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培养条件对LactococcuslactisN302产生乳酸链球菌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氮源、蔗糖、磷酸氢二钾、pH6.0和3%接种量有利于乳酸链球菌素的合成.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生长、乳酸链球菌素活性和nisZ基因表达在培养21h达到最高峰,乳酸链球菌素活性为3560IU/mL.  相似文献   

2.
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安全、高效、无毒且应用广泛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是一些乳酸链球菌菌株产生的一种多肽抗生素,它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利斯特氏菌属、按菌属、葡萄球菌属和芽抱杆菌属在内的多种腐败菌和食物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对酵母菌和霉菌无任何作用。乳酸链球菌是一种34肽,分子量为3510。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溶解性也较好。人们对其研究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1969年,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对乳酸链球菌素给予了国际性认可,迄今为止,乳酸链球菌素已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地应用于乳制品、罐头食品、…  相似文献   

3.
乳酸链球菌素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乃至消费过程中,其防腐保鲜一直深受重视,人们期望能使用安全、绿色并对人体完全无害的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是由Lactococcus lactic菌株产生的一种无毒副作用、热稳定的小分子多肽,能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其芽孢的生长和繁殖.研究显示,乳酸链球菌素既具有抑菌防腐作用,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已开始在食品行业大量应用,其作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株产乳酸链球菌肽菌株SM526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包头市售酸乳酪中分离出一株链球菌SM526,菌体多为长链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无芽孢、荚膜及鞭毛,不运动.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凝固.DNA中G+C为38.5mol%.经鉴定,SM526菌株为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经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检测SM526菌株发酵液,该菌能产生一种小分子活性肽——乳酸链球菌肽,它能抑制或杀死包括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梭菌属等在内的多种革兰氏阳性菌,但对革兰氏阴性菌、霉菌及酵母无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为指示菌株表明,乳酸链球菌肽对细菌的作用方式是杀菌  相似文献   

5.
乳酸粪链球菌对氨基酸和生物素的需要与乳酸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乳酸粪链球菌对氨基酸和生物素的需要与乳酸产量的关系。在满足该药必须氨基酸和生物素的条件下,可使乳酸产量和菌数明显增加,乳酸产量是对照的5-15菌数是 5.7-30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乳酸乳球菌发酵过程中pH调控和补料对产物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三种不同的pH调控方式(初始pH7.0):(1)恒定pH6.8;(2)当pH降到6.2时恒定pH6.2;(3)发酵6 h后每2 h调节pH至6.8.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按方式2调节pH与不调控pH相比,乳酸链球菌素效价提高了2.48倍.分别选用了4、5、6和8 g·(L-1·h-1)蔗糖流加速度,当按5 g·(L-1·h-1)恒速流加蔗糖溶液,乳酸链球菌素效价提高约2.9倍.  相似文献   

7.
饮料中乳酸菌包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基础原料,采用全酶法糖化工艺进行液化和糖化,接种适宜的乳酸菌进行发酵,然后采用复凝聚法在液相中将乳酸菌包埋,以此延长菌体在液相中的存活时间.乳酸菌被包埋后,在饮料中添加乳酸链球菌素和低聚果糖,对饮料中未被包埋或已被包埋但又释放的菌体的产酸进行控制,同时也保证其在饮料中存活.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到最佳的微胶囊造粒条件及乳酸链球菌素和低聚果糖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以乳酸链球菌代谢途径为基础,自动化生成了代谢物的标准化反应速率微分方程组,并建立了系统模型.在设定参数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了乳酸链球菌代谢物的浓度变化,量化了乳酸链球菌代谢过程.结果表明: 1)当菌量足够时,葡萄糖初值不同,不影响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和代谢物极值出现时刻;2)模型经改写,对突变菌株也适用,可以为菌株筛选提供指导,减少实验的盲目性与繁杂性.  相似文献   

9.
靳朝晖 《科技资讯》2011,(23):235-235
目的:探究乳酸链球菌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将30头确诊为隐性乳腺炎的牛做为研究对象,共44个阳性乳区。对所有奶年乳腺内灌注乳酸链球菌菌素乳房灌注剂,每天一次(2.5×106IU),连续三天。结果:乳酸链球菌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使乳酸乳球菌适应玉米酒糟作为发酵生产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主要氮源,首先对培养基进行了初步优化,发现在酒糟清液中加入蔗糖、酵母膏和磷酸氢二钾明显促进了乳酸乳球菌的生长.在此基础上,使用等离子体对乳酸乳球菌进行诱变处理,利用24方孔深孔板技术可实现对高产Nisin突变菌株的选择性筛选.结果表明,诱变菌株在只有5.0%存活率时,得到的正突变菌株可达26.2%.借助摇瓶发酵实验对其生产Nisin的发酵水平进行研究,发现有1株诱变选育菌株发酵Nisin的活性高达6 520 U/mL,并且其发酵能力比诱变起始菌株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三道"牌酸奶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分离培养基BCG牛乳培养基.分离得纯菌,革兰氏阳性,链球状排列,能发酵葡萄糖产乳酸,确定其为嗜热乳酸链球菌.  相似文献   

