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北学术》的科技内容及其主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科学史研究方法,对《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之一《西北学术》的科技史价值和办刊宗旨进行讨论。认为该刊为20世纪40年代西北大学的最高学术论坛,其有关西北国防化、西北学术思想、西北地理、西北物理学会的研究和活动等内容,突出了西北大学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前西北大学学术期刊的演变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考查、调阅大量文献和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对解放以前西北大学所编辑出版的《学丛》、《纪念特刊》、《西大学报》、《校刊》、《西北月刊》、《西北学术》和《西大学生》等刊物的学术性质、办刊宗旨、编辑特点、出版机构和管理办法等作了初次探讨.相对而言,较为侧重于自然科学.同时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大学学报的发展、西大学术活动等亦有所论述.证据表明,1913年7月1日由西北大学创办的《学丛》和延续至今的《西北大学学报》,是我国现办同类大学中连续办刊时间最长的一家学报.  相似文献   

3.
<正>1沿革与宗旨《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为西北大学《学丛》月刊,创刊于1913年7月1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后虽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等刊名变迁,但始终学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恪守"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4.
<正>1沿革与宗旨《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为西北大学《学丛》月刊,创刊于1913年7月1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后虽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等刊名变迁,但始终学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恪守"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5.
正1沿革与宗旨《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为西北大学《学丛》月刊,创刊于1913年7月1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后虽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等刊名变迁,但始终学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恪守"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的办刊宗旨,回归常识,尊重规律,传承百年学府的厚重学术积淀,服务学校新时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  相似文献   

6.
<正>1沿革与宗旨《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为西北大学《学丛》月刊,创刊于1913年7月1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后虽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等刊名变迁,但始终学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恪守"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的办刊宗旨,回归常识,尊重规律,传承百年学府的厚重学术积淀,服务学校新时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  相似文献   

7.
<正>1沿革与宗旨《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为西北大学《学丛》月刊,创刊于1913年7月1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后虽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等刊名变迁,但始终学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恪守"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的办刊宗旨,回归常识,尊重规律,传承百年学府的厚重学术积淀,服务学校新时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  相似文献   

8.
1 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的前身为创刊于 1913年 7月 1日的《学丛》月刊 ,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 4年 )、《西大学报》(1939年 )、《西北学术》(194 3年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 7年 )等刊的发展 ,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反映西北大学理、工科各院、系、所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 :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 ,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 ;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 ,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要发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  相似文献   

9.
1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反映西北大学理、工科各院、系、所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发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1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反映西北大学理、工科各院、系、所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文献基础及服务对象,阐述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图书馆各项读者服务活动的具体内容,回顾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图书馆有关读者服务的教育情况及读者服务的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整理与审视抗战时期西北联大数学教育,为西北地区及中国高等数学教育史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西北联大的数学教育逐渐形成了高等代数、高等分析、高等几何以及微分几何、算学统计等多学科体系与应用交叉学科;师资大多留学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以曾炯、傅种孙、赵进义、杨永芳、刘亦珩、张德馨等教授为代表,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开展科学研究,为西北地区乃至中国培养了大批的数学与数学教育人才。结论西北联大不仅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数学科学教育体系,而且借助留学欧美为主的师资队伍,引进和发展西方数学教育及数学学术研究,从而成就了西北地区数学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3.
[]?《戏剧春秋》作为抗战时期以理论为主的大型戏剧刊物,在其出版的两年中通过设置专栏、特辑等形式组发了一批戏剧理论和批评文章,对“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历史剧问题”、“国外现实主义戏剧理论”、“抗战剧运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抗战戏剧理论的建设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引领和推动大后方抗战剧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简述重庆图书馆抗战文献收藏情况基础上,对2009年度利用重庆图书馆抗战文献的读者年龄结构、学历背景、职业背景、查询范围、地区来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重庆图书馆在整理、收藏、开发、利用抗战文献方面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西南联合大学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民主堡垒”,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开明的地方政治、西南联大自由开放的校园风气,以及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校团结合作的办学风格。这几个方面的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互发酵,最终促使西南联大形成抗战时期闻名全国的“民主堡垒”。西北联大尽管师生也有民主意识,但是由于学校内部的不团结,学校逐渐被肢解,办学规模和实力不断缩小,校方领导更替频繁,学校丧失了“教育独立”的性质,未能形成如西南联大一样的“民主堡垒”和办学成就。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与大后方的学人相比,沦陷区一批保持民族气节、潜心向学的科学工作者,除生活困苦之外,还面临生命危险等更为严重的压力。秉志与刘咸、杨孝述等中国科学社核心成员,在沦陷区上海克服各种困难维持中国科学社社务,继续发刊《科学》、《科学画报》,坚持明复图书馆的开放,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记载了科学进步的历程,保存了中国科学发展的火种;千方百计坚持科学研究,并关注后辈学人的成长,为战后中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深知科学在抗战中的作用,毅然走出书斋,以自己之所长,通过《科学》、《科学画报》、《申报》等媒介发表言论,宣扬科学抗战报国、抗战救国、抗战建国。他们的对敌斗争与抗战期间的所作所为,与真枪实弹的正面战场、敌后游击战、沦陷区的谍报战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壮丽画卷,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畏强敌的崇高情怀与情操,是名副其实的另一种抗战。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地方实力派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使不少地方实力派能够在国共严重摩擦和内战中基本保持中立,乃至最后光荣起义,走上人民革命道路,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中共对四川地方实力派代表刘文辉的统战工作就是颇为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灾害情况,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开展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考证和调研,对《西北大学学报》的历史沿革与地位、学术贡献与深远影响,以及管理与成就作了全面研究,并将其历史划分为晚清民初的酝酿和初创期(1903—1929)、抗日战争前后的艰难维持期(1930—1949)、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期(1950—1999)、21世纪以来纸-网互补的跨越式发展期(2000至今)等4个阶段。结论认为,《西北大学学报》:构筑了旧中国西北地区罕见的最高学术论坛,物化了学术立校的理念,成为传承周秦汉唐文明和创建西北新文化的渊薮;是西北大学的百年史册,反映了西北大学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历史档案中最宝贵的珍藏;是西北大学学科生成的孵化器,也是学术人才成长的摇篮。今后,《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将进一步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编辑部的科学化管理,强化期刊特色,提高编辑队伍素质,不懈地提高学报学术质量,不断扩大在国际范围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0.
运用学科分类理论,将抗日战争期间旅桂江苏籍学者分为教育学家、语文学家、心理学家与美术教育家等四类。对刘季平、叶圣陶、朱智贤、张安治及徐悲鸿于1938至1944间在广西桂林所从事的抗日教育活动作了比较细致论述及客观积极评价。最后,从抗日统一战争军事理论、军阀矛盾理论、地方自治理论、地理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抗日期间旅桂江苏籍学者在广西能够为广西各方面事业作出贡献的两点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