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而建立的刑事诉讼辩护制度,在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确立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对于实现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促进控、辩双方地位上的实质平等,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实现刑事诉讼目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比较、推理的方法,从辩护人地位的基本概念入手,对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保护被告人上诉权的一项重要原则,应从三个方面把握其特点:上诉人的范围特定,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不得加重处罚;我国法律对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的限制性规定;司法实践中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上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认为“上诉不加刑原则”与我国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之间存在内在矛盾。即“上诉不加刑原则”注重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实现程序公正,而审判监督程序则侧重于实体公正的发现。进而提出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建立有条件的不加刑制度,充分维护被告人的上诉权,以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4.
论律师特权     
律师拒证权又称律师特权,是律师权利的重要构成.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律师服务遍及各行各业,律师制度已成为司法制度不可或却的重要组成,尤其在刑诉领域律师的功绩更是不可磨灭.而且随着律师刑辩的飞速发展,为切实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保障律师权和律师制度的健康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刑辩律师的拒证权.  相似文献   

5.
一、辩护制度的沿革辩护作为一种制度是在古罗马共和国后半期产生的。当时,社会上曾出现了一些被称为“保护人”、“雄辩家”之类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他们积极参加到诉讼中去,替被告人反驳无根据的指控,并给被告人提供某些法律上的帮助,从而使法院对被告人的判处趋于合理。虽然这些人所从事的并非法律明文规定的诉讼行为,但却是为国家和社会所认可的职业。显然,他们的行为已经被纳入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即早期的辩护制度。从他们所起到的维护被告人利益的作用上看,无疑已经充当了现代意义上的辩护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朱庆臻  张秀娟 《科技信息》2009,(23):I0386-I0386
被告人贾某与被害人武某原系夫妻关系.二人于2005年8月登记结婚,与被告人吴某(系被告人贾某之母)共同生活在吴某名下的房子里。被告人贾某与被害人武某婚后,由于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双方经常因琐事争吵,矛盾不断升级,关系逐渐恶化。2006年4月,被害人武某起诉至某市某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与被告人贾某的婚姻关系。2006年9月10日,经开庭审理,法院认为被害人武某与被告人贾某双方夫妻关系确已完全破裂,判令准许双方离婚.宣判后,贾某不服,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6年9月17日,被害人武某欲搬离被告人吴某的住处,回到娘家居住.遭到贾某的强烈反对,双方因而在客厅发生争吵。被告人吴某见状.对贾某和武某说:“你们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非要吵?要吵回你们屋里吵去。”被告人贾某和被害人武某遂进入二人卧室,并关上了房门,被告人吴某留在客厅看电视。在房间里,被告人贾某提出性交的要求,遭到被害人武某的拒绝,被告人贾某便使用暴力强行与被害人武某性交,武某反抗并骂贾某,被告人吴某听到武某的叫骂,一气之下,将房门外面的插销插上,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被告人贾某强行与被害人武某发生了性关系,且致使武某的胸部,腹部等多处地方被咬伤,抓伤等。该市某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贾某、吴某犯强奸罪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案在审理过程中,公诉机关撤销了对被告人吴某的指控。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贾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一审宣判后,被告人贾某未上诉。  相似文献   

7.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违背程序正义、违反处分原则和不告不理原则等缺陷。保障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权,需要完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资格、参诉方式、管辖权异议、上诉权、责任承担方式等制度。  相似文献   

8.
侦辩交易是不同于诉辨交易的一种形态,在国内外侦查实践中均存在,如我国的坦白从宽,美国的刑事免责以及污点证人制度。侦辩交易的主体虽然是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但侦查机关主要是通过向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提出建议来践行交易。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回顾“rhetoric”研究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探讨“演讲论辩修辞”的定义扩展问题,提出把演讲论辩修辞从“语辞”研究中分离出来,在我国已经成熟的修辞理论指导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的必要性。文章将演讲论辩修辞的定义扩展为:演讲者针对一定的语境,在充分了解自身性格特点和听众心理期盼的基础上,恰当地调整目光交流、面目表情、手势、站姿等态势语和谋篇、成段、锻句、选词、设格等言辞调整手段来说服听众或者给听众传达各种信息的言语活动。  相似文献   

10.
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种刑事诉讼权利,依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行使辩护权。本文作者就"拒绝辩护"问题.根据国内外的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从当事人"拒绝辩护"到律师拒绝辩护两个正反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律师随意拒绝为当事人辩护是不慎重的,也有悖于法律规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监听技术的应用在取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而罪证据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这种手段的应用对公民的隐私侵害也是不可忽视的。笔者认为,通过监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其辩护人通话取得的证据应当谨慎对待-一般情况下取得的信息不得作为证据使用,而以此类信息表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危害了国家、公共安全的时候作为例外。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和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立法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但司法实践表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仅承受着实体权利的丧失,程序权利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应通过保障被害人的司法信息知情权、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范围、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和被害人救助制度等来完善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新“刑诉法”对人权保障的加强作用:(1)刑事强制措施的完善,促进了司法人权保障;(2)侦察措施的完善,有利于人权保障;(3)由人民统一行使定罪权,加强了司法人权保障;(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得以加强;(5)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诉论权得以明显改善;(6)对死刑犯的处决方法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将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归结为由证人和控、辩、审四者共同参与的群体博弈,并指明证人在该模式中所处的困境。运用博弈矩阵研究了基于亲属、职业、公务等关系和基于“不自我归罪”两种情况下的博弈结果,指出,只有赋予证人证言拒绝权才能使四者利益得到均衡,才是诉讼博弈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论沉默权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一项重要的基本诉讼权利,是公民用于对抗国家追诉机关的最低防御性权利,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防御权和人格权,沉默权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这对于中国长期存在的难以根治的刑讯逼供问题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言意之辩是源于中国先秦而盛于魏晋的热门话题。言意之辩有三个核心问题:“言尽意”、“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言尽意”的体认和教育的可行性,“言不尽意”的体认和教育的局限性,“得意忘言”的体认和教育的创造性,是饶有意味的对应关系,认识这些对应关系有助于对当今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作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最高法院不象总统和国会那样直接参与“统治美国”的日常活动,因此在热闹的政治舞台上它通常并不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不久前布什提名托马斯为最高法院法官,引发了一场热闹戏,使最高法院一时又成了美国公众关注的焦点。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终审法院,初级法院的判决若有争议,就会上诉到最高法院,一经最高法院裁决,此案即不能在任何其他法院上诉。不过,最高法院的最大权力还不在于此,而是它握有对宪法的最后解释权,它可以裁定国会或总统的任何法律或行政命令因“违宪”而无效,这就是最高法院的所谓“司法复审权”。  相似文献   

18.
上诉不加刑原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法所确立,成为指导二审定罪量刑的重要原则,它对确保司法公正和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入手,探讨如何贯彻好此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契诃夫小说《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进行重新辩析,否定了别里科夫是反动统治者的“走狗”和“帮凶”的论断,指出了他不过是精神上被沙俄反动统治完全扭曲了的“小人物”,极端的利己主义使他不自觉地阻碍了社会改革,成为人们憎恶、厌弃的新事物的反对者。文章还对“套中人”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巨大危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试析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死亡对诉讼的影响周念宇一在现行立法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对刑事诉讼程序有重要影响。刑诉法第1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