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及生物技术将成为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纳米科技的兴起,对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基础,功能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科学中最富有活力的领域,它对信息、生物、能源、环境、宇航等高科技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绿色视界:生态思维与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思维是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并以其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思雏方式。它既有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存在关系的多元性和价值联系的多样性。有机开放性和有序循环性,资源有限性与认识无限性等特征;又有协调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渗透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双向性以厘辐射人的环保与发展能量的双效性等功能。生态思雏的系统研究和全面培育,对于强化人们的资泺节约意识与和谐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叉。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下半年凸现的煤电紧张,已经成为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电力供应紧张,煤炭价格上涨,这些多年未有的现象再次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继续沿袭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循环经济的概念首先产生于国外,但却在中国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循环经济的概念一引入中国,就得到中国各级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研究界的高度重视,不仅因为它是先进的理念,而且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当前煤电油运紧张的现实以及所处的工业化城市化加速阶段等特点所决定的,既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6.
这篇论文以20世纪上半叶科学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探索,着力探讨近代以来,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轨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影响,论文首先是探讨近代中国社会之科学观的演变,即从科学的器物,知识层面到科学的体制,社会层面再到科学的精神,价值层面,这个过程是科学家与中国社会之互动关系的思想基础,其次论文是从一些典型事件来分析这种互动关系的科学-社会意义和科学-文化意义,即科学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思想推动到体制推动,演绎出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论文最后拟探讨科学对中国社会的深层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厦门市委党校和全国党校系统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研讨会暨全国党校系统自然辩证法学会年会于2005年12月27日-30日在福州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全国地方党校系统、高校系统和地方社科院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将1949年以后发生在中国科学界的事件,整体地当作科学的改造与社会重建现象来把所握,探讨这一过程发生的深刻文化与社会原因,以及这一过程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设计了包括资源节约、经济发展、环境友好3个模块、4个评价层次、25个变量指标的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山东省17城市为对象,对其分别进行2005年和2009年节约型城市建设评价.结果表明,十一五以来,山东省节约型城市建设取得很大进展,特别在资源节约、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环境友好建设方面尚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数学家徐献瑜教授,是我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数学学科和第一个国家级计算中心的创建者之一,还是我国第一个数学软件库研制和建立的主持人。他是献身教育的早期海归,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和计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从教70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在他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涌现出了王选、杨芙清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他热爱数学、崇尚数学的精神,淡泊名利、高洁睿智、达观超脱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产业:21世纪新的经济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已发展成为包含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动物克隆等多项内容的现代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药开发、疾病预防、农业品种改良、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众多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代表着最有前途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冬凌草,又名冰凌草、冰凌花.因其具有神奇的药用、生态价值,因而被誉为中国神草、跨世纪的中国传奇.有专家预测,冬凌草的开发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我国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据统计,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达到400多亿平方米,真正达到节能标准的不到10%;每年新建建筑约20亿平方米,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建筑能耗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占30%。面对严峻的事实,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16.
17.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2):3-9
社会是聚集物(aggregate)还是由诸个体整合形成的具有自身属性的新的整体单元?作为整体单元的社会是自治的(autonomous)吗?作为整体单元的社会可以用某些心智概念(如意向性、记忆、情绪、意志等等)来刻画吗?社会是一个超级有机体吗?这些都是关于社会本质的讨论。过去20年,一些哲学家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概念来拓展社会存在论的研究。有的学者从个体优先的立场出发,探讨了多个体的共享意图和联合行动等集体或社会现象;有的学者则从社会优先的立场出发,探讨了将个体凝聚为社会的惯例、制度和文化的基础。通过这两种立场的互补,我们就能更全面地来理解集体或社会的组织-过程机理和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为划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美国联邦法院审理阿肯色“ 5 90法案”采用的科学划界标准以及鲁斯与劳丹和奎恩之间的争论 ,可以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划界标准的理论探讨与司法运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以及划界问题与反伪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赞同将划界标准看做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而不是去消解划界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