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为不宦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徒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矣。’田子辞。” (《战国策·齐策》)[译文]齐国有个人见到处士田骈,说:“久闻先生的高谓品德,主张不做官,而愿为人们服务”。田骈问道:“你这是从那里听来的?”这个人回答说:“我是从邻居的女儿那里听说的”。田骈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人回答说:“我邻居家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3期上《“这个”病句早该修改了》一文,议及《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个句子:……因谗之曰:“王俊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个出,平促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该文判定引句为“病句”的第一个理由是:“双引号内的两句话是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谗’屈平的内容。如果是上官大夫直接引屈平的话来低毁屈平,那么,‘以为’就多余。如果是上官大夫转述屈平的话的大意,那么,‘曰’就多余。很明显这句犯了杂揉的语病,‘曰’与‘以为’,两者只能选其一,以选‘曰…  相似文献   

3.
36.义务教育初中课本第二册晋干宝《宋定伯捉鬼》:“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欲,课本无注。 按:本句中“欲”与上文“嗒曰:‘欲至宛市’”中“欲”不同。“答曰”之“欲”为能愿动词,本句之“欲”为时间副词,“将要”的意思。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五:“欲,将也。凡云欲者,皆愿之而未得,故又得为将也。”这就把能愿动  相似文献   

4.
郝正宏 《世界博览》2009,(16):87-87
明朝紫柏大师记:“陆亘大夫谓南泉日:‘肇法师甚奇怪,解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南泉指庭前牡丹花云:‘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南泉所云乃禅语,因陆亘大夫未悟,故南泉映“人见花如梦相似”道出其未悟境界,并双印前句:欲“解道”,必先“人见花”;“如梦相似”,究其因实乃“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此未悟境界,古人如是,今人亦如是。  相似文献   

5.
一 诗邶风新■篇曰: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传不为‘鸿’字作训,殆以为鸟名,人所习知无烦词费。虽然余有疑焉。夫鸿者,高飞之大鸟(1),取鸿当以矰缴(2),不闻以网罗也。此其一。藉曰误得,则施水中,亦断无得鸿之理。何则?鸿但近水而 ,初非潜洲之物,鸿既不入水,何由误结於鱼网之中哉?此其二。抑更有进者,上文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燕婉之求,籧篨不殄”,下文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籧篨戚施皆喻丑恶,(详下) 则此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者,当亦以鱼喻美,鸿喻醇,故传释之曰“言所得非所求也”。然而夷考载籍,从无以鸿为丑鸟者。说文鸟部日“…  相似文献   

6.
“开元盛世”的第22年,也即公元734年,李隆基“种麦于苑中,师(率)太子以下亲芟之。谓曰:‘此所以荐宗庙,故不敢不亲,且欲使汝曹知稼穑艰难耳’”。(《资治通鉴·唐纪》卷214)玄宗皇帝亲自种麦,且教太子知稼穑之艰难,其重视农业和粮食问题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一 在儒家所主之礼乐说中,礼乐二者,合为一体;不偏不倚,相反相成。论语学而云: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邢疏云: “此章言礼乐为用相须乃美。……和谓乐也”。‘礼之用,和为贵’者,谓礼必资乎乐;‘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者;谓乐必资乎礼也。礼记仲尼燕居云: “达於礼而不达於乐,谓之素;达於乐而不远於礼,谓之偏”。素乃重礼之过,‘偏’乃重乐之过;是皆不远礼乐为用相须,不可偏废之情耳。漠书礼乐志云: “六经之道同龄,而礼乐之用为急。………二者并行,合…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郭锡良先生编的《古代汉剧》(北京出版社)上册文选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三个“美我”编者注为:“以我为美”;其“美”注为:“用作意动,认为……美”(见此书150页)。而且这一教材讲“词类活有”之意动用法时又特地以上述几句话为例以区别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说:“三个‘美我’都是意动用法,是‘以我为美(认为我美)’,而不是‘使我美’,(见此书273页)现行普通中学语文课本高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选了《邹忌讽齐兰纳谏》,其中三个“美我”的注释也是“以我为美”。江夏先生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将三个“美我”译为“认为我漂亮”,意思是与以上两家一致的,总之,这三种教材都是把三个“美我”视为意动用法的。  相似文献   

9.
“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日:‘安之,人必奠之卖矣。’得死者患元,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日:‘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相似文献   

10.
一切文艺作品,要起到教育人的作用,都应首先能感人。清代黄周星《制曲枝语》有云:“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尽之,曰:‘能感人’而已。感人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趣勃勃,生气凛凛之谓也。”戏曲如此,推及文艺的全部也莫不如此,文艺若能感人,兴观群怨这几种作用自然也就达到了。那么,文艺感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涉及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11.
读书随谈二题何必更理晋人刘伶酣饮,出门常使仆者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有称,此于生死甚看得透。但亦有另一说,讥谓:真看得透也不必埋了。苏轼《东坡志林》卷四“刘伯伦”条云:刘伯伦(伶)常以锸自随,曰‘死即埋我’.苏子曰:“伯伦非达者也,棺衣衾不害为...  相似文献   

