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振新,男,1938年生,广东肇庆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物理学教授,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光学学报》、《激光技术》杂志编辑委员,国家教委光学与激光学科发展规划组学术秘书,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物理  相似文献   

2.
金康 《今日科技》2022,(12):40-41
<正>2019年6月,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共建的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杭光所”)正式注册成立。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杭光所依托上海光机所在光电领域的技术成果、国际影响力以及前瞻技术创新能力,聚焦光电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建立了特种光纤及应用、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等五个研发中心,搭建了激光及光学特性表征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刘伟 《科技信息》2007,(14):50-50,40
随着1960年世界第一台激光器的产生,近50年激光器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略述激光和激光器的产生,并简述了激光在尖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应用。列举了多普勒冷却、光学粘胶与激光原子阱、激光粒子“透视眼效应”和强场激光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傅广生教授     
傅广生教授傅广生教授,男,汉族,河北省献县人,生于1956年12月,1981年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我校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重点学科“光学与材料物理”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功能材料》、《光电子·激光...  相似文献   

5.
短讯集锦     
光学时代的前景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必定是光学产品的世纪。世界各国目前正不惜巨资大力发展光学产品,光纤电话、激光印表机、激光照片、激光价目扫描器已陆续问世。与光学有关的科技项目也有显著的发展。新的光学技术正迅速进入实用阶段,通讯公司正在铺设海底电缆,作用不亚于人造卫星。大企业装设光纤连络网后,可将分布在各地的办公室连成一座“光学城”。尤其重要的是,美国、西欧和日本正展开一场激烈的“光纤电脑”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光机所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杂志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光学重要成果”评奖大会在上海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周炳琨院士等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人员颁奖,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共有4项成果入选“2007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值此激光器诞生三十周年之际,由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学会和中国光学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激光学术报告会于1990年7月25~2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这次会议的筹备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由内蒙古大学具体承办。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学部委员王大珩教授在大会上做了“激光三十年”的报告:自从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向世至今已经三十年了。激光30年来的蓬勃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渗透到各个科学学科和技术应用领域,并分化出不少重要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应用方面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今天  相似文献   

8.
激光器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40多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光器也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一个包括激光器、激光加工、激光通信等在内的高科技激光产业群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基本形成。为了促进国内激光科研进步、产业发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联合主办的光学前沿——’2008激光技术论坛暨“2007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发布会于3月18日在上海举办。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光学学报》主编曹健林,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我校获得科研经费二亿多元.十年来我校有880多项研究成果通过鉴定,有570多项成果获得各种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39项,获国家部委、省级奖励420多项,获授权专利90多项,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达11000多篇,发表专著200多本.我校还与中央有关部委以及地方有关部门建立了十余个科研开发基地.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我校在“七·五”初期确定的“八·五”攻关经费比“七·五”翻一番、基础研究和国防科技预研要有较大发展和提高的主要科研目标.重视发挥多学科和群体优势,组织联合攻关是我校科研迅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例如,激光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光、机、电等多学科知识及其综合运用.我校从1972年开始涉足这一新领域,组织了激光、工程光学等十多个专业的100多名教师、科技人员对激光技术的基础理论、应用开发、加工设备和工艺检测等各个方面开展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不仅在CO_2激光器研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激光技术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我校在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研究所、激光工程中心、激光设备厂几个单位中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销售成龙配套的体系.国家激光工程中心目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的2011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将于2011年9月5—8日在深圳举行。会议征文范围:光学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精密光学测试新进展;光学薄膜技术新进展;非线性光学与介观光学;激光物理技术与应用;红外与光电器件;光电技术与系统;先进激光技术的应用;生物  相似文献   

11.
蒋毅坚 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0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光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 Penn State 大学材料研究实验室做访问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批入选青年。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五四”奖章和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长期从事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性质的激光光散射、激光制备新材料和激光微细加工。先后负责承担了10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SCI)30多次:出版译箸1本;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激光的诞生,光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盘点了微纳光学、超强激光、超分辨技术、太赫兹技术、量子计算、激光3D打印、计算光学成像技术、光通信、生物光子学、X射线成像等10个未来可能会对人类生存及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光学技术研究领域在2017年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大学从1964年开始发光学领域的研究,为我国最早从事发光学研究的单位之一.19 65年,物理系成立场致发光组;1985年成立学校直属的固体发光研究室;2 0 0 0年固体发光研究室与物理系、静电研究所一起组建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固体发光研究室基础上成立了发光与显示研究所.目前“发光材料和发光器件”为河北大学“光学工程”博士点专业方向之一,同时承担“光学工程”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早期的研究工作以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为主,取得了许多在国际和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如:炮兵用电致发光照明…  相似文献   

14.
以第一副校长埃·得·潘可夫(E.D.Pankov)教授为首的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学院(LITMO)代表团一行六人应邀于1990年5月30日至6月4日访问我院,在我院及上海市科学会堂作了光学工具技术、天文望远镜、光学自动设计、激光技术、薄膜光学及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拟于2009年10月在北京联合举办“第19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此次大会将邀请我国激光与光电子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技术带头人做专题报告,并开辟有高水平分会场,共同探讨国内外激光和光电子技术领域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传统的点状或线条状激光视觉传感器信息量少、解释模糊以及跟踪方向单一等问题,利用正负透镜,开发了一种基于环形激光的光学扫描系统;研究了环形激光成像过程中的球差消除问题.结果表明,该光学扫描系统可以实现环形激光轨迹,球差足够小,能够用于特征提取以及焊缝识别与跟踪.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现代电子、光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录象装置应运而生,这就是“电视唱盘”,亦称“视盘”或“光盘”。它是一种用激光记录、重放彩色电视图象、伴音的成套设备。它的出现开拓了在同一媒介质上产生图象、音响与文字的三位一体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随着激光的诞生,光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盘点了未来可能会对人类生存及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微纳光学、超强激光、成像技术、量子通信、太赫兹技术、光学通信、生物光子学、人工智能用于光学检测8个光学技术研究领域,回顾了这些领域在2019年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戴建明教授     
戴建明,1963年10月出生,江苏省宜兴市人。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1986年至今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物理系工作,其中1995年9月至1996年8月到四川大学光电科学技术系做访问学者,从事信息光学研究;1998年9月-2001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氧化物巨磁电阻薄膜的制备、电磁输运性质以及激光诱导效应研究;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到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作访问研究工作,从事半导体薄膜的电输运和光学性质研究。现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物理系主任,教授,“凝聚态物理”院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淮北煤…  相似文献   

20.
光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的一门学科.早在先秦时代我国的墨经上(约在公元前400年—470年),对光的几何性质已有了较完全的记载.同时,光学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尤其是到了本世纪70年代,随着激光技术的出现,光学在激光加工、精密测量、通讯、医疗等领域获得了飞速发展,激光技术的发展同时还为研究凝聚态物理、分子生物、化学的动态过程提供了重要手段.光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普通物理光学课的教学,一致沿用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教学体系,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没有融入新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