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将崇左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划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育土壤、森林休憩及营养累积7个类别,以崇左市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2014年林地变更数据、2015年崇左市森林资源主要数据更新数据和相关森林生态连续观测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为参数,评估崇左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2015年崇左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549.59亿元人民币,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57 918.29元,7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排序依次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育土壤森林游憩营养累积。不同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石山灌木林松类一般阔叶林速生桉八角林硬阔叶林农地乔木及四旁树土山灌木林乔木经济林杉木类一般桉竹子灌木经济林栎类速生相思。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库区主要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坡耕地作为对照,对丹江口库区栎类阔叶林、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柑桔园、灌木林6个主要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林冠截留率平均为2064%;林地凋落物持水量平均185mm;林地土壤总蓄水量平均87978t/hm2;地表径流平均为2519mm;土壤侵蚀量平均为1040t/hm2。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栎类阔叶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强,其后依次是松柏混交林、马尾松林、柑桔园、灌木林和坡耕地。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为研究区,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树种建立了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三维绿量(TGB)的估测模型。对估测模型进行评价和精度验证,得到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三维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58、0.756、0.759,测算精度为85.63%。基于模型估测八达岭林场的三维绿量,总量为1 498.635万m3;与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计算的地面实测三维绿量对比,测算精度为90.89%。  相似文献   

4.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岗山1999年、2004年2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区域水量平衡法和土壤蓄水功能评估了该地区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004年的大岗山森林水源涵养量为1401.10×104m3.a-1,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5913.81 m3.a-1hm2;1999年~2004年,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提高了3.9%,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提高了2.9%;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竹林最高,马尾松林最低,其贡献率分别为37.8%和1.8%,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硬叶林最高,杉木林最低;高丘和位于中坡位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高,低山和山谷的贡献率最低;陡坡的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高,缓坡的贡献率最小,中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大,过熟林的贡献率最小。  相似文献   

5.
云和县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和县是浙江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以浙江省云和县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参数数据,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估算云和县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不同作用层的水源涵养量,并对不同森林类型、林龄、立地条件下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以及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007年云和县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量为7584.49×104 m3,其中94.18%来源于土壤层蓄水,4.19%来源于林冠截留降水,枯落物层枯落物层持水量占1.63%;2)各森林类型总涵养水源量大小依次为阔叶林>松木林>杉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平均为908.49 t/hm2,大小依次为阔叶林>竹林>杉林>松木林>经济林>灌木林;3)水源涵养林不同年龄组的贡献率为幼龄林(43.60%)>中龄林(26.91%)>近成熟林(22.27%)>成熟林(6.93%)>过熟林(0.29%);4)云和县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拔的分布特点一致.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套科学翔实的核算方法,对西藏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损益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运用虚拟成本法等核算方法分别对2007年和2014年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及净化大气四项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先实物量再价值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4年西藏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四项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分别为2 596.032 0亿元和3 280.583 6亿元,同比增长26.37%.本文关于西藏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研究的最终结果可以为该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数据支撑,从而为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以广州市为例,运用环境经济学的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并在GIS平台上制定出其服务功能空间分级分布图.其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02亿元.如果考虑生态系统的直接经济价值,广州市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价值排序为:湿地>经济林>农田>针叶林>草地>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疏林>阔叶林.如果仅考虑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即不考虑直接物质产品价值),则排序为:湿地>林地>草地>农田.  相似文献   

8.
孙浩  江柳春  刘晓勇  徐聪荣  徐昕  马莉燕 《江西科学》2021,39(3):410-415,435
为合理评价江西省生态公益林典型林分的生态效益,在对不同林分的结构指标和功能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林分生态效益的层次结构模型,并用综合评分法对8种不同典型林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交林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等方面最优,硬阔林在水源涵养功能方面最优,竹林在固土保肥、生物多样性方面最优,杉木林在净化大气功能方面最优;典型林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混交林(1.0711)>硬阔林(1.0673)>软阔林(1.0080)>杉木林(0.9974)>竹林(0.9972)>马尾松林(0.9680)>国外松林(0.9661)>灌木林(0.9617),说明混交林和阔叶林的生态效益优于其他林分类型,其排序结果将为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并建议在今后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中,加大对混交林和阔叶林的保护力度,对针叶纯林进行补植改造,提升全省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方法,阐释了成都市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减弱噪声等生态服务功能,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为11 524.79亿元,该市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 185.7亿元.巨大的生态服务潜力,为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依据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固碳释氧功能、调节气候功能、涵养水源功能、保持土壤功能、净化空气功能与减弱噪声功能.污水治理与土壤重金属降解是成都市下一阶段景观管理与生态建设中需要重点保障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生态补偿基本理论与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机会成本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分别对济南市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的第二产业机会成本、生态保护修复的机会成本进行估算,并且分树种对森林、农田和水体的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济南市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第二产业机会成本为4.28×10~3万元,占用村社集体的防护林用地的机会成本为1.437×10~3~2.472×10~4万元,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共计2.18×10~4万元,水源涵养区所需生态补偿额度共计3.18×10~4~6.08×10~4万元。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临港新城1994、2000和2006年高精度影像为信息源,对临港新城开发前后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1994~2000年,建设用地面积仅增加31.10hm2,水域面积增加193.56hm2,耕地面积减少203.24hm2;土地利用强度从296.43%降为295.94%.2000~2006年,建设用地大幅上升,面积增加2041.47hm2,主要来自耕地和水域的转化;水域面积减少556.42hm2,耕地减少2207.62hm2;土地利用强度迅速升至302.89%.研究区域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为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二者之和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50%以上.1994~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0.08亿元;由于水域面积增加,水源涵养、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娱乐文化等功能价值呈增加态势;园地、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等价值有所减少.2000~2006年间,新城开发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0.46亿元,除原材料外其余八项服务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废物处理价值减少最多,水源涵养次之.研究表明,临港新城开发逆转了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原有发展趋势,对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江西广丰森林生态服务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兵  王丹 《江西科学》2010,28(5):630-637,687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依据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标准,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实测数据对广丰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及其变化进行了评价,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广丰县生态效益价值为46.75亿元/a,大于江西省平均值,占全县GDP的36.52%,但除涵养水源功能等以外,其它12项功能总物质量均小于江西省平均值;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不同,各项均呈现出马尾松最大,灌木林、经济林、竹林较大,国外松、软阔类较小的明显变化规律,主要由林分面积和林分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不同造成;与全省平均值相比,广丰县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价值增加了2.48%,达到5.38万元.hm-2.a-1,各林分类型大小顺序为混交林竹林灌木林硬阔类经济林马尾松国外松软阔类杉木。  相似文献   

