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型泡沫病毒(prototype foamy virus,PF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泡沫病毒亚科,Bet是其编码的1个非结构蛋白.研究表明Bet蛋白在调控病毒蛋白的表达及病毒释放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Bet的其他功能,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以Bet作为诱饵钓取到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SUMO1,并初步探究了Bet对SUMO1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et与SUMO1在真核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Bet能够影响SUMO1在细胞中的定位,进而影响核定位蛋白NS1mut的SUMO化修饰.  相似文献   

2.
3.
泡沫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长期潜伏感染,且不伴随任何病理现象.为了阐明这一病毒潜伏感染机制关键要研究病毒与其宿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宿主对病毒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Bell是人泡沫病毒的反式激活因子,它能够激活该病毒LTR和IP两个转录启动子.该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Bell的相互作月蛋白α-Enolase,并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确定了这两个蛋白的结合涉及α-Enolase的243~372位氨基酸及Bell的223~275位氨基酸.细胞转染实验发现α-Enolase蛋白能够抑制Bell介导的反式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病毒感染对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的录调控的影响,将Caspase调控区的DNA进行生物素标记,然后与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琼脂糖结合.通过下拉发现,Caspase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与white spot syndromic virus(WSSV)病毒的两个蛋白Vp38和Vp41B有相互作用.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发现,Vp38和Vp41B对Caspase启动子活性分别有抑制和激活作用.采用RNAi技术下调两个WSSV蛋白的表达后,研究发现:Vp38和Vp41B分别对对虾血细胞的凋亡水平有促进和抑制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POLD1基因编码DNA聚合酶δ的催化亚基.然而作为最重要的复制蛋白,目前并不清楚其表达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中运用细胞周期同步化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了POLD1启动子在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的活性,结果显示启动子活性随着细胞周期进程而变化,在早S期最高.为进一步确定调控POLD1表达的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应用不同质粒转染MCF7细胞,分别筛选得到稳定细胞系.荧光素酶实验表明增强p53或p21的表达,抑制CyclinE或CDK2的表达都能抑制POLD1启动子活性;而抑制CDK4或Cyclin D1的表达对启动子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瞬时共转染实验进一步验证Cyclin E或CDK2受到抑制后能够降低POLD1启动子活性.研究初步探讨了POLD1基因表达的细胞周期调控通路,进一步了解细胞周期因子对DNA复制体调控的复杂机制.  相似文献   

