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增加农业产量,实质上是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在全年中光合产量的问题。因此,在一土地上全年的耕作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总产量。列宁曾经指出: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是通过耕作制度的改变表现出来的”。耕作制度是一个地区在一定发展时期的社会经济生产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并不是固定不可改变的东西。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贸后中国农业亟待改革的根本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指日可待。在4、5年内对中国农业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 ,中国农业将面临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农业的冲击 ,为使中国农业在世界贸易组织所建构的规范下持续稳定地发展 ,必须参照世界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解决中国农业所面临的耕作制度转变、土地使用权集中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等根本问题。一、实现谷物大田耕作制度向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度转变1.谷物大田耕作制度的弊端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耕作制度改革是一项农业实践活动 ,其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指日可待。在4、5年内对中国农业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 中国农业将面临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农业的冲击, 为使中国农业在世界贸易组织所建构的规范下持续稳定地发展, 必须参照世界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解决中国农业所面临的耕作制度转变、土地使用权集中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等根本问题。一、实现谷物大田耕作制度向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度转变1.谷物大田耕作制度的弊端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耕作制度改革是一项农业实践活动, 其中涉及许多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资料调研与农户调查方法收集信息,利用系统学分析理论,分析了内蒙古科尔沁区县域耕作制度现状、种植业的发展轨迹,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科尔沁区农作制度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剖析,并提出该地区农作制度高效持续发展的调整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陆稻种植是蓝靛瑶的游耕山地农业的基本生产内容。文章总结蓝靛瑶人根据陆稻生长的生态环境,创造出适应陆稻生产的耕作制度,种植方法,生产技术,种子提纯及植保等知识与经验,鉴于蓝靛瑶人有用陆稻种子种植于水田的生产经验,如能深入研究,陆稻将被再认识,对现代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是我国我省著名的台风最多的地区.过去稻作因春旱经常,早造称为“小造”;夏秋多台风雨,晚造普遍种稻,称为“大造”.近年水利基本过关,早造有灌溉,每获高产,但晚造台风雨为害很大,难以高产,生产上迫切要求改革耕作制度,调整耕作季节.本文研究侵袭(包括登陆及影响,注1)海南岛的台风(包括热带低压)各路径、各月、旬活动的规律性,为利用气候资源,改革耕作制度,预报台风、防御风害提供气候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耕作制度对热带地区稻田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选择海南岛中部地区4 种不 同耕作制度下的稻田(一熟制、二熟制、三熟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稻田土壤 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其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4 种耕作制度下稻田表层(0~3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三熟制>二熟制>撂荒地>一熟制的分布规律,4 种耕作制度下稻田的土 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撂荒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 值极显著负相关;一熟制土壤 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中粉粒占比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占比显著负相关,且不同耕作制度通过影响土 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蓝靛瑶传统科技中的陆稻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稻种植是蓝靛瑶的游耕山地农业的基本生产内容.文章总结蓝靛瑶人根据陆稻生长的生态环境,创造出适应陆稻生产的耕作制度、种植方法、生产技术、种子提纯及植保等知识与经验,鉴于蓝靛瑶人有用陆稻种子种植于水田的生产经验,如能深入研究,陆稻将被再认识,对现代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免耕覆盖播种耕作制度,可减少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上一年夏秋降雨,保证全苗,增加产量。同时,由于地面坚实,在秸杆保护,可减少沙尘暴天气;而在夏季,可增加水分的渗入,减缓地面径流,防止土壤冲刷造成河流泥沙淤积,是一项一举三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阐述了耕作制度的概念,论述了黑龙江农业对土壤的基本要求及黑龙江垦区的主要保护性耕作工艺,总结出黑龙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同时指出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答,以期为黑龙江耕作制度的发展进步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1.
漆爱红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46-46,110
耕作制度是社会生产力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的反映。不同的社会存在,要求不同的耕作制度。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今天,农业产业化是较有前途的耕作方法,只有产业化才能使农产品进入市场,走向国外,才能使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业收入。  相似文献   

12.
韦红  易金全 《遵义科技》2007,35(5):21-23
水稻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8万多亩。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适用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是病虫则是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由于近年来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种植密度的加大,氮肥用量增加,水稻品种抗病虫性能的逐渐减弱,以及在适宜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多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根据考古发现,约在六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了农业生产,特别是两千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用精耕细作和轮作复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耕作制度。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大体由原始的撩荒(抛荒)耕作制发展到连种耕作制,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两年三熟或一年几熟的轮作复种制。这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带状种植是间作套种的发展,是农业大幅度增产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耕作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所谓耕作制度的改革,就是改变现有耕作制度,扩大带田、间套、复种(复栽)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充分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做到在季节上“分秒必争”、在地力和光能利用上“寸土不漏、“层层不放”。这样才能促使农作物的总产和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是通过耕作制度的改变表现出来的”,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相应地改革耕作制度,已经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带状种植中,为了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应当以小带田为重点,并且把玉米作为主攻作物,才能充分发挥带田的增产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小带玉米在前期(共生期),处于与大田(或大带)不同的生态条件,在光、热、水、肥的供应上有其特殊性,只有充分认识这种特殊性,才能在措施上恰当处理玉米小麦共生期中的特殊矛盾,既要照顾到小麦的正常生长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云南独特的地理、生态和气侯环境形成的多样性耕作制度,来探讨冬春早熟马铃薯的栽培及管理技术,为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西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优良草地和商品粮基地,但作为生态脆弱区,其在春季有比较强烈的风沙天气,为该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给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本文论述了该地区春季风沙的现状、危害、成因和防治措施以及问题与对策,以期为今后防治风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选用灵石地区烟煤进行型煤生产的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生产的型煤作为锅炉用煤较为理想,所选用粘结剂性能优越,价格低廉,而且该型煤生产过程不需要烘干,可为厂家节省大量的投资。  相似文献   

18.
金华地区地处浙江中部和西部,以丘陵、半山区居多,地形复杂,气候温和,耕作制度原来每年有的种植绿肥(或春粮)——早中稻(或早稻)——秋杂粮;有的种值绿肥——间作稻;有的种植春粮(或冬闲)——迟中稻(或单季晚稻)等等。自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后,水利条件逐步改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开始种植连作稻。出现了绿肥——连作稻以及春粮——连作稻等新的复种制度,使稻田原有耕作制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杨刚  张磊 《甘孜科技》2004,25(1):29-30
青稞是藏族人民对裸大麦的一种特有称号。在甘孜州颁布于除泸定县外的十七个县,是甘孜州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我州藏族人民的特需食品。全州青稞常年播种面积45万亩,占全州粮食播面的1/3左右。多年来,由于受独特的地理、气候、耕作制度及人文因素的影响,青稞病虫害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对青稞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为保证我州青稞生产的安全,针对全州青稞病虫害的发生现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演变与该地区历史化发展进程之互动关系。方法 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结合大量的考古和献资料,从自然地理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 从地形地貌特征及资源状况、气候特征及植被状况诸方面论述了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演变状况和特征及其与该地区历史化发展进程之关系。结论 发现该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曾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过渡性、孔道性、边缘性的特征,它通过物质生产及其技术系统等中介,深刻而又久远地影响着三门峡地区早期历史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