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配制高强混凝土用的高效能减水剂NF的合成机理及合成工艺参数,并就核体数、表面张力及掺加NF后的水泥流动性,沉降性等与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NF属于非加气型高效能减水剂。用800#水泥、掺加NF减水剂,可配制1000#的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矿渣微粉对各类减水剂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微粉与萘系减水剂及木钙系列减水剂均有良好的适应性.矿渣微粉具有辅助减水效果,可提高减水率2.0%~12.0%,并且可改善各类减水剂的塌落度损失.  相似文献   

3.
改性草浆碱木素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浆碱木素化学改性,研究了引发氧化和磺化制备改性草浆碱木素减水剂(MLP)的工艺参数,通过测定MLP的红外光谱、MLP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水泥ζ-电位、MLP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掺MLP的水泥净浆流动性,对MLP进行了表征,并试验研究了掺MLP的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草浆碱木素进行氧化改性和磺化改性,可获得含有羟基、磺酸基等官能团的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减水率达到15.2%;碱木素经改性后,表面活性提高,通过吸附一分散作用,降低水泥颗粒的ζ-电位,并可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掺MLP的混凝土性能符合高效减水剂国标要求.草浆碱木素经氧化和磺化改性后,不仅可代替木浆木质素磺酸盐使用,而且因其具有高效减水剂的性能指标,还可单独作为高效减水剂使用,或部分取代萘系高效减水剂.  相似文献   

4.
由同济大学张冠伦副教授与吴淞水泥厂共同承担的“解决氟石膏水泥掺‘木钙’引起速凝的研究”课题1989年1月10日通过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从理论上对氟石膏水泥掺木钙减水剂后为什么会发生速凝进行了分析,在试验中证实了产生速凝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这一应用技术对氟石膏配制的水泥、硬石膏配制的水泥以及对木钙减水剂适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混凝土施工中经常采用一些外加剂量,而混凝土中的水泥与外加剂之前的适应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分析了天业水泥厂生产的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与萘系减水剂、高效减水剂、葡萄糖酸钠三种外加剂的适应性关系,通过对5min、60min的Marsh时间测定,确定了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较好,在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施工质量、制作高强类混凝土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混凝土施工中经常采用一些外加剂量,而混凝土中的水泥与外加剂之前的适应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分析了天业水泥厂生产的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与萘系减水剂、高效减水剂、葡萄糖酸钠三种外加剂的适应性关系,通过对5min、60min的Marsh时间测定,确定了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较好,在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施工质量、制作高强类混凝土方面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掺用FDN-440和FDN-500两种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计算、试配和分折,确定其最佳配合比。在试验方法上,认为正文试验法相对最好,并在试验中发现,水泥品种不同对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超塑化剂是配制高性能砼不可缺少的组合。通过与FDN的对比试验, 新型超塑化剂Supercizer-6的工程效果。结果表明:S-6基本不含Cl^-,SO^2-4等有害成分,掺少量S-6可有效提高水泥净浆、砂浆,砼的流动性,且各龄期的抗折,抗压强度及其发展规律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试验中的6根砼复合梁,在有效影响区内采用钢纤维高强砼(SFHRC),其余部分采用普通通砼浇制,通过对复合梁的全过程分析,探讨了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和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TQN高效减水剂在水下砼中的试验与应用,证明了TQN高效减水剂可以有效地避免水下砼因流动性损失大、稳定性差异而导致水下砼均匀性差、卡管等施工质量事故;同时统计结果表明,TQN高效减水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三种减水剂(改性木素磺酸钙高效减水剂GCL1—3A、木素磺酸钙减水剂和萘系高效减水剂FDN)、减水剂掺量、水灰比、灰砂比、水泥标号对砂浆抗渗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种类对砂浆的抗渗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最显著.为了提高砂浆的抗渗性和抗压强度,优化配比方案为:在32.5R标号水泥中掺入0.4%(质量分数)GCL1—3A,灰/砂和水灰的质量比分别为1:2.5和0.435.掺入GCL1—3A的硬化砂浆结构致密,开口孔隙率从空白的20.56%降低到17.06%,孔径分布均匀度从0.17上升到0.46.初步探讨表明,GCL1—3A的空间位阻和静电斥力增大了对水泥的分散作用及其缓凝作用,共同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以酚藏花红为内指示剂,三氯化钛还原铁,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矿石中铁。方法准确,稳定,操作简便并消除了汞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抗温环保型降滤失剂改性玉米淀粉的合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在淀粉链状结构上引入丙烯酰胺和丙磺酸单体,优化其反应工艺,得到改性淀粉;用热重法分析产物热稳定性能;通过淡水实验、抗高温实验、抗盐实验和抗钙实验评价改性淀粉的降滤失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淀粉在280℃时开始分解;当改性淀粉添加量为1.3%时降滤失性能良好;改性淀粉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好、抗盐抗钙能力较强、同时兼有无毒环保、成本低等优点的降滤失剂原料。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普通稠油热采转化学驱,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粘剂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驱替机理。首先通过实验评价了降粘剂的性能参数,然后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开展了降粘剂驱注入特征和驱油效果研究,通过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降粘剂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最后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稠油降粘剂驱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稠油驱替过程可划分三个阶段:启动压力突破阶段,压力快速下降阶段,压力低位运行阶段;降粘剂驱可以降低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减小驱替压力,实施降粘剂驱后采收率提高了12.4%,总采收率达到46.6%;降粘剂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降低原油粘度,减少残余油饱和度;采用非线性混合规则拟合实验结果,表征了原油粘度随降粘剂浓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应用于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和实验值拟合得较好;先导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降低水井注入压力,降水增油效果显著,试验区内油井全面见效。  相似文献   

