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摄影术的诞生给西方绘画艺术的风格及流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摄影术出现之前,西方绘画是以“摹仿”为主流的古典写实主义的绘画,追求与自然逼真,画面造型严谨。摄影术出现之后,西方绘画主要以“表现“、“抽象”为主流,画面多以表现画家的主观情绪,画面的造型不完全以自然逼真为最终标准。摄影对近现代西方美术观念的嬗变与重建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绘画造型符号化不是停留在对视觉表层的模仿,而是对客观对象认识和体验的更加深刻地表现,是表现客观对象的精神本质。简化的提炼性绘画造型符号,情感的体验性绘画造型符号都是绘画视觉真实的表现。绘画造型符号化能使画家的艺术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艺术观点、观念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3.
喷画艺术具有逼真、生动的艺术效果,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动画设计和建筑等领域。喷画能够具有惟妙惟肖的写真效果,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在教学中,该绘画手法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创作目的、材料等因素,更好地发挥其独特而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喷画的充分了解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应用能力,发挥其在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笑君  翟浩澎 《科技资讯》2005,(22):141-141,138
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同是艺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素描(也称之为常规素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设计素描(也称之为结构素描),是以单色线为造型语言,传达设计形态,构造及空问关系的一种现代设计绘画表现形式。是以感觉训练为基础,以透视原理为依据,以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是一种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三维立体与空间造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许翠 《科技信息》2012,(6):312-312
绘画作品的语言是指构成画面传达特定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的表现手段,色彩语言是其中一个基本因素,由于在绘画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东西方绘画中都备受关注。东方绘画以中国画(水墨画)为代表,西方绘画以西洋画(油画)为代表,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形成民族文化的因素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绘画在色彩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探讨了东西方绘画中色彩的差异,希望通过了解这些不同点,有利于在各自的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王宁 《科技信息》2011,(7):417-417
水彩画是绘画的一种,属于西洋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画种,它发源于古埃及、印度、波斯等地,后来传入欧洲,18世纪在英国形成独立的画种。一切艺术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水彩画同样如此。它是西方绘画品种的重要一种,传入我国以后,已成为我国画坛中的一朵奇葩。分析、研究、把握水彩画的艺术特色,无论是对于水彩画的创作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现代陶瓷绘画对水墨画的借鉴与应用、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探究水墨画技法与陶瓷绘画中的异同,比照水墨画与陶瓷绘画在艺术审美上的差异,阐述了作为传统艺术精髓的陶瓷绘画与传统水墨画在画理上是相通的,陶瓷绘画随处可见传统水墨画艺术的"情缘",水墨画艺术对陶瓷绘画的影响深邃而久远。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使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要想让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得让幼儿对绘画感兴趣,让幼儿在乐中画,在画中乐。  相似文献   

9.
<正>一、感性抽象——中国画的源起与归宿中国画是东方绘画艺术的代表,在造型及材料的运用上不仅与西方,同时也与日本,印度伊斯兰等其它国家有相当大的距离.由于几千年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生存状态及本民族稳定的心理机制,中国画有独立的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其间,虽有外来绘画的影响,如南朝张僧繇曾在天竺绘画的影响下吸收其明暗手法在“一乘寺”画了具有立体感的凹凸花,以至于“一乘寺”又被称为“凹凸寺”.但这种明暗画法终未成气候,中国画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与审美特点.相反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对现代西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抽象绘画成为二十世纪西方绘画的主流.由此可见,中国画最顽强的也是最具个性的特征便是抽象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1)正确理解服装画的概念、特征是服装画创作的前提。(2)准确合理的人体造型是服装画创作的基础。(3)服装配色是服装画创作的关键。(4)协调统一的服装配饰使服装画的创作锦上添花。(5)合理的画面布局和娴熟的表现技法是服装画创作得以实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岳源 《科技信息》2009,(16):266-266,268
“综合绘画”是用“综合材料”和“综合技法”来创作的绘画作品。“综合绘画”的材料媒介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它与绘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被艺术家们广泛而巧妙的应用。正确的选择、应用综合材料媒介,可带来更深层次的艺术观念的变化,从而使艺术表现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2.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范畴,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等相同的美术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线条组合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将三维立体压缩到二维平面去表现,以达到视觉的直观,因而具有视觉空间立体感,相同的表现生活的统一性、瞬间性和空间并列性。但二者在对现实的改造程度、使用的材料媒介及造型手段、表现瞬间及表现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毕摩画是彝族传统的绘画之一,本文从绘画工具与材料的视角,探索毕摩画的物化形式和不同媒介构成的绘画艺术语境状态,阐释毕摩绘画艺术的工具材料具有就地取材与现代材料相结合的特点,同时论证了毕摩绘画艺术与材质“物语“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绘画艺术中,材料与技法可以说是一种绘画语言,不同的绘画材料技法加以技法的表现能在画面中表现出特质美感。创造性地运用材料与技法,能为画面增添情感意识,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西方绘画受到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当时所追求的目标是造型的准确、光感、体感、质感,更多的科学艺术体现是一种西方传统绘画在视觉上的审美。在现代油画中,材料与技法作为一门艺术,不但丰富了画面,更是大大提升了人们的视觉审美。  相似文献   

15.
对线在服装绘画中的表现艺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线在服装绘画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诗与画具有共通之处,"诗情画意"的艺术美感在中国盛唐诗人王维和英国浪漫主义大师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表现得极为明显,二人诗歌创作的绘画技巧、构图方法和指导思想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与画作为表达美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寄托感情、陶冶情操是其意义之一。这也正是诗画可以融合的原因。基于这种共性,诗可以呈现画的意境,画可以表达诗的情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现象是诗画不断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马河 《洛阳大学学报》2002,17(3):106-109
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中国传统绘画,以线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在平面上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运动形态和内部结构.其绘画特点生动简练概括传神.中国线描绘画就是这样以整体和谐的运动赋予对象以新的生命,以自己民族独特的表现力和美感,自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8.
杨光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1):35+24-35,24
动物以新彩工笔绘画、通过描绘动物造型、色彩、线条、体现出动物的骨骼、皮毛、眼神等自然形体逼真传神、韵味清新。而配景则以粉彩写意手法来表现,产生自然情趣、雅俗共赏之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侯传冷 《科技信息》2011,(36):I0132-I0132
用线去表现人们的意念,可以说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就已开始。线条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媒介,以线造型是中西绘画共同的起步,但就线条的作用而言,中西并不一样。西方绘画中对线条的理解远不及中国画中对线的要求,因为西画中线条只是作画中的一个形式工具。而要研究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必须从研究线开始。作为中国特定语言的符号体系,线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它讲求功力和象征意义。中国画的线,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它可以表现物体的造型,用线条来界定物象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当今陶瓷绘画正盛行,陶瓷绘画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在向其他画科如油画、水墨画、素描等的借鉴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开始探索属于陶瓷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这也是陶瓷绘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工艺如何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相结合,与时俱进,是艺术发展永不停歇的话题。本文仅对新彩颜料的发展与特性作简要的说明,以此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