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技术效果和安全特性。在对清华大学发明的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商用压水堆磁力提升器的优点,开发一种新型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该驱动技术解决了磁力提升器把驱动机构置于核反应堆压力壳外的缺点,但保留了抓式机构驱动的优点;解决了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动压驱动因工况变化而引起的驱动特性的复杂性的缺点,继承了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不贯穿压力壳、传动线短、避免了弹棒事故等优点。该驱动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体化布置核反应堆,可以推广到其他研究堆。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电动汽车是 2 1世纪绿色交通工具 ,电动汽车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高新技术。文章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以及电力驱动的几种方式如集中驱动、车桥驱动、双电机驱动和轮毂电机驱动等 ;分析了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如蓄电池技术、蓄电池管理技术、电动机技术、电动机控制技术、电动汽车车身和底盘技术等以及电动汽车最新技术动态 ;并提出了突破这些关键技术的措施和电动汽车开发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胡敏  刘莹  周新  陈兵芽  刘晓阳 《江西科学》2006,24(2):143-146,152
微机电系统(MEMS)是20世纪80年代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兴起的一门应用技术。其中,微驱动器是微机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电磁驱动、静电驱动、压电驱动、形状记忆合金(SMA)驱动及热驱动等,介绍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植入式心脏电子医疗器件电池寿命有限,难以为患者提供长期、不间断的监测和治疗,自驱动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介绍了自驱动技术的类型和原理,从供能、传感和电刺激3个方面回顾了自驱动技术在植入式心脏电子医疗器件中的应用,从自驱动植入式心脏电子医疗器件能源的收集和存储管理、植入物的长期生物相容性、电刺激的生物学效应3个方面展望了自驱动技术与植入式心脏电子医疗器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Rootkit是能够持久或可靠地、无法检测的存在于计算机上的一组程序和代码.研究了基于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的内核Rootkit,阐述了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的工作原理、过滤驱动的实现、基于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的内核Rootkit对文件隐藏的实现,并讨论了针对Rootkit隐藏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电容传感器寄生电容干扰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电容传感器寄生电容存在的主要原因,以及消除寄生电容干扰的几种方法:主要采用驱动电缆技术、运算放大器驱动技术、整体屏蔽技术、集成组合技术来减小寄生电容,以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车辆对比例阀驱动电路可靠、节能及体积小等方面的要求,在分析了比例阀工作原理及传统驱动技术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车辆上应用PWM驱动技术必要性;并针对该驱动方式开环控制精度低的缺点引入了电流反馈闭环控制技术;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驱动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互联网检索数据库SooPat专利数据库,采集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LED驱动电源技术专利文献,建立LED驱动电源专利数据库.再选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分析系统分别从专利申请区域分布、IPC技术类别分布和专利申请人分布等方面,对LED驱动电源技术专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广东省LED驱动电源技术的专利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SIEMENS SINAMICS S120(以下简称"S120")驱动系统为核心的海洋电驱动修井机正在快速发展,为更好开展海洋电驱动修井机S120驱动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维护工作,保障海上油田稳定生产,S120驱动系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研制出一套S120驱动器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将书本型S120变频器、工业平板电脑、变频电机等集成设计安装在试验台内,模拟海上电驱动修井机S120驱动系统,在人员技术培训和S120驱动系统技术研究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压与电流密度的不断增加,对IPM模块封装的稳定性与驱动电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赛米控(Semikron)公司采用SKiiPR○技术的SKiiP3/4系列IPM为基础,分析了在新型高压大功率IPM封装中为了提高模块热稳定性与温度循环能力所采用的无底板技术、芯片烧结技术、压接技术.论述了大功率IPM中IGBT对栅极驱动电路和各保护机制的要求.针对信号隔离脉冲变压器易磁饱和的特性,运用脉冲调制的办法,使驱动信号可以在较宽占空比范围内通过脉冲变压器传递.设计了为栅极驱动电路提供足够驱动功率的DC/DC全桥变换器.  相似文献   

