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苯甲酸晶体中分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压片法测定了苯甲酸晶体的红外光谱,并与苯甲酸的标准红外光谱比较,确证了苯甲酸的红外光谱.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苯甲酸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红外光谱进行了优化和计算,并将计算所得的苯甲酸各构象的红外频率与其实测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确定了在晶体中苯甲酸的分子结构,同时在计算中给出了各种频率所对应的红外强度。对光谱进行了归属。通过对光谱归属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在晶体中苯甲酸分子是以构象a的分子构象为单体,按图3的形式形成二聚体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用压片法测定了苯甲酸晶体的红外光谱,并与苯甲酸的标准红外光谱比较,确证了苯甲酸的红外光谱.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苯甲酸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红外光谱进行了优化和计算,并将计算所得的苯甲酸各构象的红外频率与其实测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确定了在晶体中苯甲酸的分子结构,同时在计算中给出了各种频率所对应的红外强度,对光谱进行了归属.通过对光谱归属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在晶体中苯甲酸分子是以构象a的分子构象为单体,按图3的形式形成二聚体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胡怀生 《甘肃科技》2011,27(6):78-79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两种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进行研究,采用液膜法进行相应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食用油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在580~1100cm<'-1>范围内有所不同,差异性比较明显,同时,在一些吸收峰上各种类的食用油也有着自己的特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鉴别食用油方面具有方便、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在中红外区、近红外区的新应用,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对长清产3个品系栝楼果皮水提取物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部分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具有一定的差异,二维相关谱中自动峰的峰数、峰位和峰强均有明显的区别。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与鉴定3个品系栝楼果皮。  相似文献   

6.
傅里叶变换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红外光谱测试技术,由于它是完全非破坏性测试,因此在公安、质检等部门和传统红外测试方法难以处理的,诸如不溶、不熔并粉碎困难的弹性试样、各种部件表面涂层、纸张、纤维等的测试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张骏  江飞虹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12):1115-1118
提出计算机仿真复杂背景下污染云团红外光谱的比值模型.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被动遥测各种背景光谱数据,仿真出各种条件下的污染云团光谱,给出了对模拟剂和污染云团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两种结果对比表明:比值模型仿真的污染云团光谱与实验结果一致性很好.  相似文献   

8.
红外光谱法研究中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具有重要的红外光谱特征。红外光谱在快速、无损和准确研究中药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综述了红外光谱特别是近红外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中药的最新进展,全面叙述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定性定量检测、新药开发和中药药理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FTIR技术在几株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人体正常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表皮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和来自土壤常驻细菌硅酸盐细菌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通过峰型、峰强度比值、特征峰的比较发现,各种细菌间谱图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土壤细菌与人体正常菌之间差异更为明显。另外,对同种的两株硅酸盐细菌K0和K27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其峰位与峰型也存在多处不同。红外光谱技术可应用于细菌鉴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将微量样品附着于ATR镜头上的操作方法,对肉眼玩法观察到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地提高了红外显微镜测定样品的灵敏度,据此建立了一种红外光谱显微镜测定极微量样品的新方法,本方法巳运用于公安物证的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1.
几种食用油的二维红外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2D—IR)技术对几种不同品牌的食用油进行分析。对不同品牌的食用油的峰位、峰形、峰强进行比较,可知它们的一维谱图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二维相关谱图中,同步、异步图差异比较明显。另外与一维红外光谱相比,二维相关光谱的分辨率较高,在揭示分子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中发挥了作用,增强了对谱图的识别能力。为利用红外光谱法快速、简便地鉴别食用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激光拉曼光谱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近年来激光拉曼光谱的几种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涉及到的激光拉曼光谱有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激光共振拉曼光谱、高温激光拉曼光谱、激光拉曼显微及激光拉曼遥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THz时域光谱技术的水果杀菌剂农药检测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3种水果样品及其与杀菌剂农药混合的样品分别进行THz光谱测试,获得它们在0.2~1.5 THz波段的THz时域数据,计算它们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谱。提取其特征THz吸收光谱,分析水果与噻菌灵样品在不同农药含量条件下吸收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Hz吸收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幅值随样品种类和含量不同存在差别;为提高光谱的区分度,将3种水果样品的THz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作为分类特征数据,用主成分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鉴别,样品类别鉴别正确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45钢化学热处理表面与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球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45^#钢氧氮共渗、渗氮及渗硫3种化学热处理表面与硫化烯烃及烯酸三甲酚酯2种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效果,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各摩擦表面润滑膜的结构及成分,进而讨论了它们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减摩,抗磨及提高承载能力方面这种协同作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纵坑切梢小蠹后肠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趋性反应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纵坑切梢小蠹后肠正已烷和乙醇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检索出18个化合物,其中单萜烯类化合物11个,占检索化合物总数的61.1%.经趋性反应测试,纵坑切梢小蠹对混合物I的趋向率达65%,对其它测试化合物的趋向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用于茶叶品质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茶叶品质的快速准确鉴别,以常用的4种茶叶(花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为研究对象,每种茶叶按特级、普通、低档3个档次各选一个实验样品,测定了它们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图.结果表明:同类茶叶在3000—2800cm^-1、1700—1500cm^-1、1500—1200cm^-1、1200—1000cm^-1,900--400cm^-1区域有固定的特征谱带,茶叶品质的差异导致这些特征谱带出现波数、强度、形状的明显差异,为茶叶品质的鉴别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沟油的Terahertz波谱检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朝辉  廉飞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7):1996-1999,2014
利用Terahertz(THz,太赫兹)波谱技术测量了两种地沟油(反复烹炸过的大豆油和花生油)及其对照用的植物油(未使用过的大豆油和花生油)在(0—3.0)THz范围内的时域谱和频域吸收谱,并通过实验得到两组油的折射率、吸收系数等重要光学参数。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技术(THz-TDS)对波谱进行显示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油中反复烹炸过的油和未使用过的油在此波段的波谱和光学特性显著不同,并且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变化,表明经过高温的植物油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与相应的未使用过的植物油进行鉴别,这为利用太赫兹波谱技术检测地沟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希夫碱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5种氨基酸希夫碱Sal-Gly(甘氨酸希夫碱)、Sal-Glu(谷氨酸希夫碱)、Sal-Met(甲硫氨酸希夫碱)、Sal-Tyr(酪氨酸希夫碱)、Sal-Arg(精氨酸希夫碱)及其金属锌离子配合物共10种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9.
聚醚型表面活性剂结构的波谱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柱色谱法从不同来源聚醚型表面活性剂工业品中,分离精制出分布较单一的3类聚醚型表面活性剂模型化合物,用红外光谱法定性,用1HNMR确定其结构和EO(PO)分布。以所得模型化合物为基础,提出聚醚型表面活性剂EO(PO)分布及烷基链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漫反射聚类法无损快速测定淀粉品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种类的淀粉进行无损快速鉴别的方法,研究了近红外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法快速鉴别淀粉种类的可行性.采集样品在12 500~4 000cm-1范围内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光谱模式识别法中的聚类分析法对图谱进行定性分类鉴别.光谱经一阶导数预处理后,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准确无误地将样品分为2类,分类准确率达到100%.同时采用预测集的样品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经实验得出预测准确率也是100%.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法可以为快速无损鉴别淀粉种类提供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