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优化组合保护剂冷冻干燥20株极端嗜盐菌,于4℃冷库保存2年,经复水测定,全部菌株保持较高存活性。用TENS法对其中9株菌R,RF1,J7,S9,TF-1,J8,R6-1,R6-7和R6-5作质粒稳定性检测,含质粒的菌株RFJ1,J7,S9,T4-1,R6-5于4℃保存2年后,质粒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2.
1995年12月从山东购进栉孔扇贝苗,在浙江南麂列岛进行养殖试验,结果表明:4月中旬至7月中旬快速生长,其间水温15-26℃;8月份水温28℃以上,生长缓慢,且死亡率骤增;第一次性成熟于6月上、中旬,生殖腺指数达9-11%,排放后急骤下降,8月中旬开始回升,9月20日前后再次成熟,生殖腺指数为7-8%;6月至9日上旬出柱率维持在13-14%,1月份降到7-8%;1-3.5m养成水层各项指标无大的差异,1m以下浅水层死亡率增加,3.5m以上深水层出肉率降低;放苗密度以每笼放苗300个,个体生长良好,商品率高,放苗500个商品率明显降低,但总产量远高于前者;检出敌害生物90多种,危害严重的有红星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日本虫寻、武士虫寻和环沟嵌线螺。  相似文献   

3.
1990年7月至1992年12月在舟山岛的调查结果表明,黄毛鼠在5种自然环境类型中以山地为最佳栖息地,农田和山林次之。全年数量形成春季小高峰和秋季大高峰。1990年是高数量年份,1991-1992年为低数量年份。3-5月和7-9月为繁殖盛期。种群特征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对1985年3-6月,1992年3-6月齐齐哈尔市春季的气传花粉作了初步的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3月初空气中有就有花粉飘散,春季高峰散为5月,1985-1992年相隔7年气传花粉的数量和种类都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西松烯内酯的合成研究:II.中间体苏式—7—羟基—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香叶醇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得到8-溴-3,7-二甲基-(2E,6E)-辛二烯基苯硫醚(7),(7)与龙牛醛在Cr(Ⅱ)作用下立体选择地得到苏式-7-羟基-3,9,13-三甲基-6-异丙烯基-(2E,8E,12)-十四碳三烯苯硫醚。  相似文献   

6.
野生扭角羚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四川唐家河国家顷自然保护区野生扭角羚,四川亚种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扭角羚个体大,角粗壮;雄性性成熟年龄为4.5岁,雄性为5.5岁,雌性最大繁殖年龄为17岁,发情交配起上期为7月初到9月初,高峰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中旬,产仔期为次年1-4月,孕期8-9个月,每胎1仔;繁群分成孤独危难腐朽 ,一雄一雌群,成雄群,一雄多雌群,混全群等几个群体。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7年6~7月在大连沿海采得标本,共有11种,隶属于3目8科9属,其中9种为大连沿海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
无核黄皮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12月在桂林南郊广西植物研究怕引种广东郁南县无核黄皮嫁接苗43株,成活率90.6%,定植3年,有9株开花结果,平均株产1076g,果实无核,平均果重16.8平均纵径3.73cm,平均横径2.73cm;平均可食率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7%,果实8月份成熟,比一般黄皮晚熟15 ̄20d。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将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8,11-二肟2和五环[6.3.0.02,6.03,10.05,9]十一烷-4,7-二肟8氧化为硝基的反应,实验表明,这两种肟的直接氧化未能成功.对2,最合适的方法是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作为氧化剂;对8,最合适的方法是用溴和臭氧分步氧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1884-1996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及中国华南、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和大风进行了分析,得出:西北太平洋台风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南海,一个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各月活动中心的位置不同,华南沿海登陆台风主要集中在6-11月,8-月的降水量和风速最大;华东沿海登陆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其降水量和风速都不亚于华南沿海陆台风;华南和华东沿海登陆台风异常多和异常少的年份,台风的最大降水量和最大风速都无显著差异,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数有30年和15年的周期变化,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有较强的15和3-4年的周期变化。一般厄尔尼诺期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和登陆台风次数减少,拉尼娜期间次数增加;从气候学角度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中有副高脊线位置与华沿海6-7月登陆台风次数和副高北界位置与华南沿海8-9月登陆台风次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黄芩愈伤组织和栽培黄芩的生长特性和黄芩苷积累规律.研究表明,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黄芩苷的积累并不同步,而是先生长后合成.栽培黄芩在6~7月和8~9月有两个生长高峰期,其中6~7月的黄芩地上部分增长量最为显著,增长了582%,在此期间主要进行初级代谢,在9~10月,根部的黄芩苷含量快速积累,其含量提高了76.4%,而茎叶中的黄芩苷含量均明显减小,分别减少了33.8%和21.5%,说明黄芩生长由初级代谢向次级代谢快速转化,这与在黄芩愈伤组织中的积累规律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2.
对孔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中312种种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的物候情况进行了研究,每半月调查1次,持续观察13个月.生活型包括乔木、灌木、草本3种类型.结果表明:孔林植物群落中植物的开花物候和结果物候都相对集中,花期主要集中于4-9月,其中以6、7两月最多;果期主要集中于6-10月,其中以8、9、10 3个月最高.不同生活型植物在一年中具有不同的开花、结果高峰期.开花高峰期依次出现在乔木层-灌木丛-草本层。木本植物先于草本植物;结果高峰期依次出现在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结果高峰期是基本重叠的.  相似文献   