12.
“王敦惮祖逖”略论陶新华《世说新语·豪爽篇》记:“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目真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原注:敦小字也),何敢不逊,催摄面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王闻之而止。”宋人汪藻《考异》...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古代方俗语词的研究,已逐渐引起语言学界的兴趣和关注。笔者平日涉览唐代诗文,时而发现有些词语字面普通,而若以常义解之,却往往与原意乖刺,意其为唐代俗语。不揣浅陋,胪举数条,略加考辩,间或论及古今注释之得失,然未敢自信能否有当于万一,尚蒙教所不逮,匡其纰谬,跋予望之。新妇新妇即新嫁娘之谓。秦汉以降,迄今沿用。但唐人所言“新妇”往往并不“新”,而是指已婚的少妇、老妇。可称己妻,也可称他人的儿媳,还可用作儿媳的自称。先举唐人小说数例。《太平广记》147·1058引牛肃《纪闻》记裴(亻由)先面见武则天曰:“臣今请为陛下计,安敢诉冤?且陛下先帝皇后,李家新妇。先帝弃世,陛下临朝”。此称他人之媳。杜光庭《虬髯客传》:“虬髯曰:‘……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此称己妻。又《太平广记》122·858引温庭筠《干(月巽)子》:“启姑曰:‘新妇七八年温清晨昏,今将随夫之宫,远违  相似文献   

14.
“你看他还打张鸡儿哩,瞒着我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茧儿!”(28)“伯爵度打张惊儿说道:‘我没曾在你面上尽得心,何故行此事。”(35)“你看这老婆子这等打张睛,俺猫在屋里好好卧着不是?”(59)姚灵犀释为“佯推不知”。梅校本注“假作吃惊,装糊涂。”白维国释作“假作吃惊,虚张声势。”这本是同词异写。此词是当时口语之实录,写录者急不择字,而未虑及用词用字之统一,因而出现同词异记之不同。“张惊”取吃惊或故作吃惊之字义;“张睛”则取“瞪眼不认帐”,楞瞪之态;“打张鸡儿”则是以禽事喻人事,鸡受惊惧的神态。同义词的三…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宋卫策》上记载: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准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徒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也,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场合,要合时宜,要讲究得体性,否则会遭到笑。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你的肉多少钱一斤?”“你的肠子怎么卖?”遇到这种情况,答话的人常常会感到很尴尬。这是因为答话人解码时可以有两个角度:从善意的角度理解,对方只…  相似文献   

16.
《战国策·宋卫策》上记载: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准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徒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也,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场合,要合时宜,要讲究得体性,否则会遭到笑。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你的肉多少钱一斤?”“你的肠子怎么卖?”遇到这种情况,答话的人常常会感到很尴尬。这是因为答话人解码时可以有两个角度:从善意的角度理解,对方只…  相似文献   

17.
一、连词体系的初建时期(1898—1938)据郭锡良的《汉语史讲授提纲》(北大中文系,1984年10月,P、150),甲骨文中就有了连词,可是真正把连词当作语法学体系的一类词来研究的,始见于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文通》中指出:“凡虚字用以提承推转字句者,曰‘连字’。故连字界说,明分四宗:曰‘提起’,曰‘承接’,曰‘转捩’,曰‘推展’。四宗连字,其不为义而有当虚字之称者盖寡。盖皆假借动字,状字以长用。”《文通》给连词下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分了小类,谈了连词的来源。《文通》也讲了连词表示的关系,运用的场合及作用。如“承接连字者,所以承接上下之文,而概施于句读之中也。承接连字,惟‘而’‘则’两字,经籍中最习见。”“推拓连字者,所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作文切忌平衍,须层层开展,方有波  相似文献   

18.
小易 《科技智囊》2009,(6):69-69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秉,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秉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秉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的韩非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对韩非这个矛盾之说的逻辑思想我们不评论,只是想看看世上究竟有没有这样攻守兼备的冷兵器,攻城略地,所向披靡,防守疆土,固若金汤。  相似文献   

20.
辜鸿铭在清末曾做过张之洞的幕宾,有《张文襄幕府纪闻》一书问世。书中论及理财时,说:“余谓财固不可不理,然今日中国之所谓理财,非理财也,乃争财也。驯至言理财数十年,得其财者,惟洋场之买办与劝业会之阔绅。昔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余谓今日中国欲得理财之道,则须添一句曰:‘官官,商商’。盖今日中国,大半官而劣则商,商而劣则官,此天下之民所以几成饿殍也。” “官而劣则商,商而劣则官”这句话,实在是对晚清官场劣迹的高度概括,可谓入木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