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大花蕙兰茎尖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花蕙兰茎尖诱导原球茎、原球茎增殖及分化再生植株的条件.结果表明,茎尖在1/2MS NAA0.2 mg/L BA 3.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原球茎诱导率最高;原球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BA 5.0mg/L NAA 1.0mg/L AC 0.2%;原球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BA 2.0 mg/L NAA 0.2 mg/L AC 0.2%.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甘薯茎尖培养的实验工作,证明在MS附加IAA mg/L+BA 0.1mg/L+GA_3 0.05mg/L的条件下能促进茎尖生长,但基部形成愈伤组织,因此必须适时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停止愈伤组织的继续生长,以加速成苗过程,成苗度可达80%左右。甘薯的基因型显著影响培养茎尖的成苗率,脱毒植株进行单节茎段微型快速繁殖,每月繁殖系数为4~5。  相似文献   

3.
月季茎尖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其对月季离体芽萌发、芽的生长增殖及诱导生根和移栽成活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BA与NAA配合使用诱导离体芽的萌发效果优于单纯使用BA.继代间隔时间对增殖系数和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以30 d继代一次为宜.7种继代增殖的培养基的处理中,MS BA2.0 mg/l NAA0.1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中,5种处理的生根结果均在90%以上,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1.0 mg/l;温室过渡移栽时,以草炭土∶田园土=2∶1为基质,移栽成活率以1/2MS NAA1.0 mg/l为最高,达87%.  相似文献   

4.
生姜茎尖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生姜茎尖离体培养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初代及继代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以N6为宜;KT对芽的增殖效果较佳;BA对芽没有明显的增殖效果,而且对芽的生长有毒害作用;KT5.0~7.5mg/L+NAA0.5mg/L的激素配比对丛生芽的诱导效果较好,25~30d可增殖3.3~3.9倍;0.5mg/L的NAA和IBA均能有效刺激试管苗生根,生根率高达100%;表土是良好的移栽基质,成活率为93.3%.  相似文献   

5.
橡皮树快繁过程中的茎尖苗生长、丛芽分化、生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2.0+NAN0.1,MS+BA1.0,1/2MS+IBA1.0和培养的基本条件为光照2500Lx、12h/日、温度20℃~25℃,移栽技术等。培养过程中给予充足适宜的光照,可显著提高茎尖分化率。适于试管苗移栽的气温为20℃左右。目前,橡皮树通过茎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苗木已达到规范化、系列化大批量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主栽优良甘薯品种的茎尖培养脱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重庆市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甘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对来源于薯块萌发芽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其成苗率最高,达53.2%;连续两次进行茎尖培养可明显增强脱毒效果;对于甘薯病毒病的检测,反转录PCR法(RT-PCR)比硝化纤维素膜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NCM-ELISA)更灵敏和可靠。  相似文献   

7.
库拉索芦荟茎尖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取生长健壮的库拉索芦荟茎尖,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含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在不同温度的MS培养基中,进行诱芽和诱根培养,以MS BA2~4 IBA0.2~0.25和MS BA2~6 NAA0.2~0.3适合诱芽生长和继代培养;诱芽率77.7%~100%;芽增殖系数5.66~6.00和5.44~6.33,以MS IBA2~4 NAA0.2~0.4适合诱根生长;诱根率达306.6%~390.0%,诱芽生长最适温度25~30℃,诱根生长最适温度20~25℃;完整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8.
金边瑞香茎尖0.2~0.25mm长小叶原基1~2个在MS6-BA 0.05~0.4 mg/L与NAA、IAA、IBA 0.05~0.2 mg/L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6-BA0.05~0.2 mg/L与IBA0.05~0.1 mg/L组合培养的微茎尖成苗率最高.茎尖在6-BA0.05mg/L+IBA0.05mg/L...  相似文献   

