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轧辊和带材的弹性变形出发,根据弹性理论导出了计算极限最小厚度的公式,进而给出了确定工作辊径的计算方法。在二十辊冷轧机上做了极限最小厚度的轧制实验,并根据实验资料对几个主要的极限最小厚度公式进行了分析对比。极限最小厚度是说明轧机工作临界条件的一个极限参数,是冷轧板带材轧机的一个基本参数。正确确定这一参数对轧机设计和冷轧生产有重要的意义,是冷轧板带材理论中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对极限最小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MKW八辊轧机实验研究的一部分。本文解决了在MKW八辊轧机上用单个导向辊测定张力的实验问题,并通过轧制最小厚度的生产性实验,提出合理选择工作辊径和确定最小可轧厚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轧制08沸钢特定产品的最小可轧厚度简化公式,该简化公式符合生产实际情况。这就为MKW八辊轧机的设计和生产等工程计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扼要的评述了过去和现在冷轧最小可轧厚度的计算方法。着重阐述了冷轧最小可轧厚度的新观点和计算方法。这个新观点及其计算步骤适用于各种冷轧的金属。  相似文献   

4.
武钢一米七冷连轧机是由西德引进的我国目前唯一的现代化宽带钢冷连轧机,年产量100万吨。1981—1984年间频频发生工作辊轴承与轧辊辊颈粘结事故(共133次),直接经济损失逾1000万元。几年来对粘结原因众说纷纭,德方对此亦无正确解释及措施。1983年列为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后,攻关组在现场进行了大规模在线动态测试研究工作,使用先进的仪器手段,记录了工作辊轴向力、轴承径向力,轴承温升、轴承振  相似文献   

5.
最小可轧厚度概念并不符合客观实际,在理论上也有缺陷,分析结果表明,当轧辊直径与轧件厚度之比D/h_0,摩擦系数μ和屈服极限σ_3值较高时在轧制变形区中会出现轧辊表面被弹性压扁成为平行平面的区段。在此区段中金属处于弹性状态,可称为弹性核。弹性核的出现是轧制压力急剧升高,延伸变形困难的真实原因。延伸难度系数k_y可以作为判定弹性核大小和延伸难易程度的指标。k_y小于0.17时为轧机的适轧产品;k_y为0.17—0.27时为在特殊需要下可以少量轧制的技术上可能的产品;k_y大于0.27则延伸极度困难,虽也可轧制但极不经济。  相似文献   

6.
冷轧工作辊的效能和寿命直接影响冷轧生产的效率、成本和轧对质量。冷轧工作辊的制造技术一直受到各工业先进国家的重视。六十年代初,我国重型机器制造行业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自力更生生产出第一批轧冷工作辊,十多年来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对于冷轧工作辊的效能和寿命一直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国产工作辊质量的具体水平及其与进口轧辊的差距至今仍然不清,对进一步提高轧辊效能和寿命提不出确切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磨擦热冲击的方法,研究了冷轧工作辊用86CrMoV7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抗热冲击性,结果表明,淬火温度越高,抗裂性越差,在相同淬火温度下,回火温度越高,抗裂性越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热连轧精轧工作辊不均匀磨损产生原因的分析 ,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设计冷矫辊式钢板矫正机时,首先必须确定它的结构参数:辊距t,辊身长L,矫正辊直径D和辊数n。在这些参数中,t、D为主要参数。但是,迄今对这些参数的确定仍然完全依靠经验或类比的方法进行选择,缺乏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的计算方法。本文根据冷矫辊式钢板矫正机的工作特点和矫正过程原理,结合“咬入条件”,得出计算t与D的公式。按本文公式得出的计算结果,与现在以经验选择为基础的矫正机系列(草案)所提出的数值相比较,绝大部分互相符合,所以,本文得出的计算公式可以做为冷矫辊式钢板矫正机系列化、标准化的依据,以及设计这些矫正机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互联网多径传输协议没有充分考虑路径差异性对协议设计的影响,难以有效地改善路径性能差异环境下多径传输的吞吐率。该文通过对多径传输协议吞吐率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反馈时延的多径应答(ACK)路径选择算法MFD。MFD算法通过网络测量选出反向时延最短的路径来传输应答分组,从而有效减小了各条路经的往返时延,进一步提高多径传输的吞吐率。给出MFD算法吞吐率和多TCP流吞吐率加和的比值关系,并估计出其上界,还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比值关系的正确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多径应答路径选择算法相比,MFD算法能获得更高的端到端吞吐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铸轧辊套在复杂工况下承受较大的耦合应力时容易产生疲劳磨损和表面开裂问题,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铸轧辊辊套二维模型,得到了辊套的温度分布规律;通过间接法将热分析结果导入结构模型中,得到了辊套在热应力、过盈装配应力和铸轧力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的铸轧温度和辊套厚度对辊套应力值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辊套厚度大于25mm和温度为500℃的工况对延长辊套寿命有利。  相似文献   

