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灾难报道最能体现一个新闻媒体的伦理道德准则。我国媒体十分重视灾难报道,在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标准,报道手法逐渐成熟,报道效率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也存在着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如传播虚假信息、不择手段报道等,导致新闻失真、客观性不足、人文关怀不够,对我国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对此,应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大监管力度,加快新闻媒体立法进程,促使我国新闻媒体沿着法制化、规范化、伦理化的轨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在灾难事件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闻媒体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报道出现了三个新变化:一、力争及时、全面、真实传播灾难新闻,使媒体成为稳定剂、镇静剂;二、媒体也可成为救灾的组织者、激励者;三、媒介也是灾难的悲剧审美者。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从媒体在灾难发生时的缺席、失语到目前能够及时全面报道,一个新的机制正在形成。作为政府快速反应机制的一部分,中国媒体终于开始有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机制。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是中国媒体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的媒体投入了大量的报道。相比唐山地震时媒体的表现,对这两次震级相当的地震的报道,我国媒体的表现差异很大。本文对两次地震后媒体对灾难的报道进行对比,从新闻时效性、信息量、报道角度、新闻表现等几个方面看我国媒体在应对重大安全新闻事件时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如何进行报道,如何通过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传播使受众对灾难事件获得最大程度的理解,如何在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成为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现以电视新闻媒体的视角,对灾难性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传媒格局正处于结构性转变之中,以党报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和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诸多新闻事件尤其是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报道角度和所持观点时常存有分歧,更甚者会相互博弈。在相互争锋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在公众中的信任度有所降低,突出表现就是频遇"塔西佗陷阱"。官民两种话语体系隔阂、主流媒体信息输出方式单维度、公信力消减,是"两个舆论场"存在的重要原因。从儒家思想文化视域下探讨"两个舆论场"的融通之道,营造和谐的舆论生态环境,须以儒家文化为介质,通过信义人物塑造"信义媒体",通过客观报道凸显"诚实媒体",通过强化职业道德营建"礼智媒体"。  相似文献   

6.
失实报道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对舆论的导向起了负面作用。本文针对失实报道,从理论上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倡导新闻打假,并进一步阐述新闻真实性与建设和谐的舆论氛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不仅要关注新闻的传播效应,更应该重视传播中人文精神的弘扬。媒体作为具有公信力的信息传播平台,倡导人文精神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失实报道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对舆论的导向起了负面作用.本文针对失实报道,从理论上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倡导新闻打假,并进一步阐述新闻真实性与建设和谐的舆论氛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探析灾难新闻摄影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灾难新闻摄影中出现大量缺乏人文关怀的图片和报道,根源在于受众对媒体的需求与影响,媒体将经济利益置于优先选择及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人文关怀认识存在"误区",在传播中极力满足受众的需求,加之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欠缺和法律惩戒的缺位降低了该类传播的违规成本,致使该类传播行为越发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有关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在近些年成为各种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出于社会责任感的考虑,新闻工作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应该注入人文关怀的因素。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读灾难报道与人文关怀的基本涵义,阐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当代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分析其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灾难新闻报道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罗子彪 《甘肃科技》2012,28(17):99-103,13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突发事件也随之进入了高发期。这对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长期以来受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宣传报道体制僵化影响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正面宣传为主"限制突发事件报道的选题范围,"人文关怀"缺失损害突发事件报道的传播效果等。主要通过近年来我国对突发事件报道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典型突发事件的特点,提出了正确认识突发事件的传播价值、准确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选题方向、突发事件报道要做到全面连续、及时公开、把人文关怀融入突发事件报道等5条对策。这些对策的提出,对如何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黄伟 《科技信息》2009,(33):I0223-I0223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的巨大悲痛。在灾难面前我们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每项工作,与过去的灾难新闻报道做对比,我们的政府在社会各项事业中的管理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新闻行业领域,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看到在参与的新闻报道媒体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关于新闻报道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在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一些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情况,这给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庞小艳  吕莹 《科技信息》2010,(22):375-375,377
媒体是个好东西。媒体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及时性使其具有不可比拟的功用。在突发事件中,媒体的报道具有重要的互动和导向作用,并凸显了媒体尊重人类普世价值、以人为本的积极功效。我国媒体与国外优秀媒体的差距依然很大,提高我国媒体的竞争力和公信力就必须坚持新闻自由原则,必须宽容媒体、允许媒体犯错,同时也必须增强媒体自律。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对网络新兴媒体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简要阐述网络新兴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舆论传播的主导权、网络属地管理原则、正常的舆论秩序、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带来的严峻挑战,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提出对网络新兴媒体管理应根据科技发展形势不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央视关于汶川地震的现场直播是一次成功的灾难报道。分析央视汶川地震直播框架选择的动因,需要回到历史语境与中国国家媒体面临的当代信息传播格局。这一问题又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次地震报道对唐山地震报道的反思性镜鉴,二是多路媒体的真相报道的效率竞争构成的框架选择刺激-反应机制,三是具有自媒体的观众信息流通渠道对央视直播构成的效率考评机制。结合上述三个层面的考虑,可以勾勒出在这个时代,电视媒体如果想获得更大的作为,应该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电视直播。  相似文献   

16.
卓南生 《世界知识》2010,(15):28-30
对于日本的政局及派阀游戏,我们有必要透过现象认清其本质。当日本媒体配合政局制造"人心一新"的假象时,外国媒体(包括中国媒体)可以站得高一些,远一些,客观报道,实事求是地、冷静地寻求更加接近事实的分析,而不被日本传媒铺天盖地的造势所诱导。  相似文献   

17.
媒体该如何报道冷门体育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科 《科技信息》2010,(28):289-289
媒体喜欢关注一些比较热门的体育项目,但是却较少关注一些冷门的体育项目,这是我国媒体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冷门的体育项目该怎样去报道?媒体在其中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本文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分析了冷门体育项目不受媒体关注的原因,并提出了独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不是好新闻就是好新闻。”灾难新闻报道历来是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重要性、复杂性、人情味等。有调查显示,灾难新闻报道是受众最关心的新闻之一。媒体在面对灾害性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陆屹 《安徽科技》2021,(12):38-39
互联网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巨大.技术的更新无法阻挡,但"内容为王"仍没有改变.主动为政府服务,加大一手政务信息的首发力度,用足用好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坚持主流媒体对舆论的引领和引导,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探索"定制化"发展模式,精准定位、扬长避短,从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入局,把成就传统媒体公信力的资源转变为融合新媒体的重要载体,通过全媒体运营,聚合优质内容资源,打造视听平台,发展新业态,走融合发展、产融结合的路径,"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推动安徽省广播电视台成为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20.
正40万黑人新中产阶级正在享受美好时光,可是对于劳动阶级来说,无论黑人还是白人,并没有享受到破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好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The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简称非国大)的第五次政策会议已经落下帷幕。经媒体于会议前后的密集报道,使得会议的内容和意见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有些媒体和国际评级机构将焦点投放在南非的"第二次转型"——即社会经济转型上。作为参与者,我自己的观点与主流媒体的观点有所不同,因而我愿意从我的角度分享一些关于整个事件过去和未来的故事。一些被过度报道和一些肤浅的偏见让人们忽视了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