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烷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的方法,合成烷基咪唑啉中间体,通过红外光谱与熔点测定确定咪唑啉中间体的结构,通过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咪唑啉中间体的含量,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讨论了反应条件对烷基咪唑啉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的高级脂肪酸和N-(β-羟乙基)一乙二胺(HEED)为原料合成了八 种烷基咪唑啉中间体。通过IR,MS等手段鉴定了这些中间体的结构,讨论了反 应条件对烷基咪唑啉收率的影响。定量研究了烷基咪唑啉环在水介质中的稳定性, 证明环的稳定性与介质的pH值及放置时间有关。探讨了水解开环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咪唑啉缓蚀剂合成过程中成环程度与其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在160 ℃经不同反应时间合成了系列咪唑啉,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测定了不同反应时间的产水率和产物的酸值,并通过极化曲线考察了产物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咪唑啉合成过程中,烷基酰胺的生成和烷基酰胺的环化是同时进行的;反应时间越长,烷基酰胺环化程度越高,产物的缓蚀性能越好;通过比较添加缓蚀剂前后A3钢的极化曲线可以看出,添加缓蚀剂后自腐蚀电位正移,说明咪唑啉主要抑制阳极过程而起到缓蚀作用,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4.
以硬脂酸与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双烷基酰胺咪唑啉,再经硫酸二甲酯进行处理,得到了双烷基酰胺咪唑啉季胺盐型柔软剂。研究表明,该柔软剂具有十分理想的柔软效果,且能显著克服纸张掉粉、掉毛的现象,起皱效果较好。此外,还对柔软剂的用量、抄纸工艺对纸张的抗张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硬脂酸、十二羟基硬脂酸分别与二乙烯三胺、羟乙基乙二胺合成了4种咪唑啉衍生物。通过在H2S/CO2体系中采用动态腐蚀失重、接触角、AFM力曲线测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咪唑啉衍生物引入羟基基团后对其缓蚀性能和缓蚀剂膜的疏水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咪唑啉衍生物烷基链上引入羟基后接触角变大,粘附力升高,疏水效果更好;动态失重和电化学测试表明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都含有羟基时咪唑啉衍生物的缓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烷基咪唑啉二羧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月桂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分别用溶剂法、真空法和乙二胺盐酸盐法研究烷基咪唑啉二羧酸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并测试了其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对合成方法和产物结构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高级脂肪酸和DETA为实验原料,添加适量携水剂合成高级脂肪酰胺基烷基咪唑啉.讨论了携水剂、温度、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和DETA的损失及改进方法,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考察6种十一烷基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前线轨道分布、Fukui指数、自然电荷分布以及分子中重原子对前线轨道贡献等分析缓蚀剂分子的反应活性位点.结果表明:咪唑啉类缓蚀剂分子与金属界面作用时,主要是咪唑环和亲水支链上的极性基团起作用,分子的活性位点主要分布在咪唑环及亲水取代基...  相似文献   

9.
新型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测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种新型取代基咪唑啉化合物IM,经复配后得到新型咪唑啉缓蚀剂IMC。用电化学和失重法测试了缓蚀剂IMC在强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在多种腐蚀介质中的缓蚀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可适用于酸性腐蚀介质,并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其缓蚀率在92%-98%。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2-十一烷基-N-鼓甲基-羟乙基咪唑啉(UHCI)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了吸附层与胶团的组成和分子相互作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UHCI与SD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十一-烷基-1-(双硫脲)乙基咪唑啉(简称SM-2)在盐酸介质中对70-1铜的缓蚀作用及其在黄铜和紫铜管表面上的成膜性能。结果表明,它优于BTA或MBT。  相似文献   

12.
以椰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制备了烷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研究了该缓蚀剂的制备工艺、分子结构与在锅炉水系统的缓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比例是合成产率的关键因素,烷基咪唑啉衍生物在锅炉水中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80%以上,缓蚀剂强烈地抑制了腐蚀的阳极溶解过程,对阴极去极化过程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认为是碳钢的以阳极为主的混合性缓蚀剂。该缓蚀剂抑制腐蚀的原因是在碳钢表面缓蚀剂吸附成膜,有效阻挡了钢表面与水的接触。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油酸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最佳吸收波长为232 nm。根据咪唑啉在水解过程中最佳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会发生变化的现象,研究咪唑啉类缓蚀剂在不同温度、不同pH和不同浓度条件下随时间的水解过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咪唑啉水解速率加快,水解程度增大;酸性环境抑制咪唑啉的水解,而碱性环境则加速咪唑啉的水解;低浓度时咪唑啉水解速率较快,浓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不大。红外分析得到的结果证实了在高温碱性环境中8 h后咪唑啉已经完全水解为酰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羟乙基咪唑啉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了吸附层与胶团的组成和分子相互作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UHCI与SD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分析液相条件下6种不同烷基链长的1-(2-羟乙基)-2-烷基咪唑啉缓蚀剂在Fe(001)表面的吸附.结果表明:6种缓蚀剂分子的极性头基均会吸附在铁表面,且头基中的咪唑环在铁表面上近似平行吸附,而分子的烷基碳链则背离金属表面,并以一定的倾角指向液相;随分子烷基链长的增加,缓蚀剂与铁表面的结合强度逐渐增大,同时缓蚀剂膜的致密性也逐渐增大;模拟的6种缓蚀剂分子缓蚀性能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经咪唑啉中间体制备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12的一种新合成方法,并对咪唑啉还开环反应及DC-12的其合成路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12的新合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经咪唑啉中间体制备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12的一种新合成方法,并对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及DC-12的其他合成路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使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油酸基酰胺(A1)、油酸基咪唑啉(AM)以及既含有酰胺又含有咪唑啉(A2)的3种缓蚀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极化曲线对3种合成产物在CO2饱和的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进行缓蚀性能评价。EIS和极化曲线结果表明:A1、A2和AM均能对Q235钢在该介质中的腐蚀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3种合成产物的缓蚀效率由高到低为AM > A2 > A1,说明咪唑啉的缓蚀效果比酰胺的好。通过量子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咪唑啉分子和酰胺分子的缓蚀机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酰胺分子相比,咪唑啉分子的成键能力更强,从而更容易吸引电子,与Fe基体更容易发生相互作用。通过Hirshfeld计算了咪唑啉和酰胺分子中原子的Fukui指数并分析了其反应活性位点,Fukui指数的分析结果与分子前线轨道HOMO和LUMO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新型阳离子柔软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乙酸和二亚乙基三胺为原料 ,通过咪唑啉的还原开环反应制得 4-苯乙基二亚乙基三胺 ,接着分别与硬脂酸、环氧氯丙烷发生酰胺化、季铵化反应 ,得到一种未报道的含有活泼环氧基和双长链烷基的新型阳离子柔软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Ei数据库的发展概况,利用Ei提供的Refine Results对其收录的117篇咪唑啉缓蚀剂类研究论文从年代分布、受控词分布、研究机构所在国家、出版商、作者等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描述了的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