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弹道目标在中段的运动包括轨道运动和微动。与轨道运动相比,弹道目标的微动能引起目标相对雷达视线角更为快速的变化,有利于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成像。针对自旋对称弹头的微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 MP)稀疏分解的微动ISAR成像算法,分析了成像平面和成像所需积累转角,并通过计算机仿真与传统的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 RD)、魏格纳-维尔(Wigner-Ville, WV)成像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成像精度和稳定性,且不受交叉项的干扰,是一种有效的微动目标成像算法。  相似文献   

2.
同构双基地雷达星座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卫星的轨道特性、星座中卫星间的相对运动规律以及对地覆盖特性的研究,推导了星载单基地和双基地雷达探测区域计算公式,分析了双基地角和目标前向散射区域与卫星相对位置的关系。基于星座固有的空间约束条件,讨论了由于平台运动引起的地杂波多普勒频率扩展与卫星飞行的几何关系。最后,分析了系统性能与星座构型参数和卫星轨道根数的关系,提出了利用逆向运行极轨道同构星座作为多基地雷达星座的基本构型,并针对该构型星座提出了一套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分布式小卫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顺轨干涉(SAR-ATI)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建立卫星轨道、编队、地面静止及运动点目标模型,分析星载SAR-ATI动目标检测的流程图,仿真地面目标回波信号并成像。实验证明了在目标径向速度相对雷达平台航向速度不是很大、目标聚焦良好的情况下,ATI动目标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弹载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missile-borne bistatic forward-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BFL-SAR)是一种将双基前视SAR成像体制应用于弹载平台的新型SAR成像模式,可实现弹载雷达末端俯冲阶段全程二维成像、自主寻的精确制导。结合MBFL SAR的运动特点,建立了高动态条件下的回波距离模型,并就多普勒频率和多普勒调频率等参数与常规低速双基平台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动态条件下存在运动误差情形的斜距历程、多普勒频率及多普勒调频率误差模型和同步误差模型,并基于误差对MBFL-SAR成像的影响给出了运动参量的约束条件和同步误差的精度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误差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武昕伟  张绪锦  张长耀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3):3056-3059,3100
基于分布式卫星的空间构形及相对运动,在地心赤道坐标系内分析了卫星平台与地面目标之间的瞬时距离、相对速度及加速度变化规律,给出一种基于编队构形的分布式小卫星SAR目标回波信号产生的方法,并用距离-多普勒算法进行成像。这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分布式卫星SAR的动目标检测性能提供了数据基础,有助于编队卫星SAR系统参数设计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三阶锁相环跟踪卫星多普勒频偏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实现卫星移动环境下的伪码精密测距,分析高阶数字锁相环跟踪卫星多普勒频偏的能力。首先推导出了极地圆轨道卫星多普勒频偏变化公式,对其进行了仿真。利用理想二阶锁相环构造了三阶环,对其捕获带宽、时间响应特性、稳定性和误差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三阶环的参数选择原则和跟踪卫星多普勒频偏的能力,并给出了环路滤波器的数字实现框图。结果表明,利用构造的三阶锁相环跟踪卫星多普勒频偏实现的伪码测距其误差在一个码片的千分之一内,能够满足精密测距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状态Markov链的卫星信道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上  胡剑浩  王剑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7):3961-3965
针对卫星信道的特殊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三状态齐次Markov链为基础,结合Loo分布和多普勒频移的实时卫星信道模拟器。系统结构采用计算机和高速信号处理子板协同工作的方式。计算机完成卫星轨道仿真和Markov状态转换,并计算相应状态下信号处理子板所需参数以产生特定的卫星信道特性。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多普勒频移仿真实现方法,节约了硬件资源。测试结果表明,可实时仿真多波段、多轨道类型卫星信道。该模拟器以数字或模拟中频的方式输出,可作为卫星通信收发信机研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由于冲激雷达回波信号中无法提取出多普勒频率信息,传统的基于频域成像的方法不再适用于冲激雷达成像系统。近年来,基于冲激雷达的成像算法研究引起了较多关注,对冲激雷达成像算法进行综述。首先简单介绍了冲激雷达的定义,然后总结归纳了3类基于冲激雷达的成像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算法的原理,指出了各种成像算法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阐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矢量法确定星载SAR多普勒参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矢量法对星载SAR的Doppler参数进行分析.从卫星的地理位置出发,建立了卫星运动特性同空间的几何关系,推导出多普勒质心、多普勒斜率的矢量计算公式.给出了仿真结果,描述了卫星的运动状态同星载SAR成像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SAR的距离-多普勒-距离成像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的雷达成像方法———距离 多普勒 距离成像方法。这种方法的方位向线性调频相的补偿和聚焦成像处理与雷达发射的信号形式无关 ,仅距离向成像与雷达发射的信号形式有关。方位向成像在距离向傅里叶变换之后、匹配处理之前进行 ,它可有效地消除信号中随时间变化项所造成的距离徙动的影响 ,且算法结构简单 ,运算量少。对成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做了计算机仿真 ,最后用实际数据进行了成像 ,得到了清晰的SAR图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SAR)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定轨精度要求分析。首先建立GEOSAR定轨误差模型,定性分析定轨误差对斜距及多普勒频率的影响。然后针对全误差公式难以解析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法分析定轨精度的方法,并给出GEOSAR典型应用模式下的定轨精度分析流程。最后针对中等倾角GEOSAR给出定量的定轨精度要求。仿真表明,GEOSAR成像聚焦所需的径向位置精度为米级,切向速度精度为10-3m/s量级,目标定位所需的切向位置精度为10 m量级,径向速度精度为10-3m/s量级,差分干涉所需的径向位置精度为毫米量级,并且下视角越小,约束越高。  相似文献   