11.
陈甫良 《科技资讯》2014,(33):61-62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加上在高精度化、高速化、小型化、高可靠性、免维护性能以及多品种小批量化等方面不断提高要求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促使伺服驱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因在机电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便、快速、灵活及准确的驱动可由高性能的伺服系统提供。21世纪的今天,交流伺服系统越来越成熟,伺服驱动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伺服控制技术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支撑性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在驱动基因的作用下持续生长,并对该驱动基因的抑制剂具有高敏感性。近年来,针对驱动基因的检测技术不断发展,相应的驱动基因靶向药物也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从中国肺癌的驱动基因、驱动基因的检测及针对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3 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中国肺癌驱动基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车用电机驱动变流器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的关键部件,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是其核心。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电动车辆用电机驱动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变流器控制特点及体积功率密度等关键指标,指出车用电机驱动变流器的技术创新重点在于硅基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芯片及封装技术持续改进碳化硅(SiC)器件的应用。综述了硅基IGBT芯片的演进和IGBT模块封装技术的创新,介绍了碳化硅器件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内能源转管机枪驱动阻力大、超高射频实现难的问题,结合导气式自动武器的工作特点和转管武器的结构特性,针对3管转管武器开展新型内能源旋转活塞驱动技术研究。基于枪炮发射内弹道理论和自动武器气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采用旋转活塞的内能源转管武器驱动技术方案。建立了旋转活塞驱动技术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综合考虑转管武器发射时的边界条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得出了旋转活塞驱动方案的驱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针对3管转管武器采用旋转活塞驱动技术,可以在维持导气室低压力的前提下使身管组的转速最高提升80%。  相似文献   

15.
陈亮  谷卓 《科技信息》2011,(24):224-225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小规模图形液晶显示模块上使用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组成的液晶显示驱动和控制系统是低成本、低功耗、集成化高的最好选择。SED1520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  相似文献   

16.
山红梅  李英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2):1594-1602
作为企业转型的源泉,创新对中小企业实现转型目标极为重要。本文结合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等3个方面提出了9个影响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因素,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各创新驱动因素对中小企业转型的影响程度。从而弥补了相关创新驱动转型的理论研究缺乏实证分析以及影响因素不全面的缺陷。研究结果:中小企业转型的各驱动因素中,技术研发能力对中小企业转型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依次是信息化水平、技术研发投入、竞争压力、市场需求、企业规模和政府扶持;闲置资源对驱动中小企业转型不存在影响;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行为——转型是促进企业实现转型目标最为关键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前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革命有两种驱动:一种是社会需求驱动,一种是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的驱动.  相似文献   

18.
行走驱动系统是车辆整体结构中的重要部分,矿用机械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对行走驱动系统要求较高,随着液压技术在工程车辆上的应用,矿用机械中驱动系统也有了长足发展。该文分析矿用行走驱动系统的现状和液压传动技术在车辆行走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并以1立方地下铲运机为例展示液压传动技术在矿用机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将来极有可能取代LCD.OLED的驱动电路也成为研究热点.在已有有源阵列OLED(AM-OLED)驱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基于亚阈值技术的栅压控制OLED有源驱动电路,经过HSPICE仿真,该电路较好解决了工作于饱和区的有源驱动电路所引起的发光亮度非线性...  相似文献   

20.
4D打印:智能材料与结构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D打印技术是基于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增材制造技术提出来的,4D打印制造的实体结构形状可以随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聚合物、压电材料、电致活性聚合物、光驱动型聚合物、水驱动结构等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增材制造方法与驱动效果进行综合比较发现:直写打印成型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单一智能材料的驱动性能有限;混合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兼具多种智能材料的性能,拥有多种原位驱动模式,能够克服单一智能材料与结构的不足。文献综述表明:4D打印技术研究整体还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4D打印还需要在拓宽智能材料范围、开发打印软件、探索打印工艺、研究软材料打印方法、解决不同智能材料的兼容问题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才能够在医疗、军事、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