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称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通过表情、手势以及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无声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形体语言,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确运用形体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雷 《科技信息》2007,(7):53-53
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形体语言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性,所以形体语言使用不当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甚至产生冲突。为此,外语学习者要了解形体语言的文化背景、跨文化差异与习俗,遵守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规范和俗约,学会正确使用形体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学生在未来所从事行业中能够学以致用。ESP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ESP理论设计课程、选编教材和培养师资等,有利于弥补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如何利用这种肢体语言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如地传情达意,首先要解决身体的基本训练、形体训练.形体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为了提高形体素质、改善其自身形体条件,规范形体动作,培养和发展节奏感、律动感以及动作的协调性,调节肌肉的用力和放松,以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并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5.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必须要了解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同其它语言教学一样具有复杂性.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言的文本意义,学科的逻辑体系以及结论的惟一性.现代英语教学应该转移到主体性学习的轨道上来,让学习者超越语言的当前意义,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把习得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学习得来的东西只能起"监督作用".今天,老师的英语教学语言中国学生重要的语言材料输入途径.英语教师使用的英语教学语言并不只是一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工具,同时又是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本身。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语言,首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其次老师的课堂教学应具有丰富的内容;再有老师应十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语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国内的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激发、重概念记忆、轻经验操作,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了英语教学的效能.语言认知科学表明,个体的内在演练对其实现语言理解、语言构思和语言表达发挥着异常重要的同化作用.具身认知原理有助于改善英语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用Hymes(1972)的交际能力理论对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文化、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语言、语用障碍;行为能力障碍及其产生根源做了分析研究,对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在教学中输入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词汇文化内涵及不同情景下的语言形式;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能力;利用外教,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此研究注重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目前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问题;所提的思路应用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有效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化和语言,紧密相联,不可分离.英语教学本身就是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语言教学,其任务是培养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人才,因此,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论述了英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并就文化导入的意义、内容、原则以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强调语言的输出(output),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和读的能力培养,讲授词汇、词组的含义和用法,讲解句子的含义,归纳段落大意和指出主题句,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入,忽视了学生语言知识的运用,即语言知识的输出。改革开放初期,使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当今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们接触英语的机会少,使用的语言也不地道,所学语言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文化,在实际交际中也就不能得体地运用它.根据中国学生身心特点,英语教学应发挥多媒体、网络功能,创造各种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语言符号作为对语言符号不足的补充,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传达交际信息的作用.它的主要特点为普遍性、形象性、隐含性和多维性.主要阐述非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目的在于提高英语教学工作者对非语言符号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改进语言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胡来胜  汪曼 《科技信息》2006,(11):256-257
高校英语教学必须构建文化教学,落实语言和文化并重的教学,强化大学生的跨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一项基本内容是必要的.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包括文章背景知识的教学、词汇教学的文化教学、语言结构的文化教学、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中的文化教学和英美文化差异的文化教学等.教师本身对这种双重的文化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适时地为学生营造具有一定文化氛围的语言环境,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语境作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按照韩礼德的语境观,结合实例,从听说、阅读和写作等方面来探讨语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指出语境理论作为语言使用和功能的语言学范畴,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使他们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大学英语综合性教学原则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体现了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教学思想.坚持综合性英语教学是转变大学英语教学观念的一个方面,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周娟 《科技信息》2008,(1):155-156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 而忽略了语言实用性、得体性.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讲得体英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一直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点.“生活化“英语教学或许将成为英语教学的捷径,通过创设语言环境,延伸活动时空,开设职场生活化的校本课程,希望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和引导积极的情感是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已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语言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本文以情感教育的理论为依托,探讨了情感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并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语言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有益于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如何提高学生对中外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原则、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