12.
智能合约的形式化验证工作主要集中在编程语言层面的漏洞研究,而交易顺序依赖作为区块链层面的漏洞更不易被检测。基于着色Petri网对智能合约中潜在的交易顺序依赖漏洞进行形式化验证。以Decode悬赏合约为对象,分析合约中潜在的漏洞,自顶向下地对合约本身及其执行环境建立着色Petri网模型,并引入攻击者模型来考虑合约遭受攻击的情况。通过运行模型以验证合约存在交易顺序依赖漏洞,最后基于Remix平台在以太坊网络中证实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信号模型的雷达测试性设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过去测试性分析方法计算繁琐、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基于模型的方法成为目前测试性设计分析技术的趋势,以多信号模型为基础,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种测试性知识的获取方法。以TEAMS软件为平台,介绍了基于多信号模型的雷达测试性建模和测试性设计分析的原理、过程和结果,为雷达或其他电子装备的测试性设计分析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食物链网络在顶点攻击与边攻击下的鲁棒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14个典型食物链网络对顶点攻击和边攻击的反应.考虑到食物链网络的能量传递特征,实验中引入了顶点介数攻击和边介数攻击.选用鲁棒性系数(使物种灭绝率达到50%的顶点移除比例)测量顶点攻击效果,发现对大多数食物链网络,顶点介数攻击的效果比顶点度攻击好.以相同边移除率为标准,对顶点攻击和边攻击的效果进行了测量,发现边攻击的效果明显优于顶点攻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于纠错输出编码的多类分类中解码策略的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积分的解码方法.将每个基分类器看作一个证据源,其概率输出提供了测试样本所属类别的可能性;同时基于基分类器信任度和混淆矩阵对模糊密度的赋值进行了改进;最后求取最大的模糊积分值所对应的类别为分类输出.基于UCI数据集和经典解码方法的比较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作为二符号解码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反辐射导弹对抗低截获概率雷达和诱饵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论述了低截获概率(low intercept probability,LIP)雷达降低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missile,ARM)的作用距离和诱饵使ARM失效的原理。用小波理论分析方法在噪声中提取信号和用信道化接收机测频,以减小LIP雷达的影响。提出采用窄波束被动雷达导引头或多模复合制导导引头特别是采用超分辨新体制导引头,以提高角分辨力,分辨出雷达和诱饵从而实施攻击。重点分析了空间谱估计测向分辨雷达与诱饵的原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体制的导引头的可行性和抗诱饵系统能力。  相似文献   

17.
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人员常常通过搜索软件历史仓库(historical software repository, HSR),再经复制/粘贴以实现软件复用。HSR中会保存被复用的代码的缺陷及修复信息,辅助处理相似缺陷。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HSR挖掘的相似缺陷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变更日志的分析,从HSR中提取出已知缺陷的模块,建立bug模块库。然后,采用基于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AST)的相似代码检测方法,识别待测试软件与bug模块库中相似的代码,并借助HSR中保存的相应缺陷及修复信息,完成待测试软件中可能包含潜在缺陷的模块的识别。同时,为提高相似代码的识别精度,优化基于AST的代码特征度量。在18个C程序、164对克隆代码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识别出全部相似代码且性能优于已有工具。在人工构建的bug模块库上验证了代码相似性对相似缺陷识别的作用。最后,在8个真实的大型C项目上进行验证,平均缺陷召回率达到94%,表明挖掘HSR可以有效地为跨项目传播的相似代码提供缺陷理解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综合飞行/火力/推进控制系统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空—地轰炸模态,研究了综合飞行/火力/推进控制系统的建模;根据综合系统机理进行系统分解,建立各个子系统扩展模型;按照综合系统组合结构和子系统之间耦合作用建立耦合作用模型;由耦合作用模型组合子系统扩展模型建立综合系统模型;按照火控、飞控和推进控制系统功能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多重递阶的综合控制系统结构,该结构描述了子系统控制之间指令与跟踪的耦合作用。在建立的综合系统模型上进行了攻击机采用机翼非水平甩投方式的轰炸过程数学仿真。仿真表明,该模型表达了综合系统中子系统功能之间的耦合作用,可用于综合控制系统设计、验证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雷达系统的电磁脉冲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系统作了防电磁干扰能力的判定,同时对战场中逐渐占据主体的典型电磁波的类型及其干扰程度作了分析。为了探究电磁脉冲对电子器件的损伤机理,用不同脉宽的方波脉冲对LM324N、CD4069UB进行了注入实验,发现器件电路损伤在很大程度上与脉冲能量的大小有关,存在一个由绝热过程向热平衡转化的阶段,验证了电磁脉冲对电子器件的绝热烧毁效应。针对雷达系统提出了综合的电磁防护原则。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As far as the foundation of pension is concerned, China is far from maturity. As matter of fact, the imbalance between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n pension has been aggravating over past several years. As statistics shows, there were 5 cities suffering from the imbalance between income and expenditure in 1997, but the number skyrocketed to 21 in 1998, and 25 in 1999 (Ministry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C. 2001). Contribution rate for pension in China went up rapidly fro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