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阳县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连全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2):60-61,7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为了寻求云阳县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通过对云阳县农业资源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的分析。本文阐述了云阳县粮食生产的现状及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潜在的粮食危机,最后笔者结合云阳的实际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粮食安全预警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评论农业预警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联系四川改革20年来的实际,对四川粮食安全预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际的探讨,粮食生产的周期波动状况,并对短期内的粮食生产景气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晏琼  仝新平  张旭红  晏珍  蔡琪 《甘肃科技》2006,22(12):22-25
通过对平凉市近年来退耕还林和粮食生产趋势的分析,指出退耕还林不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原因,农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及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远比退耕还林严重,并对维护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勉县粮食生产从1949年总产4.79万吨、亩产89kg,提升到2013年总产13.47万吨、亩产291kg,分别增长2.81倍、3.27倍,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笔者梳理分析了建国以来勉县粮食生产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的背景下,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原因,除政策因素外,农业科技进步,良种应用、配方施肥、病虫综防、规范栽培、高产创建是粮食提单产、增总产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为勉县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区域,稳定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有效供给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区域发展的现状,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解决粮食生产制约因素4个角度,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进步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评述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笔者结合我国实际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利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临翔区粮食生产状况,总结了粮食产业发展的成绩经验和粮食安全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临翔区未来5年粮食产业发展目标、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设立国家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应对国际粮食问题,实现国内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供需形势和耕地资源面临压力基础上,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角度,提出了在东北平原等粮食生产基地设立8亿亩国家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方案,以便为国家的生存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激增,土地减少的条件下,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为了寻求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本文阐述了中国粮食生产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指出了粮食潜在危机,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我国是世界人口和粮食消费大国,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从2004年至2015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史上的奇迹.本文对粮食安全概念、含义﹑内容及衡量指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探讨了国内外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根据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运用综合手段,解决粮食安全压力问题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构筑耕地资源保护机制,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四是建设和完善粮食市场,五是搞好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通径分析在我国粮食生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介绍通径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该原理对1978~2000年中国粮食生产的7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剖析各因子对粮食生产的相关影响及其因子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决定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导因子,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直接作用不大,但通过化肥投入和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间接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12.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从宏观上看,我国的农业问题中如何处理粮食和饲料的关系事关重大。笔者以为认识这个问题要抓住5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战略对象正在由一个变为两个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目的都是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温饱水平之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战略对象只有一  相似文献   

13.
姜晓春 《科技信息》2009,(27):I0115-I0116
农业在非洲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农业落后和粮食困难是其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在今年全球粮食危机的冲击下.非洲农业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也越来越显现,极大的阻碍了非洲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生产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潜在粮食危机;最后,从农业生态经济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粮食安全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过去我国依靠科技较好地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在当前及未来粮食生产资源尤其是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解决好粮食安全,更需依靠科技,因而需对作物育种、栽培技术、信息工程、存储工艺等有关粮食科技进行战略部署和攻关,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我国实际,从土地资源,农田技术和发展对策三方面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保护耕地,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现代与传统农业结合形成集约持续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我国实际,从土地资源、农田技术和发展对策三方面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保护耕地、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现代与传统农业结合形成集约持续技术体系、提高农业质态水平是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10,(8):14-15
解决边疆农业的缺水问题,关键之一是合理利用国际河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余潇枫、周章贵共同撰写的论文《水资源利用与中国边疆地区粮食安全》指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使大量耕地被开发或占用,东部地区早已失去足够的粮食自给能力。边疆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成为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占国土面积1/6的新疆,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后备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满足当代人对粮食和纤维不断增长的需要、消除饥饿,本文评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潜在的粮食危机,最后,作者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若干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旦粮食供给不足,人民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粮食安全的细小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波动,引起人们的恐慌。“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中国经济要出问题,很可能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