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贵阳市不同蔬菜硝酸盐的含量状况,对贵阳市养牛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季15个蔬菜样品和13个土壤样品中的全氮和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差别很大。检测的所有蔬菜样品中,叶菜类蔬菜硝酸盐的均值含量偏高,以绿星青菜硝酸盐含量最高,达到6960.8 mg/kg;土壤样品的全氮平均值为0.2107%,属于高肥力土壤;土壤样品的硝态氮平均含量为2309.52 mg/kg,较一般菜园土壤偏高;对于大多数蔬菜而言,土壤硝酸盐的含量是对蔬菜硝酸盐含量有较大影响;所测定的15个蔬菜样本中超过四级标准达到严重污染水平的占33.3%.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硝酸盐含量。将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后,把硝酸盐制备成硝基苯衍生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量,以峰高定量,用标准曲线法定量样品中硝酸盐的含量。此法较镉柱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少,最低可检出乳品中20μg/kg的硝酸盐,线性范围在20~200ppb样品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为3.10%(n=7),回收率在95%~116.8%。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永川区双竹镇市场16种蔬菜60个样品进行硝酸盐含量检测,发现该市场所售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超标较少,其中以白萝卜、莴笋和嫩南瓜污染较重,生菜和四季豆次之,以黄瓜最低,苦瓜和豆芽未能检出.同时评价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提出了防治蔬菜硝酸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离子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以3.6 mmol/L Na_2CO_3溶液为流动相,经Metrosep A supp7-250阴离子交换分析柱,于210 nm处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5~0.20 mg/L(亚硝酸盐)、0.10~2.0 mg/L(硝酸盐)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 5 mg/L和0.017 2 mg/L,检测下限分别为0.018 mg/L和0.068 mg/L,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3%~87.3%和98.3%~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永川区双竹镇市场16种蔬菜60个样品进行硝酸盐含量检测,发现该市场所售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超标较少,其中以白萝卜、莴笋和嫩南瓜污染较重,生菜和四季豆次之,以黄瓜最低,苦瓜和豆芽未能检出.同时评价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提出了防治蔬菜硝酸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FIAlab-3500顺序注射仪与镉柱相连,采用格里斯试剂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显色剂的浓度、样品及显色剂的注入量、流速和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氮质量浓度在0~1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231 7x-0.019 6(R2=0.999 1);y=0.250 0x-0.032 5(R2=0.999 2)。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 6mg/L和0.003 3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和1.3%,加标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的硝酸盐合量。将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后,把硝酸盐制成硝酸盐2-S─丁酚化合物的五氟化苯甲酰酯的形式,通过气谱(ECD)在高灵敏度下测定乳粉中的硝酸盐含量.此法较镉还原和光度分析法[1]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少。最低检出限为50μg/kg,回收率在92.1%~94.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佛山城郊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理化性状、灌溉水和蔬菜中硝酸盐的污染现状,初步摸清了土壤养分情况和蔬菜中硝酸盐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土壤酸碱度适中,土壤质地比较理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水解性氮含量中等居多,占77.5%;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属极丰富水平.14种蔬菜中,共8个蔬菜样品的硝酸盐含量都超过了卫生标准(〉432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混合硝酸盐直接热解法制备Bi系超导体的研究结果。并且通过对样品进行超导性能测量,得到所制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为98k,零电阻温度为78K。通过扫描电镜和X光衍射实验分析,看到样品呈多相结构。主相85K相含比例较大,样品为正交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集地下水硝酸盐生物反硝化系统内的污泥样品,提取污泥样品中微生物的总DNA,构建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克隆文库,并通过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反硝化系统内的细菌种群多样性以及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生物反硝化系统内细菌具有高度多样性,样品文库分为9个细菌类群,优势菌群为β-Proteobacteria(67.11%)和Bacteroidetes(15.79%),其中,β-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菌群,以Rhodocyclaceae为主。对反硝化系统内细菌种群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确定优势菌种,为地下水硝酸盐生物反硝化修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神经网络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NO3^—和N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神经网络解析NO3^-和NO2^-的吸收光谱,不经分离紫外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NO3^-和NO2^-,在经典BP的算法上,引用改进的误差传递函数,对学习系数和动量因子进行了动态调节,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确定最佳网络运行参数,建立了改进的BP算法.此法用于水样中NO3^-和NO2^-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0.8%和95.3%。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测定硝酸盐的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方法是酚二磺酸光度法,但该方法操作复杂。为此,笔者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硝酸盐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对水中干扰离子易消除,样品回收率高,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TiCl3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法一步合成锐钛矿Cu/TiO2,并用于紫外光下还原硝酸根.利用XRD,SEM,TEM,紫外可见漫反射等研究样品的性质.该方法合成的锐钛矿Cu/TiO2,铜以Cu+的形式存在.制备的2% Cu/TiO2催化剂活性最佳,反应240 min后,硝酸盐转化率为31%,氮气的选择性为56%.  相似文献   

14.