13.
蓝目天蛾在西宁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蛹在寄主植物附近5—10cm深的土层中作土室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越冬代成虫陆续羽化出土,6月中旬达到高峰。当年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始见,8月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高峰。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平均寿命30d。每雌产卵量250粒左右,卵多散产于嫩枝或粗枝的隐面,卵期平均8d。幼虫5个龄期,完成发育平均历期37d,取食约160片柳叶。蛹期20d。7、8月份以第一代的幼虫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4.
快速高频次评估区域草畜平衡状况,对于区域草地保护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GPU平台上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了一种草畜平衡快速评估方法,对海北州祁连试验区和海晏试验区2017-2019年6-9月的月度草畜平衡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牧草产量空间分布上,两试验区的分布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通过对月度单位面积产草量分析发现,两试验区单位面积产草量均在8月达到峰值,在9月开始下降;针对草畜平衡的分析,在2017-2019年间,祁连试验区每月均处于极度超载的情况,仅在每年8月份超载情况有所缓解;相比于祁连试验区,海晏试验区除在每年6月有少量超载情况外,7、8月基本能达到草畜平衡状态,在9月会出现载畜不足的现象。而对于草畜平衡快速估测效率而言,相比于随机森林和CatBoost-CPU模型,基于CatBoost-GPU模型可以更加快速的估测大区域范围内的产草量。本研究可为当地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放牧和补饲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对刺槐叶瘿蚊成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河北昌黎地区4月底至9月初为成虫发生期,1年共发生6代.各代成虫羽化期平均为13.2d.越冬代成虫从4月25日开始羽化,5月5日~5月10日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20日~5月25日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5日~6月10日为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23日~6月...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对危害毛竹杆部的重要竹蚧——拟白须盾蚧孤雌生殖型的形态、分布、寄主、危害、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等作了较全面的研究。该虫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一年发生两代,以雌成虫越冬。第一与第二代雌成虫出现时间分别为7月初和9月中旬。两代产卵和孵化盛期基本一致,分别在6月中旬和8月上、中旬。卵量7~94粒。每代卵的平均孵化率,分别是92%和87.7%。11月下旬开始越冬。主要天敌有跳小蜂、红点唇瓢虫、和寡节瓢虫。药剂防治用50%马拉硫磷和25%亚胺硫磷乳剂1:1000倍液喷雾,有85%以上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种植于贵州安顺市的白玉枇杷的枝梢生长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玉枇杷枝梢一年四季没有明显的休眠季节.1月底开始抽生新梢,一年有3次生长高峰:2月上旬至4月下旬抽生春梢,是第一次生长高峰,生长时间最长,枝梢抽生整齐、数量较多,数量仅次于夏梢,生长量不大;6月上旬至7月下旬抽生夏梢,是第二次生长高峰,枝梢抽生整齐、数量多,生长量为一年之最;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抽生秋梢,生长总量仅次于夏梢,是第三次生长高峰.在一定范围内,枝梢的生长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枯梢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人工接种和野外定点试验,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在福建能以菌丝、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三种形态越冬。1-3级感病侧枝上形成的有性子实体是主要的初侵染原,子囊孢子萌发后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当年新竹,它主要靠雨水溅散作用传播。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释放子囊孢子,以5-7月份释放量最多。温度、降雨量和降雨日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6月下旬出现症状,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以后基体停止信展,病菌进入越冬,毛竹枯梢病是一种具有多侵染点的病害。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人工草地杂草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甘肃省天祝县金强河地区多年生禾草人工草地杂草种群动态研究表明:该区多年生人工草地的主要杂草为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香薷(Elsholtzia patrini)、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和野胡萝卜(Osmorhiza aristata),草地建植当年,高大杂草微孔草和野胡萝卜的生长速度动态呈7,8月中旬较高的双峰型,低矮杂草香薷和灰绿藜的生长速度动态呈7月下旬较高的单峰型,所有杂草群落的生物量生长率动态呈7月中下旬较高的单峰型;草地建植第2年,杂草的生长速度动态与第1年完全相同,微孔草和灰绿藜的生物量生长率动态呈6月下旬、8月上旬较高的双峰型,香薷的生物量生长率动态呈7月中下旬相对较高的单峰型,野胡萝卜的生物量生长率动态几乎呈截距为。的水平线.杂草与栽培禾草的生长速度、生物量生长率大小比较及人工草地群落的组分动态分析表明: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而言,灰绿藜、香薷和微孔草等杂草是重点防除对象(杂草),生长季初期是杂草防除的关键时期,建植第1年是杂草防除的关键年份.  相似文献   

20.
扫帚艾群落初级生产及其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扫帚艾群落初级生产。结果表明,该群落初级生产量季节动态明显,地上初级生产量5,6,7,8,9月份分别为12.04,23.40,43.82,71.15,154.66g/m2;地下初级生产量5,6,8,9月份分别是50.25,60.40,66.67,149.59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