12.
一株产乳酸链球菌肽菌株SM526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包头市售酸酪中分离出一株链球菌SM526,菌体多为长链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无芽孢,英膜及鞭毛,不运动,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凝固,DNA中G+C为38.5mol%,经鉴定,SM526菌株为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经用牛津杯琼经扩散法检测制或杀死包括芽孢杆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产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乳酸乳球菌为出发菌株,在含有高浓度Nisin的固体平板上,筛选出了耐受10 000IU/mL Nisin的乳酸乳球菌菌株,其发酵单位达到1 680IU/mL。以此菌株为起始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利用24方孔深孔板快速筛选高产Nisin的突变株。结果表明,在诱变菌株的存活率为3%的条件下获得的突变株的正突变率达到27.3%。通过摇瓶发酵进一步考察初步筛选的正突变株的Nisin发酵水平,发现有一个突变株发酵Nisin的活性达到6 120IU/mL。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CCFM8724产生的3种代谢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3-苯乳酸、苯丙酸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测定了3种代谢物的组合物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量、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产量、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产量及生物被膜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分子对接的方式探究小分子代谢物结合致病菌靶点的方式和构象。结果表明:组合物的干预使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量减少了79.4%,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产量分别减少了63.8%、60.2%,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产量减少了80.7%,同时破坏了生物被膜结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组合物可以与变异链球菌PtxA蛋白和白色念珠菌Fba蛋白的靶点结合,影响其糖代谢,进而抑制二者形成生物被膜。通过探究植物乳杆菌CCFM8724抑制双菌生物被膜潜在的物质基础,旨在从分子水平揭示组合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3-苯乳酸、苯丙酸可能的抑菌机理,为植物乳杆菌CCFM8724及其代谢物组合物开发口腔益生菌和后生元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龋齿是一种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细菌性疾病。口腔常居菌如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等能粘附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迅速产生大置乳酸而使釉质脱矿.因而被称为致龋菌.为探讨能抑制和杀灭致龋菌,减少或消除菌斑的药物,我们于1984年开始对一些中药制剂和某些外用抗菌药进行了抑菌试验的研究,筛选出杀菌效果满意的药物.为便于在人群中广泛开展防病工作与兰州日用化工厂协作制成“防病牙膏”.并进行人群试验,观察其对菌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生牛乳中乳酸细菌的分离鉴定过程,并阐述了应用分离获得了的乳酸杆菌,乳链球菌,酵母菌来制作牛乳饮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劲松  张璟晶  牛林 《科技资讯》2009,(33):114-116
本文对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对豆乳进行乳酸发酵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豆乳乳酸发酵的最佳条件为:菌种配比1∶1,接种量4%,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12h时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乳酸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确定血乳酸阈值、控制运动负荷强度、强化训练效果出发,论述了乳酸产生和除去及血乳酸与肌乳酸的关系;分析了乳酸测试对运动训练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丁涓  蒲洋  都婷婷  冯志斌  魏敏  王媛媛 《科技信息》2009,(33):T0070-T0071
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碳源为葡萄糖添加量为6%时L-乳酸的产量8.1g/l,氮源为牛肉膏添加量为2%时L-乳酸的产量9.02g/l,PH为6.5时5.62g/l,均为同一条件下的最高产酸量,最终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6%葡萄糖、2%牛肉膏添、PH为6.5。  相似文献   

20.
李燕 《科技资讯》2011,(1):208-208
本文探讨四种不同pH值(pH4.1、pH4.6、pH5.1和pH5.4)的胡萝卜汁在4℃保存嗜热链球菌时细菌存活性,同时探讨用10%乳酸、10%乙酸和10%柠檬酸调胡萝卜汁的pH值4.6时,嗜热链球菌存活性影响。嗜热链球菌在四种不同pH值胡萝卜汁中保存二十天后均有较好存活性,其中pH4.6胡萝卜汁保存嗜热链球菌比较理想。在4℃保存十天后,用柠檬酸调pH的胡萝卜汁中嗜热链球菌活菌数下降,而用乙酸、乳酸调pH值的胡萝卜汁中活菌数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