6.
牛泡沫病毒LTR的反式激活因子靶序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泡沫病毒(BFV)是反转录病毒科泡沫病毒属成员之一.其基因组除编码gag,pol,env三个结构基因外,在env和3'LTR之间有2个ORF(ORF-1和ORF-2),编码自身的反式激活因子Tas等调节蛋白.本研究利用我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BFV3026中国毒株[12]为材料,克隆Orf-1基因,构建pBFVORF-1表达质粒,通过带有luc基因的LTR系列缺失质粒与pBFVORF-1共转染,瞬时表达分析结果将BFVLTR上Tas应答元件(TRE)定位于-983/-668(TREI),-470/-140(TREI)和RU5区.其中TREI、TREII为正调控区域,RU5为负调控区域,并进一步证明RU5在异源启动子(BIVLTR)上具有抑制其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这些结果表明BFVTas作用机理与慢病毒(Tat),致瘤病毒(Tax)等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许多正链RNA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体,是造成经济植物动物死亡的致病因子.正链RNA病毒的基因组为正链RNA,其复制酶是依赖RNA的RNA聚合酶,非编码区是病毒基因组复制的主要调控位点,3’非编码区是复制酶的第一结合位点,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大多可能按copy-back模型进行复制.瘟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过程出现正链复制本的数量大于负链复制本的数量,这可能是以RF中间体的负链RNA为模板、正链RNA被置换的形式进行复制的结果.本文概述了HCV细胞培养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泡沫病毒(FV)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可以感染从人到鱼几乎所有脊椎动物细胞,可见其包膜蛋白具有极强的膜融合能力.分析牛泡沫病毒(BFV)的跨膜蛋白(TM),在其C端存在一个穿膜螺旋区,其中含有连续的疏水氨基酸.本文以BFV3026原病毒DNA为模板,利用PCR分段扩增TM编码区,克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序列分析证实后,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仅有穿膜区完全缺失的TM3获得表达,其余含有完整或部分穿膜区的TM1及TM2均未表达.表达菌生长状态测定显示:TM穿膜区C端疏水氨基酸串联区对细胞具有强烈致死效应.同时利用金属螯合层析对所表达TM3蛋白进行初步纯化,Westernblot证实其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构建了2个用于杆状病毒AcMNPV(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启动子及其调控序列研究的质粒载体:pF SBCAT和pF SBCATPpolh.以此为基础,结合目前对BmNPV(家蚕核多角体病毒)polh(多角体)基因和AcMNPVpolh基因上游增强序列的研究结果,构建了AcMNPVpolh基因上游增强序列部分缺失的瞬时表达载体;以cat为报告基因,利用瞬时转染和CATELISA的方法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活性,初步研究了对于polh启动子具有增强作用的AcMNPVpolh基因上游序列的结构.结果显示,与BmNPVpolh上游293bp序列同源性极高的AcMNPVpolh上游293bp片段对于polh启动子没有增强活性;CMVm启动子的AcMNPVpolh上游增强序列部分缺失之后不能够增强AcMNPVpolh启动子.因此,这一序列可能不再被缩短,也不大可能存在独立地起作用和更短的正、负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10.
Tat(Transactivator)蛋白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因组编码的返式式激活因子。为了进一步研究M5Tat和M6Tat蛋白对HIV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将可被Tat调控的启动子YL158替换基因治疗中常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NCX中的CMV启动子,构建了表达上述反显性Tat蛋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随后导入双向性包装细胞PA317细胞中,用产生出的复制缺陷病毒感染MT4T淋巴细胞。用HIV-1病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R扩增的方法,构建了OsRac2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7 kb的启动子5′缺失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并筛选阳性转基因植株.以多种激素处理转基因烟草,通过组织化学分析和GUS荧光活性的检测,证实Os-Rac2启动子上存在着一些激素应答元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受茉莉酸的正调控,脱落酸等激素的负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抑制HIV病毒复制的机制.方法:利用荧光色素酶活性测定筛选抑制HIV复制最显著的IL-32亚型,通过构建HIV的LTR系列截断质粒和TAR茎环结构的系列点突变质粒,确定IL-32抑制HIV复制作用的位点.结果:在Hela、Jurkat、293T三个细胞系中,IL-32γ和IL-32ε两种亚型对HIV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在Hela细胞系中证实IL-32可通过抑制HIV 5'-LTR的活性抑制HIV复制,确定TAR形成的茎环结构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32与TAR结构相互作用的位点定位在TAR的环状和半环状处.结论:IL-32能抑制HIV复制,可作为HIV治疗的潜在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HTLV-1)及其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 leukemia,ATL)的关系,尤其是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的感染、复制及致病机制进行了综述.HTLV-1属于逆转录病毒,它的感染可导致成人T细胞白血病.HTLV-1病毒主要通过细胞与细胞间接触进行传播,并通过促进其感染细胞的增殖增加病毒拷贝数.病毒基因的调控及宿主免疫系统共同决定了体内HTLV-1病毒的载量.病毒编码的HBZ和Tax蛋白在ATL发生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调节病毒的复制,诱导感染细胞增殖及病毒传播.对于HTLV-1病毒与ATL关系的深入研究,将对认识病毒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及相关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并通过基因沉默的方式逃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etroviral Therapy, HAART),而高效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有望成功切除HIV-1前病毒基因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是基因治疗的重要载体系统,为了获得能够高效感染T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递送系统,本研究通过比较过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血清型2、血清型6、血清型DJ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筛选出T细胞系的偏好血清型为6型。通过比较CMV启动子、SFFV启动子,筛选出T细胞系的偏好启动子为SFFV启动子。最后,我们通过制备过表达靶向HIV-1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gion, LTR)的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 ZFN)的AAV6递送载体系统,感染模拟HIV-1阳性表达的细胞系Ya, T7E1检测证实HIV-1前病毒基因组被特异性切除,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切除效率约为17.1%,测序分析进一步证实靶向HIV-...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M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病原,与猪瘟病毒(CSFV)、羊边界病病毒(BDV)同属.其基因组由5‘非翻译区(5‘UTR)、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和3‘非编码区(3‘NCR)组成,编码结构蛋白P14、gP48、gP25、gP53及几种非结构蛋白.下面就BVD/MD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便给该病的进一步防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牛泡沫病毒BFV3026感染的胎牛肺细胞中提取Hirt DNA,PCR扩增BFV3026 gag基因。序列分析确证后,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使Gag蛋白得以高效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证实:表达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本工作的完成为Gag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AAV-2 Rep78蛋白是涉及到病毒转录、复制和位点特异性整合的多功能蛋白,它同时还介导AAV-2与其协助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细胞内PML蛋白与Rep78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作用区域位于Rep78蛋白C末端545FPCRQCERM553位置,在细胞内短暂表达Rep78会加速PML蛋白的降解.分别使用含有ICP0的病毒株G207和ICP0突变的病毒株7134感染P5-Rep78转基因Vero细胞系,结果表明Rep78的表达会抑制G207的增殖但是对ICP0突变的7134病毒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ep不仅可以介导定点整合,同时也是AAV协助病毒的负调控物.  相似文献   

18.
水生动物双RNA病毒(Aquabirnavirus,ABV)隶属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是一类可引起水生动物爆发传染性病毒病的病原,在世界范围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代表种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ABV的基因组包括两段分节的RNA,以负链RNA为模板进行病毒基因组复制,编码5种成熟的蛋白;本文结合ABV的功能基因、致病机理、诊断检测及免疫防治等近年研究的热点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AV-2Rep78蛋白是涉及到病毒转录、复制和位点特异性整合的多功能蛋白,它同时还介导AAV-2与其协助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细胞内PML蛋白与Rep78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作用区域位于Rep78蛋白C末端545FPCRQCERM553位置,在细胞内短暂表达Rep78会加速PML蛋白的降解.分别使用含有ICP0的病毒株G207和ICP0突变的病毒株7134感染P5-Rep78转基因Vero细胞系,结果表明Rep78的表达会抑制G207的增殖但是对ICP0突变的7134病毒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ep不仅可以介导定点整合,同时也是AAV协助病毒的负调控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PD-L1启动子活性抑制剂,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利用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的311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以浓度依赖性抑制PD-L1基因启动子活性.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等生物学评价实验显示:VCR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PD-L1表达以及B16细胞PD-L1蛋白表达和成瘤;VCR增强Jurkat细胞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促进C57BL/6小鼠细胞因子IL-2和γ-IFN的分泌,增强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VCR通过抑制PD-L1启动子活性下调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从而解除PD-1/PD-L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