12.
穆斯堡尔谱学中样品最佳厚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理论计算结合实验测量与确定穆斯堡尔谱实验样品最佳厚度的办法,在穆斯堡尔谱测量中,信噪比可用一个解析式来表示,其值随实验样品厚度的变化有一个极大值。它对应于样品的最佳厚度dopt。研究表明,要确定一个样品的最佳厚度dopt,除了清楚其化学成分外,若准确知识样品的无反冲分数fa,则可以直接通过理论计算来求dopt;否则,就要用本介绍的办法来确定dopt。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先进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深入研究了冷轧工艺变化和道次间退火处理对工业纯钛板材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不同一次冷轧变形量样品经退火和二次冷轧加工后的EBSD取向分布图、取向差角分布图和极图得知,一次冷轧产生的孪晶对退火再结晶晶粒尺寸及晶粒取向(织构)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又影响二次冷轧的变形组织和织构特征,使二次冷轧变形孪晶的生成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孪晶分数随着轧制变形量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同时会降低二次冷轧组织中{0001}基面织构组分。  相似文献   

15.
根据轧制理论,在一般四辊轧机上轧制薄带钢时,常常认为相当接近于简单轧制条件,这时两轧辊的轧制力矩相等。测定表明,由于辊径不可避免地存在微小差别,接轴上的力矩常出现分配不均的情况,这应作为传动零件强度计算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冷轧带钢轧机实行“单辊传动,异径轧制”方案是可行的。实践证明它可保证轧机受力零件的安全,增加压下率,减少道次,从而提高轧机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章讨论了滴定过程中,酸度对金属离子、滴定剂、滴定反应及指示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CSP热轧CVC工作辊凸度范围的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发挥CVC工作辊凸度调控能力,保证带钢板形质量,现场跟踪测试某CSP热轧生产线CVC工作辊实际窜辊情况,发现不同机架CVC工作辊辊形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窜辊形式的多样性,并反映出凸度控制能力不合适等问题.在对热轧不同机架的板形控制特点、热轧工作辊磨损对凸度调控能力的影响、CSP各机架不同的弯辊调控功效以及CSP大压下率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CSP热轧F1~F7机架从强到弱的CVC凸度控制能力选择原则,并相应给出了正态分布、抛物线分布、均匀往复窜辊三种不同的窜辊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矿业经济中.经济可采诸量管理是一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技术基础工作,它关系到企业能否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我院陈先霖教授等与武汉钢铁公司合作,研究了武钢一米七冷连轧机工作辊轴承与轧辊辊颈粘结问题。在现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在线动态测试研究,采用先进的仪器,记录了工作辊轴向力、轴承径向力、轴承温升、轴承振动、有关的几何尺寸和形位偏差、密封和润滑条件、以及一系列相关的轧制工艺参数等4个项目,取得了大量数据及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