15.
三环减速器表面噪声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环减速器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新型传动装置,利用三相并列双曲柄机构克服死点,以传动比为49.5的SHQ50三环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基本机构特点和传动机理。利用声强法对其表面噪声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分析,给出了该机输入和输出侧面及顶面的三维声强分布图和等值线图。结合测点频谱图,得出其噪声评价指标及产生噪声的原因和机理,为正确设计三环减速器,减少其振动和噪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玉玺  冉长江 《科技信息》2013,(25):123-123,173
由于设备功率的增大,现在井下用水冷型减速器越来越多,但井下特殊的条件,使得水冷型减速器在井下会发生润滑油的缺失而造成缺油、高温等现象,通过观察和研究,我们自己动手进行改造安装,可以很好的解决同种类型的情况,对煤矿工作面切眼的刮板输送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木素减水剂对水泥生料浆的分散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磺化改性木素为例 ,从磺化改性木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水泥料浆颗粒表面吸附量及其沉降性能等三个方面研究了木素减水剂对水泥生料浆的分散作用。通过实验测定发现 :减水剂能够极大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并被大量吸附在水泥生料浆颗粒的表面 ,降低了水泥颗粒的表面能 ,从而改变了沉降性质 ,表现出较好的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钻井液降黏剂MAA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MA)和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方式,通过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二元共聚物(MAA),评价MAA对钻井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AA的最佳合成条件是引发剂用量0.6、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单体摩尔比1.5∶1、滴加时间90 min、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120 min; MAA可以显著降低钻井...  相似文献   

19.
选取木钠、萘系以及聚羧酸系减水剂,利用 XRD、SEM等测试手段,通过对水泥净浆流动性、凝结时间和强度等宏观性能的研究,分别比较粗集料中的含泥量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泥土的掺入缩短了含有 3 种减水剂的水泥净浆的初凝和终凝的时间,且随着含泥量(0% ~ 8%)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初始流动度和 1 h 流动度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泥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最为明显;含泥量在较小范围之内(w<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净浆试块的 7 d 强度。  相似文献   

20.
化学降黏驱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新方法,现有的数值模拟方法不能准确描述降黏驱过程中各组分、相间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结合油水两相控制方程、降黏剂浓度传质方程及辅助方程,构建了浓度场-渗流场全耦合化学降黏驱替数学模型,获得了乳液黏度-含水率、降黏剂溶液黏度-浓度及降黏剂溶液与原油界面张力的辅助方程,采用具有有界性的高阶迎风格式克服了一阶迎风格式的不足,提高了浓度散度的计算精度,优选有限体积方法提高了解的准确性,并对降黏驱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降黏驱数值化实验,优化了降黏驱的注采参数。研究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表征降黏剂的控黏效果;随着降黏剂注入浓度、注入量和注入速度的增加,采出程度逐渐增加,但采收程度增长率逐渐减小;0.4%浓度的降黏剂采收程度提高幅度最大;合理注入量介于0.2~0.6 PV,PV(pore volume)表示孔隙体积;推荐选用段塞较大、段塞中降黏剂浓度较高的方案;合理的注入速度应根据油田自身产能设计。该研究为稠油油藏降黏驱开发方式优化与调整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