9.
辣椒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4个辣椒品种茎尖为外植体,在MS 4mg/L BA 1mg/L IAA 4mg/L AgNO3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分化,在MS 2mg/L BA 0.1mg/L IAA,MS 0.5mg/L BA 0.1mg/L IAA诱导不定芽茎伸长.结果,平均不定芽诱导率达85%,平均不定芽茎伸长率可达110%,再生植株频率达75%左右.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与子叶及下胚轴培养相比,茎尖培养具有成苗率高、基因型不敏感、再生周期短等优势,是解决辣椒组织培养不定芽茎伸长困难,提高再生植株诱导频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丹参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的外源激素对丹参茎尖培养的作用,建立了丹参快速繁殖的方法.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1.0mg/L BA和0.1mg/L NAA配合使用时茎尖的生长状况最好,茎尖的成活率高达91.4%;GA对茎尖分化有抑制作用;附加1.0mg/L BA时芽的增殖效果最好;附加0.5mg/L IAA有很好的诱导生根的作用,而且可以缩短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11.
荸荠试管苗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碧琴  江洪如  涂艺声  余发新  闵炜 《江西科学》2004,22(2):101-103,109
荸荠(Eleocharistuberosa)试管苗在1/2MS诱导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整齐,根系发达、粗壮,生根率95%以上,移植炼苗成活率90%~95%。大田应用示范表明,幼苗田间定植早茬行株距80cm×70cm,中茬行株距80cm×60cm,晚茬行株距70cm×60cm为佳,其分蘖分株数,株型、株高超过常规苗,商品果率比常规苗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半夏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半夏茎尖作为外植体,研究半夏茎尖培养技术.以半夏茎尖成活率和成苗率为指标,以时间、温度、茎尖大小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半夏块茎在35℃的高温条件下处理21d取出,在解剖镜下剥去3层叶原基后切取茎尖培养,可以得到较高的成活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13.
玉米茎尖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添加不同浓度6-BA(6-苄基嘌呤)的MS培养基上,经过4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4周芽发育培养,获得高频率的丛生芽和再生植株,芽尖倍增数可达3~8芽/茎尖.通过比较试验,确立了诱导丛生芽发生的适宜培养条件和程序,反映了不同基因型的茎尖形成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能力不同,从而初步建立了利用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再生植株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闽侯县南屿林场的14~23年生发病的国外松种子园和试验林、用材林中,采用施肥防治、农药防治、综合防治等措施进行松枯梢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根施或叶面喷洒硼砂、根施或喷洒多菌灵、喷百菌清油烟利、燃放多菌灵等烟剂对松枯梢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叶面喷施硼砂防效达67.5%,喷百菌清油烟剂的防效为69.7%,采用杀菌烟剂防效达66.1%;5种综合防治措施对松枯梢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达69.5%~81.5%,尤其是采用清理病枯梢 根施硼肥 根施多菌灵的措施,防治效果达81.5%.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中国旅游小费文化发展的历程及演变,得出了国家制度、相关法律、国民消费意识、民族精神四个主要因素阻碍了其发展。结合旅游发展的现实,认为应从认识中国小费的作用及特点、营造中国旅游小费文化氛围、正视小费文化的合理性、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薪酬制度等措施来推行我国旅游小费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香石竹扦插茎腐苗上分离纯化了35株镰刀菌,优势菌为:串珠镰孢(F.moniliform Sheldon)11株,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moniliforme var.intermedium Neish&leggestt)9株,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8株,其次还有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vat.coeculeum(Sacc.)Booth)等7株,共6个种和变种;选用12株菌检测其致病性,其中11株菌的致病率高达88~100%;农药药效实验表明。大生的效果最好,0.1g/L即能完全抑制5株试验菌的生长;其次为甲霜灵-锰锌;根病必治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7.
透平动叶顶部间隙流的端壁二次流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不同动叶顶部间隙的Aachen一级半轴流透平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以二次速度矢量和周向平均气流角的分布为依据,分析了间隙流、间隙涡与动叶顶部通道涡掺混的方式及其对二次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间隙尺寸导致间隙涡较早产生;间隙涡在向下游发展的过程中强度减弱,但范围有所增加;较小的间隙或者在接近叶栅前缘区域,间隙流仅将通道涡整体推移,不破坏通道涡的完整性;间隙较大或在叶栅的高加载区域,间隙流将通道涡拆分成2个独立的涡区,并将这2个涡区分别向压力面和中叶展推移,而间隙涡本身则占据动叶顶部较大的区域.最后,给出了不同间隙下2种不同的端壁二次流结构.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工可压缩性方法对具有叶顶间隙的轴流叶栅内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顶间隙的减小使间隙涡产生过程延缓,强度的衰减速度增大,作用范围减小;间隙涡涡核沿流动方向由吸力面侧逐渐向压力面侧移动,叶项间隙存在使叶片表面压力系数有所降低,在叶尖附近降低尤为显著,随间隙减小叶片中间区域及根部受间隙的影响较小;间隙的存在导致主流速度明显降低,叶尖附近的二次流速度明显增大,尤其当间隙为2%~5%的弦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