,包括邻近或远处非共振轨道,以及与GJ436b处于平运动共振的轨道.我们发现,目前观测到的GJ436b的高偏心率不可能由第二行星通过长期摄动或平运动轨道共振来维持.事实上,我们所研究的各种情况中,GJ436b的偏心率都会无一例外地在其主星演化年龄内衰减下来,行星轨道也会慢慢向里迁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结论并没有排除存在第二行星的可能性,只是它们不可能是维持GJ436b高偏心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法模型编出了用迭代法对吸收谱重叠带分析的程序.用此程序在IBM微机上对Krausz等人测定的CsFcCl_3单晶体吸收谱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程序对重叠带的分析是方便实用的.  相似文献   

12.
对GRSAS-80油田岩样伽马能谱分析系统进行了改装,改装后命名为GPY-1,在新系统下进行了伽马能谱解析工作,并用效率法求解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采用标准计量法给出某口井的测量结果。实际应用表明,经过改装后的系统的许多指标已接近国外同类仪器指标,并自行设计出解析软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分析了单粒反应器技术(single pellet reactor technique)测量二元扩散孔体系扩散系数的数学模型,修正了Hashimoto和Smith等人提出的微孔有效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对分子作可逆线性吸附的假设,用矩分析方法得到了体系大孔和微孔有效扩散系数计算的完整公式.  相似文献   

14.
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无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接收系统对中心区CO(2-1)谱线呈现双峰特征的2个PMS星P11和V1515Cyg进行了CO(1-0)的谱线成图观测。观测表明,无论是PP11还是V1515Cyg,其CO(1-0)谱线都在大范围内表现出双峰谱型。分析PP11和V1515Cyg红、蓝2个速度峰和峰谷速度上的等强分布可以发现,与主序前星成协且具有CO双峰谱的分子云中可能存在2种运动:一种是低速的与视线方向成某个角度的大张角的双向运动,它可能是PMS星形成前双极外向流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张角变大,速度变小);另一种是起因于PMS星风的向四外发展的膨胀的壳层运动,而在壳层内密度分布是高度团块性的,这种团块可能是新形成的PMS星与母分子云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分子云碎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广义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是分析了线性广义系统的矩阵束[E、A]的不变子空间的结构,同时详细讨论了其强(弱)指数渐近稳定性,得到了一个其强(弱)指数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热分析探讨了神木镜煤和柳林镜煤的碳化过程与组成结构的关系.柳林镜煤在碳化过程中经历中间相的生成发展阶段形成各向异性半焦,而神木镜煤则直接形成各相同性年焦.结构分析表明神木镜煤羟基官能团含量高,碳化初期易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制约了中间相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给定两个图G1和G2,Ramsey数R(G1,G2)是指具有如下性质的最小正整数n:对任意的n阶图G,或者G包含G1,或者G的补图包含G2.令Sn表示n阶星,Wm表示m+1阶轮.当n≥6且n是偶数时,人们证明了R(Sn,W8)=2n+2.本文证明了当n=5,7,9时, R(Sn,W8)=2n+1.  相似文献   

18.
负载敏感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对负载敏感泵和负载敏感系统提出了数学模型和动态特性,通过数字仿真及实验分析研究,确定了泵及系统稳定工作的参数范围。理论和实验表明,负载敏感泵应用于本系统中很容易引起不稳定现象,解决的最简单办法是选取适当的阻尼。  相似文献   

19.
应用等价变换思路建立缓冲器容量有限的串行生产系统极大代数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系统运行动态过程,解决伪机床加工时间计入模型问题,同时给出工件在缓冲器中等待中间和伪机床加工时间的计算方法,扰动分析证明,生产系统周期主要取决于系统工件贮有数量。  相似文献   

20.
巨型框架悬挂体系动力系统及减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分析了巨型框架悬挂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动力特点,与坐承式巨型框架的比较结果表明,巨型框架悬挂体系有很好的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