13.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之一.该系统成功抵御了2009~2010年,60年一遇的大旱,从而备受科学家的关注.哈尼梯田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水源地,在抵抗极端干旱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雨季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林种,因为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和地表覆被等立地条件的不同,其不同土层重量含水量差异显著,且变化规律各异;2云南松、华山松、桤木、杂木和杉木的雨季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053.48 t/hm2、5336.12 t/hm2、4537.65 t/hm2、6044.23 t/hm2和2899.02 t/hm2.本文通过对各优势树种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能够为水源涵养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并为有效保护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治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益核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受气候和地形的限制,畜牧业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草地,因此草地生态系统的建立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理清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变化量,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在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和净化大气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按照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指标要求,利用成本代替法等对2007和2014年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损益进行核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7和2014年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四项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分别为19 790.326亿元和21 709.284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涵养水源价值量和固碳释氧价值量增加最大,分别占增加量的64.7%和22.0%.根据西藏自治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益核算研究结果可为西藏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应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6-2004年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损失419.74×107元,大面积的水域、耕地转化为生态价值系数较低的建设用地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中,水源涵养、食物生产、娱乐文化、废物处理均呈现减少的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该区生态服务功能正呈下降态势,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甘肃兴隆山麻家寺保护站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2005年1月,对兴隆山麻家寺保护站6种生境(灌丛、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人工林和农田)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69种.其中夏候鸟36种,冬候鸟2种,留鸟27种,旅鸟4种.在鸟类区系类型上,古北界44种,广布种22种,东洋界3种.麻家寺站鸟类物种数量存在季节变化,春季和夏季鸟类物种数量较秋季和冬季的多.影响麻家寺保护站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迁徙鸟类数量的变化.灌丛、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为森林砍伐后的4个不同演替阶段.灌丛为森林早期演替阶段,能较好地维持鸟类多样性;阔叶林为演替的第二阶段,鸟类多样性和物种总数除夏季外,在4个演替阶段中最低;混交林和针叶林居中.农田和人工林是森林砍伐后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两种生境,对鸟类多样性的维持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京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第6次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运用生物量-蓄积量方程及土壤调查数据计算了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098 Tg。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1357 Tg和1741 Tg。碳储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城区大于城郊区(p<005);不同林龄从大到小排序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仅中熟林与过熟林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林型从大到小排序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且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差异显著(p<005);人工林碳储量显著大于天然林(p<005)。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3869 Mg/hm2。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分别为1692 Mg/hm2和2177 Mg/hm2,除了街道林分的碳密度明显低于其他3个功能区外(p<005),不同林型、林龄和起源林分之间的碳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应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研究分析了红壤丘陵典型区域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04年长沙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损失6.016×107元,大面积的林地、耕地转化为生态价值系数较低的建设用地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形成和保护、水源涵养、废物处理、气候调节价值减幅较大.由于该区生态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需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借助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根据重庆市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选取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等3项服务功能建立评估模型。【结果】1)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18.81%,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比例为17.43%,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区面积略大,占区域总面积为29.58%,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面积比例为19.75%;2)3种单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的极重要区均主要分布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结论】评价结果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的空间分布与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中定位的生态保护区相符,可见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能够对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并结合2016年上海市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对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上海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25.8亿元,每公顷森林提供的价值量为12.75万元.8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森林游憩(26.03%)净化大气环境(22.03%)固碳释氧(20.24%)涵养水源(17.14%)生物多样性保护(9.10%)保育土壤(3.53%)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84%)森林防护(0.09%).从研究结果来看,森林游憩功能的价值量最高.森林游憩、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和涵养水源是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体功能,对于上海市营造宜居型城市及创建"生态之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