以硝酸铬和硝酸铈作金属源、用介孔氧化硅作硬模板,通过真空辅助浸渍法制备得到高比表面积有序介孔Cr2O3-Ce O2复合氧化物,采用XRD、TEM、UV-Vis和N2吸附-脱附技术表征了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经过500℃灼烧处理的样品(meso-Cr-Ce)孔壁晶化度高且虫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达160 m2/g,平均孔径为7.2 nm,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还具有优良的吸光性能.这些特性将使该材料在催化领域特别是光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Fe(NO3)3·9H2O与Zn(NO3)2·6H2O为原料, 与适量的柠檬酸配制成溶液, 采用溶胶\|凝胶(so|-gel)法合成干凝胶前驱体, 将前驱体在空气及氩气气氛中烧结得到Zn1-xFexO样品, 并用X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氩气中烧结时, Fe在ZnO中的掺杂摩尔分数小于4%,  在空气中烧结时, Fe在ZnO中的掺杂摩尔分数约为10%, 在两种气氛下制备相同掺杂摩尔分数样品的磁性不同, 是由于Fe在样品中所处的价态不同, 从而影响了样品的结构及磁性. 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Zn(NO3)2·6H2O,Co(NO3)2·6H2O,Cu(NO3)2·3H2O为原料,与适量的柠檬酸配制成溶液,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合成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选择不同温度进行烧结得到Zn0.98Cu0.01Co0.01O稀磁半导体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谱仪(PL)、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光学性能及磁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单一的纤锌矿结构,烧结温度改善了样品的光学性质及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改进了用于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取代度的灰分分析法.沉淀样品清洗直至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无氯离子为止,然后灼烧成灰,再将之分散于10ml 10.1mol/L H2SO4中,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中和过量的硫酸.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灰分分析法简单、快捷,且精确度与元素分析相当。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锌和硝酸铝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异质结ZnO/ZnAl2O4复合光催化剂.用不同氮源经固相混合焙烧对样品进一步修饰,通过 XRD、SEM、HRTEM、TG-DTA和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是由ZnO与ZnAl2O4两相组成,平均粒径约为15~20 nm,最佳焙烧温度下的比表面为54.81 m2/g.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以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考察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研究了Zn/Al物质的量比,氮源和掺氮量,样品焙烧温度等对光催化降解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Zn/Al物质的量之比为1:1.5,六次亚甲基四胺(HMT)作为氮源且与ZnO/ZnAl2O4质量比为1:3混合时,所得样品经600℃焙烧后具有最佳光催化活性.当光催化剂用量为0.5 g/L,用模拟太阳光照射60 min后,对浓度为25 mg/L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为91%.  相似文献   

19.
自蔓延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镁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自蔓延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干凝胶的结构.将该法制得的柠檬酸镁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前驱体的TG曲线进行比较研究,证明了自蔓延燃烧的发生,而硝酸根在自蔓延燃烧中作为氧化剂.对样品进行TEM测试,发现有自蔓延燃烧过程的产物颗粒小、分布均匀和晶粒形状明显.XRD测试结果显示其平均粒径为8.9 nm, BET测定比表面为26.34 m2/g.该文还讨论了发泡过程抑制粉体团聚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