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令人鼓舞的经济发展前景和不断发展的庞大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应当说,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除了他们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模式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入乡随俗”,成功地融入“水土”。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华传教工作始于1829年。美国来华传教士雅裨理和卫三畏分别于1830年与1833年来华。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奇风异俗盛行的异教国度,是个等待西方“先进”文明与宗教拯救的民族。他们用文字记录了来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也成为此后美国人中国观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3.
来华的基督教各教派,几乎都经过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使得他们对中国近代妇女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不仅广泛宣传兴办女学和废除缠足等男女平等思想,而且还将这些主张付诸于实践。这些活动,对近代妇女运动起到了一定的启蒙、示范作用;当然,囿于“布道”的宗旨,来华传教士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晚明以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很好地运用了现代公关艺术。他们在组织内部统一传教思想,推行适应策略;对外改装易服、结交士人、传播学术,最终获得在华传教的成功;同时也成就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段美丽佳话。  相似文献   

5.
省级来华留学教育政策引导着各地区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要城市,重庆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培养发挥更大作用。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的视角对京、津、沪、云、川、渝六省市的来华留学政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在整体政策结构上呈现出重环境、轻需求的特点;在来华留学培养模式、教育机构、企业参与来华留学教育等方面的供给型政策制定略显不足;留学生在渝就业创业等需求型政策与来华留学教育的对接有待加强;环境型政策中关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政策制定较薄弱,并缺乏与来华留学教育相关的其他配套措施。重庆市来华留学教育需挖掘和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来华留学教育供给型政策制定,改善优秀来华留学生在渝就业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建立完整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链条。  相似文献   

6.
车韦 《华东科技》2001,(7):30-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令人鼓舞的经济发展前景和不断发展的庞大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应当说,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除了他们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模式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入乡随俗”,成功地融入中国“水土”。 严格遵循法律规定 外资企业多来自于具有成熟市场体制和完备法律制度的国家,因此很注意“蹈循法律规则”,不少外资企业的技术性规范比国内法律规定的要求还要高,如果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他们便遵循最高的法律原则甚至更高、更抽象的法律精神,自觉把法律的最终价值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校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提升,但管理难度也大幅提高,虽然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化,但学生问题仍然众多,究其原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密不可分。对此本文尝试分析当前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原因,并提出趋同化管理、开展汉语实践讲堂以及选拔学生导师等方式,旨在提升来华留学生思想素质,强化来华留学生的在校管理,培养知华、爱华、友华人士。  相似文献   

8.
艺术风格,既是作家、艺术家思想艺术特征的体现,也是一个作家、艺术家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家、艺术家作品的鲜明标志。黄建新、冯小刚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他们的作品在思想的追求上具有趋同性,但在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幽默方式和表现手法四个方面却存在着差异性。其具体表现为:实在与幻象、平实与离奇、冷峻与调侃和荒诞与游戏。  相似文献   

9.
医学来华留学生素质教育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医疗卫生等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医学来华留学生人数也迅速增长.面对众多的医学来华留学生,国内高校如何创新人文教育教学模式,拓展素质教育内容,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前我国医学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本校自身实践,针对他们同时作为留学生和医学生两方面的特点,对如何完善来华医学留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文素质水平,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维持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上海租界,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是近代中国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齐的一个"窗口"。上海租界期中国报刊事业开始向近代化起步与衍变,初步具备了近代社会的新的特征。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办报,宣传西方基督教思想企图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他们的办报活动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催生了近代大批著名报人。"租界"这片"国中之国"在西方成熟报刊体系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媒介集团化经营、出版自由和商业经济的先进资本主义性质的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中国对萧伯纳的接受和研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在1949年之前的近30年间,萧伯纳被赋予了多重身份。新文化运动时期,萧伯纳作为具有批判意识的思想家和社会问题剧作家被介绍到中国,曾经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和话剧发展产生过显著的影响;1933年的萧伯纳访华事件在知识界和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译介和研究萧伯纳的热潮,他又被冠以政治评论家、社会主义者、预言家、幽默家等多个头衔。模糊的身份定位从客观上影响了中国戏剧界对萧伯纳戏剧艺术的学习和借鉴。文章梳理了1949年之前中国知识界对萧伯纳的译介和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戏剧大师萧伯纳的经典剧作《华伦夫人的职业》通过华伦夫人和女儿薇薇,薇薇和克罗夫爵士这两对尖锐、激烈的冲突向读者真实再现了雏多利亚时期的残酷社会现实:女性所受的经济压迫和性别压迫.作家不仅抨击了丑陋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无比同情及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3.
将建国以来的“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评述,第一阶段是90年代之前的研究,研究重点是资料的挖掘和清理;90年代至今的研究作为第二阶段,有关研究从泰戈尔的文学、文化、思想三个层面进一步展开,此部分的评述首先对总体比较研究的成果进行考察,然后对分类比较研究的成果进行考察。今后,有关泰戈尔的比较研究领域尚有诸多学术的空白需要后学者们继续耕耘。  相似文献   

14.
作为张爱玲喜爱的一个作家,萧伯纳无疑对张爱玲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此尚未专门研究。张爱玲欣赏和喜爱萧伯纳戏剧中理性的智慧、平明的态度与反讽的艺术,但她并不是机械照搬,无论在理性之思、平明态度,还是反讽艺术,都渗入了个人的体验感悟,并以敏慧的艺术感受进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从关于学术研究的专业化、关于权威角色与社会改革和关于知识的普及三个方面对杜威在知识普及过程中的"权威"和"民主"观进行了解读和探讨。杜威的民主主义思想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有相通之处,而杜威关于知识普及中的权威与民主观又是其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杨雪 《科技信息》2008,(18):241-241
《鳏夫的房产》是萧伯纳戏剧创作生涯中的首部作品。在该部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两个女性形象:贝朗溪和她的贴身女仆体现了萧伯纳早期创作中的女权主义观点。中产阶级女性贝朗的反叛形象反映了当时中产女性对于享有平等权利的呼声。而她的女仆该角色的设立的反映了当时下层社会低微的女性地位以及唤醒他们女权斗争意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效率与教育效率的概念界定入手,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效率意识主要表现作了分析,重点探讨杜威教育效率意识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深受杜威(John,Deney)的启发、影响。杜威坚持教育"实验"研究,他的教育理论著作不仅有其深厚的实用主义课程哲学理想,而且始终贯穿其心理学理念。他的"儿童中心"(学生为本),"做中学"(实践出真知),"教育即生活"(体验生活、回归生活)的本质诉求等等都充分体现在2001年以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中。然而中国的现实结构,国情变化发展又不断冲击着成长变化迅猛的青少年"独生子女",为此,思考中国课改中的"杜威情结",一方面检讨现实儿童世界应予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梳理"杜威现象"对中国教育进程、教育改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反思"教育即生活"的基础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世纪60年代,黄佐临深切感受到中国话剧完全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进行艺术创作并不完善,因为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写意的传统,因此他提出"写意的戏剧观",主张在中国传统的写意戏曲的基础上创造话剧,同时吸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使话剧既能继承民族优秀遗产,又能吸取世界各国戏剧精粹,使之能成为相当完善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学术界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研究很多,但应该说,对其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还缺乏应有的深度和系统性,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力图揭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基本主张,这对理解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和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