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阶跃光激励下半导体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阶跃光激励下半导体材料温度变化的一维理论模型.采用本征函数法得到了阶跃光激励下半导体中光生载流子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研究了少数载流子寿命对这种变化的影响.同时,利用阶跃光激励的光热光偏转实验研究了少数载流子寿命不同的半导体样品的光热光偏转信号.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符合较好,表明阶跃光激励的光热技术可用于对半导体材料参数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热光偏转技术测量固体热扩散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热光偏转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光热光偏转的时变信号,利用偏转信号的动态变化来测量固体的热扩散率,并对热扩散率相差较大的一系列材料的热学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光热光偏转技术测量材料热扩散率方法相比,具有实验装置简单、测量方便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用于固体脉冲光声的实验装置。对高锰酸钾固体薄膜和女贞树叶的实验结果表明,自制压电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信号幅度达100mv以上。分析了脉冲光声激励的最佳条件和对生物医学样品进行光声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各向异性材料热扩散率的光偏转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考查了测量各向同性材料的热扩散率的调制光热技术在各向异性材料上的应用,讨论了光偏转法测量各向异性样品的热扩散率的模型.比较了两种等价表述的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高灵敏度的光谱检测方法即光热效应的相干检测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导出了由泵浦光引起的折射率分布和探测光的位相变化,进而导出了由泵浦光引起的探测光的干涉条纹的变化量表达式,并与光热偏转技术,热透镜技术作了比较,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光热效应的相干检测方法比光热偏转技术,热透镜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利用Χ射线作光释光测年的激发光源,以此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Χ射线是可以激发辐射样品使其产生光释光信号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光泵磁共振实验中产生光抽运信号和磁共振信号的条件分析,阐述了实验系统调整的依据和方法,讨论了测量g因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理论推导了斜交共线式光热偏转信号垂直分量的表达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两者结果一致。分析并讨论了斜交共线式光热偏转构型的深层剖析能力和构成差分光度以消除溶剂吸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上分析了各向异性材料的光热效应,给出各向异性样品在吸在吸收光谱辐射后的温度场分布,建立了各向异性样品的热扩散率的光偏转法测量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光热偏转方法和实验装置,并且测试了AL表面缺陷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光热偏转法测量物体表面缺陷是一种使用简便、灵敏度高而实际可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研究蜂窝梁的挠度特征及其计算方法为目的,设计扩张比k=1.65的六边形开孔蜂窝梁,利用实验与有限元软件ANSYS探讨简支蜂窝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化,获得了蜂窝梁的挠度变化规律、破坏特征,并将实验、有限元模拟及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给出的挠度公式,三者得出的临界荷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的结果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相差5%~10%,表明规范计算公式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文中采用的ANSYS实体建模方法可以用于蜂窝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数字电路课程中逻辑分析仪实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讨论了外置式逻辑分析仪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思路,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和触发控制电路是设计的重点。学生通过设置逻辑分析仪的时钟、采样方式、存储深度、测试通道和触发方式等参数,就可以捕获需要测试的数字信号。被测信号以图形的形式显示,便于分析。该实验系统采集精度高,操作方便,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3.
基于CCD技术的圆孔衍射实验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现代CCD技术,对传统的夫琅禾费圆孔衍射实验进行改造,在保留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球面波圆孔衍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圆孔衍射测量波面曲率半径或光束准直度实验等新内容,更新了实验手段,提高了实验层次。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薄板(CFL)加固RC梁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桥梁工程.该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是疲劳荷载下增强梁的变形规律.结合一系列疲劳试验,给出了挠度的发展规律,提出界面疲劳裂缝扩展寿命的预测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构件挠度扩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增加、稳定扩展、失稳扩展,其中第二阶段是构件疲劳寿命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挠度缓慢增加,增加量与加载次数成线性关系.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疲劳荷载下挠度的计算公式和疲劳寿命的预测公式,可以较好地符合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混杂纤维格栅编织物混凝土梁弯曲强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碳/玻璃混杂纤维格栅织物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绘出了它们的典型荷载挠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碳/玻璃混杂纤维格栅织物增强混凝土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最后展望了该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探究剪力连接程度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混凝土和钢梁的界面的剪切滑移、截面刚度、挠度变形、极限强度等受力性能的影响 .试验选用栓钉剪力连接件 ,设计 3根不同剪力连接程度的预应力组合连续梁 ,采用跨中加载集中力 ,探究预应力组合梁静载受力全过程受力特性 .  相似文献   

17.
通过7根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疲劳试验,研究冻融环境下构件由于疲劳累积损伤而造成的刚度衰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构件在疲劳荷载下挠度的发展起加剧作用,且随着冻融次数增多作用愈明显.在冻融循环和疲劳荷载的共同作用下,试验梁的剩余刚度在弯曲疲劳过程中呈现三阶段衰减规律,并且在第2阶段近似呈线性衰减,构件发生疲劳破坏时,其剩余刚度衰减至初始刚度的66%左右.根据损伤理论得到试验梁基于刚度衰减的累积损伤值D与循环寿命比n/Nf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冻融效应对疲劳累积损伤的影响,可为寒区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寿命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力特性的简支U形梁的模态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自然激励技术(NExT)和ITD法的基本理论,采用环境激励的动力测试方法和基于S变换的滤波技术,对实验室3根1∶10缩尺比例的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进行了动力测试试验.通过提取分析模态参数,从模态识别的角度分析了采样频率、主梁腹板翼缘损伤、外荷载的激励对U形梁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组合梁交界面滑移的存在,随着剪力连接程度的降低,部分剪力连接钢-砼组合梁变形会显著增加,精确计算也变得非常困难和复杂,本文在曲率微分方程和滑移应变微分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了精确计算部分剪力连接钢-砼简支组合梁变形的一般公式,得出了部分剪力连接简支组合梁的变形和附加变形与剪力连接程度系数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公式简单,实用,对其它类型的部分剪力连接组合梁变形分析也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